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彩虹:民族风情56首
2025-11-01 10:05:18 作者:程家惠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程家惠,男,广西百色人,教授。系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全国翻译人才库专家,美国《诗殿堂》主编及翻译执行主编,中国文艺工作委员会特聘文艺名家。出版《永恒的中国》《中国经典古诗词精选100首英译》等诗作译作十多部,其中五部双语诗集被中国国家图书馆等世界多家顶尖图书馆收藏。曾获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金奖,诗集《华夏情》入围第七届博鳌国际诗歌奖,荣登《诗人地理周刊》《诗殿堂》封面。提出诗歌翻译“四美”理念及赏析、翻译的“树形模式”。

1、中华民族
东土水裕汉壮苗高……
56个兄弟姐妹养育56种
奇花异草 点缀山河的美好
2、锡伯族西迁
孤旅走冰天雪地
赤胆闯荒凉戈壁
万里悲壮 千古绝唱!
3、阿昌族
高包头缠绕喜怒哀乐
户撒刀走遍天南海北
上能顶天 下能立地
4、拉祜族
老虎打开葫芦口
如溪的茶水冲出浓淡的日子
牛铃摇响澜沧江的美丽
5、柯尔克孜族
高原上徘徊的白云飘落大地
比依舞和玛纳斯史诗
酿出奶酒的热情和韵味
6、纳西族
玉龙雪山如诗如画
丽江古城披星戴月
玉水龙潭荡漾着东巴天书
7、东乡族
“花儿”倾诉喜怒哀乐
杏花微笑着坚毅和幸福
丹霞铺垫了生活的底色
8、羌族
羌笛悠扬
追寻飘过大草原的云
抚慰雪白的羊群
9、土族
太阳花在盘绣上怒放
三杯酒倒映着彩虹
一身闪耀着五彩缤纷的梦
10、达斡尔族
风里来 雪里去
大兴安岭留下深深浅浅的足迹
嫩江在说唱乌钦的故事
11、乌孜别克族
骆驼在丝绸之路上穿梭
朵帕“馕”尽春夏秋冬
巴旦木花在荒漠上绽放
12、毛南族
火把拜谢列祖列宗
分龙祭祀天神地神
傩舞步步入仙境
13、普米族
高山挺起脊梁
三江柔肠百转
搓蹉舞拉起爱和吉祥
14、塔吉克族
雄鹰翱翔天蓝蓝
骏马驰骋野茫茫
山高水清见牛羊
15、怒族
雪山遥望火塘
咕嘟酒点燃杜鹃
歌声飞出心窝窝 飞出怒江
16、鄂温克族
鹿角在大兴安岭闪动
篝火在北海边摇曳
白桦树在风雪中亭亭玉立
17、仡佬族之中国傩城
载歌载舞闹古城
感恩先祖与诸神
三幺台迎四方亲朋
18、珞巴族
牦牛爬过喜马拉雅走出贫穷
犀鸟飞越雅鲁藏布摆脱苦难
新村牡丹花正红
19、门巴族
一颗诗星照亮一个民族
石锅沸腾着诗情
木碗荡漾着佛光
* 诗星: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1683.03.01-1706.11.15),门巴族,藏传佛教格鲁派大活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
20、赫哲族
乌苏里船歌像一张网
网住了无数的回忆和思念
江水翻滚着浓浓的乡情
21、鄂伦春族
猎马在林海中穿梭
猎狗在雪原上奔忙
依和讷嫩像篝火融化条条冰河
22、独龙族
独龙江上飞独龙
龙须舞彩虹
斑斓蝴蝶梦
23、塔塔尔族
