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长安瘦马

神秘诗境中的孤独与旷远

——读阎安诗集《梦想诊所的北方和雪》有感

2025-08-11 作者:长安瘦马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长安瘦马,本名尚立新,读诗写诗兼做诗评。
  读《梦想诊所的北方和雪》是在一个料峭的春天,北方还有寒冷的风,还有没有融化的雪在我身边的城市里打转,这氛围刚好和诗集的基调相交映,为我的阅读增添了别样的体验。初读时,我发现阎安这部诗集宛如一片神秘的森林,里面有吹气泡的女孩、有飞鸟和土拨鼠、有独角兽和罂栗花、还有蓝蝴蝶和废旧的炮弹等等,简直就是一个诗歌版的当代《山海经》,诗人凭着他的神性之眼发现了它们,又命名了它们,进而引领读者进入一个他一手创造的光怪陆离的神秘世界。
   
  细读之后,我发现这部诗集不仅让人产生幻觉和眩晕的气泡,里面还有荒芜的人心,迷惘的时代、艰难的人生况味和悲天悯人的救赎,而且在语言表现层面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不可复制的自我体系。换句话说,阎安用抒情性和戏剧性融会贯通的语言,构建了他形而上的具有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品质的诗歌王国,其出发点热烈饱满,落脚点冷峻奇崛,过程中诗意连绵,佳句迭出,为当代诗歌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一种清晰可辨的写作范式。下面我就从变形与重组、修正与创建、治愈与自愈、异质与梦呓、个性与共性、孤独与旷远六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变形与重组:如果说阎安诗歌里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子,那是因为他诗歌里表现出的扑朔迷离的深度意象,有卡夫卡的小说和毕加索的油画的气质,就像后现代主义的复杂而破碎的多元性和去中心化,阎安在诗歌里把现实影像变形后重组,使之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价值和特殊意义的诗性存在。比如《在黑暗中谈论雾和末日的人》这首诗:
   
  我们还未进入传说的浓雾区
  你就在大家之中 有一副被凝视垂直放大的表情
  和慵倦恍然中略含旋律感的音调
  你一路上不停地谈论着雾
  你说你的下半身或者身体的另一半
  已在深深的雾中 被雾侵袭
   
  我看到雾都在巨石蓬勃的山上
  还有一小块在瓦蓝色的悬崖上
  那里有一棵深红色的野生树
  雾慢慢地坠落 垂直向下
  把红色的树和瓦蓝的悬崖含在雾中
  这一切你也看到了 但你视而不见
  仍然喋喋不休谈论着雾和身体的关系
   
  我们一同去一个雾的圣地看雾
  路途迢迢 半途上就到了天黑
  黑暗中你仍然在谈论雾 甚至谈到末日
   
  你说浓雾中有一只老虎因为风湿病在咳血
  有许多穿红戴绿的男女在浓雾中失去了消息
   
  阎安的诗歌隐喻性极强,常常会颠覆读者的认知,同时他也是将大众化日常语言转换为陌生化的诗歌语言的高手,在这首诗里,“雾”这一意象不单是自然现象的简单呈现,而是被诗人赋予了多重意义,他将其从自然中抽离出来,使之与自身和外部世界发生关系,变形,重组,植入多重且异质的诗歌元素,“雾”在这里已经超越了自己,所有延展和连接的诗句都与末日有关,特别是最后一小节:“你说浓雾中有一只老虎因为风湿病在咳血/有许多穿红戴绿的男女在浓雾中失去了消息”,这些荒诞的场景,呈现出现代人精神世界的荒芜与迷茫。阎安这首诗以“元叙述”进入,但他的目的是打碎“元叙述”,以开放的、多元的诗歌视角,引领读者在文本的隐匿处,重新审视个体生命与未知世界关系的复杂变化,从而使诗歌的神经末梢变得充盈而敏感。
   
