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域名:www.yzs.com
  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中国诗歌》 >> 第十四期 >> 文论随笔 >>

《像情人,又像死者——南鸥的生命意识与感动写作》


作者:海啸  来源:中国诗歌网  责编:张之、 谢流石、写生  日期:06-12-16 22:10:24  点击:



  留下的空白午夜一样安静
  ……
  
  这是南鸥的组诗《春天的裂缝》其中一首《雨祭》中的诗句。我以为,这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宣言。被“雨水”纠缠的诗人,像“情人”,又像一个伟大的“死者”。这种巨大的落差中的宁静,交错中的奇幻,只能在南鸥的诗歌中得到奇异而完美的呈现。“雨水”再平常不过,通常我们会在这种情绪的暗示下,想象着与“情人”充满诗意的约会,而在南鸥的世界里,“情人”所暗示的是诗人与一个时代的如诉如泣、虔诚至深的暧昧与纠葛;而“死者”,则隐喻了诗人一种本体性的宿命——“死者”是诗人存在的一种方式。南鸥长诗《收容》中的首句:所有的不幸,都因为我们是人/都因为我们太虔诚为我们作了最经典的注解。因此,南鸥的《雨祭》中的“雨水”,无疑被血流浸染,它保持着血液的浓度和泪水的咸度。哪怕在这样的“雨天”之下“推迟一生才能到站”!
  
  毫无疑问,南鸥是一个时代的“断碑”,在“断碑”日渐模糊的文字里,在“午夜一样安静”的诗人内心,这块“断碑”已经从暗夜的时空里突显出一种令人激动的身影,有什么比这些更让人安慰和幸福的呢?如果说,当代诗歌缺少所谓经典的文本标识,那么,当我们面对南鸥的文字密码,当我们触摸到这些密码颤动的瞬间所放射的心灵的力量,我们是否会恢复对诗歌的重新认知?新世纪以来的诗歌写作山头林立,主义纷飞,大有万军奔突的喜人景象。殊不知,正是这种混乱无序的假象背后,造成诗歌精神本质的大面积缺失。真正具有生命本体意识和语言质地的优秀作品,被无端“推迟”到这个时代的前台。而“感动写作”的提出,是21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一次灵魂觉醒和精神建瓴。它反对肮脏、虚伪、暴露和歧途,提倡人性之光和汉语之美,以感恩、悲悯的情怀,直面现实,胸怀天下。“感动写作”正是有南鸥等一批诗人的致力实践,给我们贡献了大量优秀的诗歌文本,为当下重新确立当代诗歌的神喻品质和内在磁力,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依然是春天。旧病复发的春天/我依然靠在去年的一棵柳树下回忆/枝条如劲舞,划破天空的皮肤/紫红的血渲染黄昏/天空凝固。积重难返的记忆/注定是春天的表情挥之不去的阴影……”(《柳条划破天空的皮肤》)。即使在这个“旧病复发的春天”,哪怕毫无“春色”所言,诗人依旧充满对这个时代,对自我内心的无尽追问与向往。
  为什么写作?马尔克斯是为了使自己的朋友们更爱我。是这样吗?如果是,诗人南鸥却“一个夜晚,我驾着小船逃离了历史” ……
  
  2006年8月18日于北京回龙观
9 7 3 1 2 4 8 :

上一篇:《对未来的倾听》

 下一篇:《呼唤构建新诗的审美共识》
  相关链接
洪烛:我心目中的西域     洪烛  2006-12-26
洪烛:诗的火种     洪烛  2006-12-26
《西域》(续)     洪烛  2006-12-26
《西域》(续)     洪烛  2006-12-26
《西域》     洪烛  2006-12-26


Copyright © 2004-2009 中国诗歌学会4.0 All Rights Reserved 香港六个彩开奖结果
备案编号:京ICP备05005759号  联系站长
地址:北京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 邮编:100007,电话:086-010-6407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