天山尽显浪漫诗情
撒班节洋溢温馨画意
清泉流淌着善良,智慧和安宁
24、裕固族
走千佛洞
穿万佛峡
雪莲扎根祁连山
25、保安族
腰刀是魂
三香茶是情
“花儿”唱尽悲欢离合
26、德昂族竹楼
水鼓唤回遥远的梦
楼下那缠绵的土路
是阿诺对孔明哥无尽的思念
27、布朗族
刀舞鼓舞圆圈舞
一歌一世界
一舞一天堂
28、撒拉族
驼泉的血脉
黄河的性格
白骆驼从遥远走来
29、基诺族
普洱醇香飘四海
大鼓喜报太阳和先祖
喝茶不忘栽树人
30、壮乡
竹竿开合间 跃过
花山岩画的震颤 红水河的脉搏
铜鼓声幽远 撞醒
图腾蛙纹中 沉睡的云霭与炊烟
牛背驮着夕阳 踱过
韦家到覃家的田埂
蛙鸣托起稻浪 鸟翅撩开甜茶香气
山歌淌过歌圩 浸透三月三的晨曦
与七月十四的星火
五色糯米饭蒸腾情话
糍粑黏住絮语 粽叶包裹相思
绣球抛上风流坡
布洛陀的笑声震落木棉
村姑酒窝里荡漾的春情
醉倒整座山的春秋
而阿牛哥与刘三姐的身影
被绣球线拽进壮锦血脉——
一针凤凰衔日 一针蟠蟒栖云
绣成永不收卷的百里壮乡
31、高山族
与日月同呼吸
和山水融为一体
百合与山岚孕育灵性
琉璃珠折射太阳的箴言
海水荡漾着
亘古不变的血脉
手拉手 围成跳动的圆心
脚步跺响大地
是海浪与风的和鸣
阿里山挺起苍翠的脊梁
日月潭倒映
原始古朴的舞姿
和千年不变的容颜
图腾烙刻百越的胎记
是穿越历史的航标
也是永不降下的旗帜
它的经纬 织着血性与大义
头目伫立成一座山
目光犁过云海
沉默的眉宇间 紧绷
一湾最深的海峡
32、傣族
像孔雀开屏的刹那
将世界拥入怀中
——一个绚烂的吻
无论白昼与黑夜
花草用最优美的舞姿
在贝叶经上勾勒时光的密语
每一叶都能唤醒
一部湮远的经文
泼水节 将银钵倾覆
泼洒出爱的山瀑
流淌成千万条银亮的喃呢
在大地上蜿蜒歌唱
经纬交织的傣锦和彩虹
遥相辉映
像一朵朵坠落的梦想
飘落在姑娘们的筒裙上
那针脚 向上蜿蜒成通往寺庙的路
兰若飘来的 梵音贝叶
在菩提树上缭绕
是风 是雨 是阳光
33、彝族
一个民族就是一种仪式
上求天 下求地 中间求自己
土掌房叠成梯田的韵律
茅草顶低吟 迁徙的古歌
被山风谱成曲
背水的女子 织麻的时辰
与溪流共振 与鸟虫共鸣
篝火点燃千年的聚散
舞步踏动 大地随之旋转
火把舔舐夜空 将苦难
酿成光明
毕摩从彝文尘烟中走来
每根胡须 都是
一页发黄的经卷
山鹰在凉山守望
日出织麻 日落酿酒
是它亘古的信仰
不作假 不虚夸
白昼白 黑夜黑
田野弥漫着 彝文初刻时
第一缕曙光的神秘
34、青藏高原
雄鹰以蓝天为底色
用翅膀画出最高的山 最白的云和雪
牦牛脊背托起沉沉的暮色
藏獒的奔袭卷动高原的风
牧民的面孔是大地拓印的图腾
用歌声捣碎青稞,用舞蹈点燃篝火
雅鲁藏布江便醉成了
一条飘荡酥油香的光带
布达拉宫的朝圣者
用身体丈量光阴
经筒转动星辰,幡旗撕开苍穹
苦厄与福缘在转经道翻滚
直到冻土里挣出春天的新芽
哈达卷起千年前的月光
文成公主的衣袂拂过唐古拉山口
铜铃响处,格桑花摇曳成海
青海湖的涟漪漾开史诗
而雪峰依旧捧着洁白的永恒
35、瑶寨
靛蓝裙摆的姑娘,
俯身于古老织机
五色丝线穿梭 编织
山歌与月光的涟漪
吊脚楼悬于半山
在云雾间沉浮
檐角挑起重峦叠翠
也挑起祖辈的呼吸与血汗
瓦罐中油茶沸腾
沉淀日夜的艰辛
飘香里融着柔情与留恋
回味时 已是半生
瑶浴氤氲 雾汽蒸腾,
洗去尘垢的躯壳如获新生
