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冀金雨散文诗集《金言广语·流光拾遗》
P. 20
那些看似平凡的青年,正是在自然这所伟大学校里,
默默汲取着力量。
卑微外表下的坚韧,恰是幻象照进现实的第一粒火
种。
就像徐志摩,1921 年剑桥求学时,受英国浪漫主
义浸润的青年诗人徐志摩,将康桥景致凝练成理想图
景。
1928 年创作的《再别康桥》中,“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的诗句,正是彼时精神世界的写照。
1922 年回国后,军阀混战的现实击碎其乌托邦想
象——发妻张幼仪的离婚悲剧、1925 年“五卅惨案”
的血火,让他在《落叶》中痛斥“人类需要大火烧净
腐败”。
1926 年主编《晨报副刊・诗镌》期间,他以《毒药》
抨击北洋暴政;“三一八惨案”后,更撰文《悼刘和
珍杨德群女士》痛斥执政府“兽性”。
其诗作始终交织着理想与现实的撕扯:《白旗》呐
喊对光明的向往,《决断》则吐露“荆棘扎破心血”
的痛感。
他在《〈猛虎集〉序》中自剖,早年迷恋“相对论”
的科学世界,后以诗切入现实——这一转变成为那代
青年淬砺理想的生动缩影。
《翡冷翠的一夜》等作品,字里行间兼具浪漫抒情
与现实批判。
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