  修正与创建:阎安曾说“诗歌的秩序是一个神话的秩序”,读完《梦想诊所的北方和雪》,我觉得他已经在语言的理性基础上建立了一种诗歌秩序,所谓“梦想”,其实是诗人的乌托邦和理想国的纵深反映,他是在启动隐喻的机关,创建属于他自己的诗歌童话和语言丛林。关于修正与创建,在阎安诗歌中有两个指向:一个是诗歌文本上的,一个是现实意义上的,我们常说“诗者,天地之心”“诗者,赤子之心”,诗人总是怀揣着一个梦想在世上孤独的行走,他的感知维度至少高于他生存的这个世界,使他努力地修正和创建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下面我们看一下《三重轮回时间中的三个梦》这首诗:
   
  这是一个新的日子 比佛陀头顶上的鸟窝还新
  我梦见 我变成了一个魔鬼
  我花了一整天时间吃了一个人
  然后用九十九天时间偷偷哭泣
   
  这又是一个新的日子 比耶稣打秋千的十字架还新
  我梦见我变成了一个吃过人的魔鬼
  一个像鬼一样躲在角落里
  因为吃过人 非常空虚非常害怕
  而像做梦一样偷偷哭泣的魔鬼
   
  这是另外一个新的日子 比杀人刀锃亮的刀锋还新
  作为一个不慎变成魔鬼的人 我在设想
  如果魔鬼也有下一辈子
  下一辈子我一定要转世成人
  选择一个好日子 一边哭泣
  一边吐 像嘴里下蛋或下珍珠似的吐
  吐出上辈子吃掉的人
   
  敢于直面人性和社会,不仅彰显了诗人的勇气,也彰显了诗人的风骨,《三重轮回时间中的三个梦》通过三重梦境,在荒诞的语言中展示并给出了人性与兽性、罪恶与救赎的奇异路径,具有象征意味。北宋大儒张载曾有言:“为天地立心”,我想,阎安一定是经过了一番煎熬才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让读者的心灵感受到光明的力量,这便是诗歌内外的修正与创建,也是“诗教”功能之又一体现。
   
  治愈与自愈:诗歌是药,阎安的《梦想诊所的北方和雪》,可以治疗创伤、焦虑、孤独和抑郁,让读者的灵魂在诗歌里得到慰藉与安抚。我想阎安把这本诗集的名字,重心放到“梦想诊所”上是有其深意的,他要救治虚弱的灵魂和暗黑的斑点,在精神层面高高举起那些明亮的星辰,让诗歌之火融化掉寒冷的雪,让大千世界里的人得以获救,看到希望的灯塔。诗人在治愈自己的同时,也在治愈着读者,“我像坠石脱离悬崖一样忍着剧痛离开的地方/我像河流推动滚石一样背叛了的地方/是我用忧郁的树荫爱着的地方//我像河流一样跳下悬崖逃走的地方/我后来沿着一条河流和它滚动不止的石头/经历鲁莽而凶险的的闯荡 渐行渐远的地方/是梦境般荒凉而又陌生的地方”(节选)——《我用爱远离我爱的地方》,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出,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离开的过程,从故乡离开到他乡、从少年离开到老年、从今天离开到明天,这不仅是身体的旅程,也是心灵的旅程,这个旅程需要太多慰藉支撑才可前行。对于一个诗人来说,诗歌就是最好的治愈心灵的秘药,在阎安的诗歌里,治愈自己与治愈芸芸众生同样重要,并使之重新构建一个和谐的新秩序,那些寓言式的诗歌,触及到的世界更为辽远。
   
  异质与梦呓:在这部诗集里,和梦有关的诗和句子有许多,比如《与普希金一起制止一场噩梦》《春天,我在阅读你开口处肿胀的梦》《鸭嘴兽之梦》《一碗水里的水晶和梦》等等。让我们来读一首《梦想诊所和它的火星男孩》:
   