男人立如松涛朗朗
女子静若漓江玉竹
盘王节的火光彻夜不熄
刀山火海踏作坦途
为恨者斩断宿怨
为爱者劈开星河
长鼓声震彻梯田
惊醒图腾下的薪火
隔河对歌的男女
将情话唱成永不落幕的黎明
36、傈僳族族标
弓弩射出两支神箭
钉入山峰——石月亮诞生
守望山谷 照亮回家的路
千脚楼相依相偎 扎进土地的骨血
稻田呼吸阳光 梦在蓝天织彩
铁三角凝铸同心酒的浓烈
交杯是最重的誓言
上刀山——生死相知
闯火海——危难重生
欢呼声里 勇士站成山群
贝壳打磨阿咪的水灵
银饰点亮阿帕的岁月
怒江荡漾柔情 激情 深情
篝火舔亮江面 映照祖先的眼睛
而古老的歌谣从未沉没
情歌沉入水底
化作永恒的磐石
任烈焰锻打 时光淘洗
最终沉淀为傈僳开刃的神剑
——矗立成江岸的锋芒
37、蒙古族
苍穹下
马头琴弦拉扯 湖泊与山脉的呼吸
奏响成吉思汗的铁骑 踏碎万里烽烟
斡难河底 回荡苍狼的呐喊
草原上
长调撕开天际 生命在音符中繁衍
奶茶香漫入星河 炊烟缠绕星斗
蒙古包如莲 绽放少女的舞姿
呼伦湖畔
呼麦声低沉 呼出遍地牛羊 犁开白云
马背汉子展翅如鹰
长鞭甩住夕阳 歌声拴住苍穹
红山玉龙化月 俯身
守望敖包上轮回的星光
照亮史诗中奔腾的
铁血与河流
38、 维吾尔族
火焰山捧出赤诚
岩火淬炼姑娘的舞步
绽放石榴花般的绚烂
山风雕刻小伙子的舞姿
旋转成沙漠飓风
吐鲁番的都塔尔琴弦
弹响馕香与羊肉的盛宴
葡萄在音符中成熟
蜜瓜甜透万户千家
天山之巅 雪莲初绽
托起一片蔚蓝的苍穹
静观云卷舒成丝绸
四季轮回 不改
维吾尔族向上的脊梁
39、俄罗斯族
战火舔舐沙皇的金冠
光芒刺痛流亡者的眼
黑面包的碎屑 撒向东方
贝加尔湖的雾 还记得
多少俄语姓氏 被春风
译成汉语的温暖的韵脚
三套车的辙痕深深刻进
西伯利亚的旧梦 马车夫
将忧郁之歌 唱成北疆田埂
伏特加混入二锅头的炽烈
冰原的血脉 在华夏土壤
长出新的根须
手风琴声漫过天山雪线
东正教堂的钟声里 百花蜜
正酿制新的家园史诗
40、朝鲜族
《卖花姑娘》的旋律 浸透
一个民族的苦菜与泪光
在暗夜 摸索一株金达莱的微光
《摘苹果的时候》 树丛俯身
将阳光酿入彤红的果实
箩筐盛满 圆润的欢笑
长白山 披着洁白的韩服
云朵是她的飘带 在蓝天下
舞一曲静谧的鹤舞
阿里郎的歌声 拂过鸭绿江
鼓点敲碎水面的月光
延边的舞步 搅动风生水起
——那是民族不息的心跳
41、仫佬族的罗城
一声“姆佬” 将故乡搂入怀中
是青山绿水 还是梦的轮廓?
绣娘指尖 乡情缠绕
化作彩线 绣出双鱼共首的图腾
地炉火苗 暖过仫佬五百年寒冬
青烟缭绕 篆刻家的年轮
稻草扎就的龙 从稻田腾飞
舞动千家宴的丰收与欢腾
稻浪千重 托起一道彩虹
走坡的季节 山歌醒了
后生哥穿行于山雾 歌声
追逐着白衣飘飘的姑娘
像云朵追逐月亮 罗城的山水间
爱,是他们亘古的乡愁
42、水族端节
山涧如马尾绣飘带 蜿蜒
穿过村寨 喧嚣时似铜鼓
沉寂时如未开封的米酒
族老敲响铜鼓 声波
在河面篆刻水书文字——
水牛踏出的图腾 吊楼飘出的酒歌
山坡上情话发芽成稻穗
鱼儿衔着水草 将故事
编成抒情诗 微风吟唱
涟漪谱曲
骏马从水书典籍中跃出
少年扬鞭 蹄声敲响端节
山冈隆起成奔腾的脊背
他们驮着爱与眷恋
冲向山谷最高处
马蹄踏碎云雾 奔向
都柳江与银河相约的远方
43、苗家
苗家姑娘拨开林雾
银饰叮当 唤醒山路的晨雾
