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赖辉散文集《客家血型》
P. 108

舟传统,“松岗赛龙舟”更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端午时节茅洲河赛龙船成为一种记忆,永远留在美好的记忆中。
                 新中国成立以来,地方政府对茅洲河进行了综合治理。

             1956 年冬在支流罗田水修筑了罗田水库,1959 年冬在上游石岩
             水修筑了石岩水库,加上多年修建的其他小型塘库 60 多宗,
             总控制面积 129 平方公里,总库容达 8864 万立方米,有效库容
             6024 万立方米。
                 然而九十年代深圳经济高速发展,深圳成为中国经济中心
             城市之一,经济总量长期位列中国大陆城市第四位,现位列上

             海和北京之后,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2012 年
             “全球最具经济竞争力城市”榜单上,深圳位居第二。因为茅
             洲河上游地形多属丘陵台地,植被受破坏,水土流失较严重,
             造成中下游河床逐年淤积,河道弯曲浅窄,加上受海潮顶托,

             行洪不畅,江海堤围单薄、低矮,每遇台风暴雨,泛滥成灾。
             2014 年 2 季度至 2016 年 2 季度,广东省共发布重点河流水质
             监测报告 9 次,茅洲河污染严重程度全部位居全省第一,水质
             为劣Ⅴ类,被称为“深圳脸上的一道疤。”
                 2016 年来,深圳全市累计投入 1200 亿元,推进茅洲河等
             为代表的重污染河流治理,并以此带动周边环境的整体提升。

             终于,旧貌换了新颜,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一湾绿水。2019 年 11
             月起,茅洲河水质达到了地表水Ⅴ类,是 1992 年来的最好水平,
             全流域所有黑臭水体全部消除。
                 政府部门的大力改造,昔日匆匆掩鼻而过的居民回来了,

             他们爱在沿岸的碧道上观景、亲水,燕罗湿地更成了大家周末
             野餐的好去处。茅洲河及两岸如今成了动植物的栖息地,人水
             和谐共生的生态空间。
                 每一次回归罗田,我都要到茅洲河岸上走走,看看这里日


               108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