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人方阵

佛山龙船咏调(组诗)

2023-06-20 10:43:49 作者:丘英姿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丘英姿:管理学硕士;曾用笔名:樱子、邱仁姿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佛山市作家协会理事; 禅城区政协常委;年少时开始习文,有诗歌、散文、评论、小小说、随笔散见于全国各类报刊。
 
佛山赛龙舟
 
端午节,装满雷声的大鼓
已酝酿好情绪
广东音乐在树杈上单曲循环
播放着《赛龙夺锦》
 
沉睡一年的河涌和歌标
被龙舟水唤醒
龙头在心中,龙尾在堤围
至于龙眼,安装在节日
的太阳里
俯视着一条条河流
 
吉时的桨板,划开水。赛事的
锣鼓声、鞭炮声、呐喊声
你追我赶,把佛山煮沸
在叠滘。在东平河。在水一方
 
龙船饭、玉冰烧,端上来
河面滚烫,而水底
恢复了往日的暗涌和冰凉
月光镀亮了饮醉酒的锦旗
 
此刻,半块铜锣,挂上夜空
分娩着一朵浪花翻滚的绝句
 
 
叠滘竞渡
 
在叠滘。端午节的河涌
像水上的高速公路
龙船在S形、C形或L形赛道
上演激情澎湃
 
现场,喧天锣鼓
两岸的呐喊,此起彼伏
 
一艘艘弯道漂移的龙船
 如离弦之箭。巧避石磡
在节日的水面激起一道道欢乐
 
那是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
叠滘人五百年来的一种文化印记
更是岭南水乡的图腾
 
深谙水性的叠滘人
每条血管,都有江河奔涌的隐喻
神采飞扬的笑容
浸透着一个时代刚毅的光芒
 
随着声声擂鼓的密集而至
桨声,扒起一页页线装的叮咛
 
在一昂一合之中
叠滘向外传递入微的细节
 
 
九江传统龙舟
 
儒林乡里,对朱九江的景仰
转化为呐喊的长短句
抱团成一条九江龙
复古破排角湿漉漉的往事
 
端午时节,九江的
河涌 ,像饮了兴奋剂
击鼓呐喊,轰隆隆一片
 
盛装的节日,心如离弦之箭
三百岁的龙王,老当益壮
生长的气息,有千军万马的嘶鸣
 
九江龙舟,多像
一集有关侨乡龙魂的故事
 
朴实农民,从田间扒到国际舞台
扒出一个个耀眼的勋章
 
高高低低的吆喝声
喊出精气神
凝聚海内外乡亲的纽带
 
龙舟竞渡 ,一排跳跃的音符
在天地间舒展
每一处都是鲜活的清明上河图
 
自从我在吴家大院非遗展馆
读出古老的江边帖
我读懂了儒林湾的春华秋实
 
九江龙,像一条针线
缝合着宽大的人间……
 
 
高明扒龙舟
 
从端午伸出头来的新龙
秘密生长,它获得一条河流
拥有的清醒和空旷
等候有力的手臂,投奔沧江
 
在高明,龙舟文化博物馆
我找到了起龙舟的引导词
看见一条老龙
从斑斓梦境中抬出来
叙述潮湿的往事
 
点晴的习俗,还历历在目
于秋风中异常显眼
 
没有人知道漩涡中的眼神
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
直到亲自到达龙舟的内部
成为它的一部分
才懂得奋勇争先的呐喊
多像一名智者,细说我们的前世
 
在沧江水上综合运动基地
每天都有崭新的出发与归来
岁月聆听风声和水声
温柔握紧桡的把手,或桨的神经
 
风吹落日。一条濑粉从西安
濑至富湾。我看见一碗汤水里
有高明的理解,和稻谷的谦卑
更有龙船饭最惦念的祝酒辞 
 
 
三水龙舟技艺赋
 
人未抵达,心已在江面奔跑
沉醉于这淡水喂养的淼城
梦一般的徜徉,不愿离开
 
木工场,停驻在这小小的新沙
晾晒工艺,不惹尘埃
不被时光打扰。恬淡而不孤单
 
木制的龙骨,龙身,走遍远方
龙舟出水,抬头
抢渡癸卯年湿漉漉的端午节
 
八十多岁的保安师傅
是一首旧体诗
从坤甸木的年轮中走来
将蛟龙对水乡深情的眷恋
抛光,饰雕入龙头龙尾
 
一条龙舟在眼前站列成行
昆都山还在,西江依旧
当木头醒来
长成岭南的模样
只为遇见锣鼓喧天的时代

 
大江龙舟习俗
 
大江源远流长的端午习俗
被天地收藏
龙舟赛承接了天问的重量
 
他们用龙舟水,洗涤褶皱
唱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歌
 
那条从清朝请出来的彩龙
和阳光一起
勾勒出冯村和节日的曲线
 
奋楫争先的呐喊,扑进
张槎,情意的浪中
惊醒了粽子
食色之间,悲欣的两岸
 
龙头的眼神会说一种方言
不再赘述习俗的情节
张扬的罗伞只是故事的装饰
 
我为倾听大江锣鼓的抒情
一直为浪漫命名
像江面的浪花,龙舟词根上
的线索…… 
 
 
龙眼点睛习俗
 
龙眼,这个清亮的词
深深埋伏在勒流镇
就像沉睡的龙舟
盼着朱砂笔轻轻叫醒
 
端午节,珠三角的龙舟
纷纷赶来龙渚朝圣
在龙船澳等待打开天眼
 
舟至太尉庙
船手便卸下龙头、龙尾、龙牌
由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
用毛笔蘸饱朱砂
在龙颈、龙牌、龙尾上细心涂点
画龙点睛
点成民间的习俗
 
此刻,河道旌旗翻转,桨齐舟疾
点睛的龙船,精神抖擞……
那是团结奋进的精神底蕴
 
年迈的老龙
正热血沸腾,说着
黑白分明和碧波万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