稻香在百褶裙间流淌成河
银冠昂首 挺起图腾的庄严
龙凤欲飞 花叶低语
将梦想系在山风的发梢
牛角弯月照亮迁徙之路
银饰纹路里 流淌五千年
星辰与火把的歌唱
六月六的歌声酿成蜜
竹林深处 情歌缠绕成茧
阿哥阿妹的眼波 漾动月华
芦笙吹响 生活便甜蜜地
流淌成星河
月亮弯成银梳 梳理
苗岭千年不眠的夜空
44、京族
哈亭如垂首的老人,
向大海倾吐五百年的寂寞——
风絮与潮声磨蚀时光,
却蚀不褪少年高跷捕鱼的身影:
浪尖上镂刻的倔强,
与穿薄纱长裙的少女,
裙摆卷起盐粒与夕光。
海天缝合之处,
椰树以垂首的姿态
计数帆影归期;
而海鸥的翅尖
划破潮汐低咽的节拍。
独弦琴颤音浮沉,
若近若远 丝丝渗入夜空,
呼唤渔火深处的姓名;
琴弓推拉之间,
将思念译成海浪的密语。
——今夜 海神与先祖共枕,
而哈亭的脊梁
仍托着未落的月亮
45、回族
大漠商道上
一朵奇花盛开——
微笑里织进经卷的智慧 泥土的勤劳
与千年的包容和气
新月升起,
揭开开斋节的欢欣,
照亮绿洲 沙漠 戈壁
与清真寺尖塔上流转的银辉
寺中低语
随波斯经文流淌,沉淀了
驼铃与风沙的悲欢
白帽如云,守护着
沙漠泉眼般的虔诚
薄纱轻拂——
朦胧了眉宇
为西北染一笔
神秘的诗意
西望驼铃摇碎孤烟
南眺郑和帆裁碧浪
皆化作血脉中不熄的印记——
华夏山河 终是归处与生生不息之地
46、满族
长白山一打盹
黑龙江又流淌七千年
骑手呐喊,射手欢叫
融尽冰天雪地
萨满与佛音交织
散发原始的浪漫神秘
梦中活 活中梦
黄狗与乌鸦,仍在记忆中低语
八旗飘扬处
兴衰沉淀,色彩轮回——
黑、白、黄、红,交融岁月
长辫子犹在风中
纠缠历史的重量
窗花掩映,满汉全席蒸腾热气
饺子翻滚,化作盈盈金元宝
包裹节日的团聚与情义
旗袍勾勒
东方女子最美的线条
婀娜多姿,风轻云淡
拂起阵阵清香
曹雪芹梦红楼
老舍写祥子
字里行间辛酸泪
深深印着满族的魂
47、侗乡
梯田上,乡民挥汗
浑厚嗓音叠起,将侗歌磨得银亮
歌声里闪现祖先、火光与树根
花草摇曳伴舞,小河低吟伴唱
小鸟衔歌飞向远方
鼓楼坐在寨心打盹
小伙围篝火跳长鼓舞
芦笛声中,萤火虫碎成星粒随舞步浮沉
鼓声将黑夜锻成铜光
风雨桥灯下,阿妹挑针绣侗布
桥头阿哥抱琵琶,步步走近
一声“多耶”点燃情歌
阿妹唱,阿哥弹
线越拉越长,情越唱越深
绣进月光,歌入星辰
心似侗布绕经纬,韧如长绳系千结
48、畲族
潮州凤凰山上
盘瓠树屹立
——根如龙蛇扎入深岩
烟云间枝杈伸展
似要触摸先祖的容颜
百年千年 磐石般沉默
怀抱蓝天 叶落东南
呼雷唤雨 润泽万物生灵
溪水潺潺 毓秀如歌
彩带织就云霞路
凤凰与百鸟共舞——
在这山上 我们同呼吸
在这风中 各族同生息
49、黎族
赤裸的双脚
走遍天涯海角
稻谷在腰间成熟
岁月在指尖轮回
把天地丈量
头顶蓝天
身融入大海的心房
将渔猎的日志刻在浪尖
于椰林间拾取光线
五指山摘下最美的彩云
装点这世外桃源
上有天堂
下有槟榔
山兰酒熏香了花草
熏染了一幅幅黎锦
醺醉了 一群灵巧的织娘
一位纹身的姑娘
在船形茅草屋外
煮着竹筒饭 唱着山歌
呼唤她的情郎
他正穿过雨林
携着古老的歌谣
三千年与日月同裳
将风雨织入黎锦
披在故乡的肩膀上
50、目瑙纵歌节
古老神秘的图腾
在欢快的舞曲中翩旋
传说中 百鸟
从青藏高原飞向云贵高原
从高山飞向平原
最终将舞步下凡人间
与雄鸡同鸣叫开天