  就像一个在鼠年不走龙运的人
  你别想靠一条为虎作伥的虎皮围裙
  或者一条腥味重重的狼皮围裙
  给自己或者给祖国制造围城
   
  不要以为你能圈狗圈猪一样圈得住什么
  白云的白与黑你圈不住
  星星的黄与红你圈不住
  天空的空虚和蓝你圈不住
  一条围在橡胶模特脖子上的丝巾
  它的比针尖更微妙
  比丝线更精细的色欲和优雅你圈不住
  你也别想圈住我 流浪地球的火星男孩
  他居住在可以开火车也可以开飞机的
  梦想诊所里 具有把时间直接变成冰淇淋
  然后狼吞虎咽的本领
   
  诗歌开头以一种看似荒诞的、漫不经心的叙事为全诗奠定了异质的语调,但是接下来就把抽象的意象组合,转化成细腻的具象化色彩,如同梦魇一般,让人感到压抑和不安。诗中“流浪地球的火星男孩”更是奇幻,他居住在 “可以开火车也可以开飞机的梦想诊所里”,这一意象的设定充满了魔幻,而“具有把时间直接变成冰淇淋/然后狼吞虎咽的本领”,又将时间与冰淇淋进行了奇特的转化,更是如同梦呓,打破了现实的逻辑,所以我觉得他的创作风格充满了异质与梦呓。有时候,读阎安的诗,我总感觉在语言上存在两个极端,一个热情似火,一个寒冷如冰,或许正是有这两个极端的并置,让阎安的诗歌有了更大的突破,给我们带来一种视觉上的强烈冲击与审美感受。
   
  个性与共性:阎安的诗歌写作极具个性,那就是他把现实世界虚幻化,并赋予众多影像在时光中来回穿梭的可能性和合理性,进而让读者有了一个无可名状但是很清晰的参照物,吸引读者进入他营造的诗歌现场,或者欣喜,或者悲伤,或者茫然,就像在一块石头上看到灵魂深处的故事。让我们来读几个句子,看一看阎安个性化的叙述方式:“直到我放弃做人但又悔恨交加/活生生把自己变成一个不够黑也不够白/黑白参半但又没有明确界限的怪物——《世界正北方的一场大雪》”“我们在一座比高楼更蹊跷的悬崖上谈话/我们置身在一个玻璃平面上谈话/我们像一个一无所有的平面一样平静——《我们在玻璃上谈话》”。个性是一个诗人的写作追求,也是一个诗人的品质与风骨的形象化呈现,阎安诗歌的特质,不可复制,但是可以共鸣与感知,欣喜的人看到悲伤,悲伤的人看到希望,茫然的人看到光明。由此可知,阎安的诗歌不仅个性鲜明,而且具有广泛的社会穿透力与普遍性。
   
  孤独与旷远:读阎安诗歌,我总在想,他为什这样写?为什么冒着会被误读的风险固执地去营造他的诗歌世界?在我眼里,这样的诗人是孤绝的,是不被时人所理解和包容的。正如在《孤独者》里写得那样:“镜子是我唯一的伙伴/这是我可以一整天呆在洗澡间的秘密/一整天 镜子里的另一个我和我/我们之间没有任何目的地相互对视/时而熟悉 时而陌生”“一场任何理解都属于多余而渐渐到来的睡眠/会像自来水一样自然而然地到来”(节选)。他内省并专注地沉浸在自己的语言逻辑里,向内探索,向外寻求平衡与共鸣,对现实的独特见解和表达,使他的诗歌表现出既深邃又旷远的意蕴。然而,将个人的小宇宙与整个世界相连,实现精神上的超越这本身就是一件艰辛而快乐的事儿,优秀的诗人,往往需要这样的体验与尝试。
   
  总而言之,《梦想诊所的北方和雪》这部诗集,是诗人阎安用生命垒积而成的希望之塔,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与价值指认,不仅有个人感悟的激情抒写,还有对时代与人类命运的深刻洞察与反省,值得我们深入研习与品读。
  
    2025年3月12日
   原载《中国诗人》2025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