瑙双和瑙巴率队
踩着鼓点 踏着旋律
手持长刀 誓与妖魔决战
一路披荆斩棘 所向无敌
犀鸟的口哨 低沉而响亮
靓丽的舞双
手捧鲜花 高举竹筒
筒中盛满美酒佳肴
献给凯旋的英雄
胸前的银泡 随心跳闪动
舞队蜿蜒如“三江四河”
川流不息
席卷着雷鸣般的脚步 奔向远方
汇集千万个希望与梦想
孔雀衔来吉祥的捷报
长席宴上欢声流淌
宽大的芭蕉叶
包裹着青山绿水
温热的手抓饭
攥紧了团圆的甘甜与热闹
太阳神将金箔洒向舞场
月亮是今夜最沉默的见证者
目瑙示栋的纹路里
迁徙的史诗与未来的梦
正一次次被循环诵念
51、哈尼梯田
梯田叠成天阶
在雾中泛着银光
水面倒映天空的掠影
布谷鸟的啼叫刺破雾幔
坠成梯田的波纹
山谷在惺忪中醒来
闲时是蓝色与忧郁的沉淀
春种是嫩绿与希望的破土
秋收是金黄与喜悦的摇曳
每一块水田荡漾着
一首光写的诗
当色彩在风中苏醒——
山风扣响如弦的田埂
吆喝声翻卷沉默的泥土
牛哞沉入谷底
脚步声在溪弦上跌宕
炊烟翩翩起舞
稻香弥漫整个田野
沉甸甸的稻穗
是对勤劳至高的敬意
岁月摊开画卷
人是稻浪中一枚
被时光熨烫的——惊叹号
52、哈萨克族
那拉提的绿 泼向天际
压弯了鹰的翅膀
牧人的墓碑朝向北方
新生的马驹正啃嚼
一颗露珠里的黎明
生活是拧紧的褡裢 一头是盐
一头是黄昏熬煮的奶茶
寂静在碗沿结出奶皮
一只白色天鹅 驮着
整部《阿勒帕米斯》
将湖泊的影子 烙在
穹顶最高的星徽之上
53、西盟阿佤山
牛头骨还挂在神林 仰望的
已是节能灯冰冷的光
一步之遥 横亘千年
新歌的旋律 压过了
木鼓千年不变的低沉
第一渠活水劈开山峦时
所有的旱谷地都在梦中颤抖
水官的铜锣声 第一次
比魔巴的咒语传得更远
——它流经之地 火塘熄灭了
刀耕火种的烟火
学校的钟声 驱散了
神林里的迷雾 也惊醒了
司岗里传说中沉睡的精灵
孩子们用佤文拼写“北京”
而老祖父仍在火塘边
用古老的调子 询问木依吉的神意
而誓词碑旁的三角梅
年年绽放 比所有的誓言
更红 更沉
54、布依族的三月三
一年四季在铜鼓上悠然转动
水牛用牛角敲响节日的喜庆
银饰叮当 衣裙翻飞
稻浪托起沉甸甸的金秋
在稻田里摇曳
稻香在米酒里弥漫
水龙吟破舂糍的号子
祝福声坠入溪流
凝作永夜的星辰
龙须草把青山绿水串起
糍粑把乡情粘牢
铁锤下迸溅的火星
点亮一代代人的黄昏
姑娘唱的“好花红”
在小伙子的心头绽放
山泉在峭壁上
书写一部日月谱曲
鸟蝉伴唱的千年婚约
55、土家族
茅古斯舞像一块块化石
风化出刀耕火种的远古
“茅人”捕鱼狩猎 跋山涉水
在与兽共舞的岁月 狩猎呼喝
每一步进退都吉凶难卜
六月六的草龙在山寨飞舞
即使来自草根
也要高高抬起不屈的头颅
无论山崩断流 崖陡路阻
以绳索般的臂膀
共拉岁月的舟筏
女儿会上的摆手舞
舞动山水的韵律和蝶恋花的风情
吊脚楼下,情歌伴着锣鼓
舞步渐歇,火光灼灼
阿妹秋波频送:
“阿哥可是我梦中的白虎?”
千年风声穿过吊脚楼 仍是先祖的呼吸
56、白族
金花头饰上的白穗与白色炊烟
摇曳共舞
演绎一场场秀美的风花雪月
大理白塔头枕着白云
静看苍山的日出日落
等待与明月又一次美丽的邂逅
白墙沐浴着洱海的白雾
宛若芙蓉出水
显露冰清玉洁的风骨
扎染的白花飘落白杯
三道茶沉淀人生哲理
点亮黑夜的火把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