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燕超散文集《暗香浮动》
P. 52
奥妙,思考人生的哲学——也许,在每一个晚上,翻开发黄的
日记本,写上平凡生活中点滴的琐事,记载上流逝光阴的一段
心路历程,也是一种内心的充实和满足;也许,守候在小巷的
尽头,翘首以盼那个晚归的熟悉身影,在焦虑中排遣孤独更是
一种彼此的分担和幸福……夜晚,天幕是如此高不可测,遥不
可及的星空的倒影在地上成了厚重的阴影;高楼的身躯在路灯
的辉映下成了一堵矮墙的影子。不论是天然的还是人为制造的
黑丝大幕一旦拉上,围城里的人们就要沦陷在一片无情的暗夜
的障碍中。夜晚存在的形态,是如此苍茫单调和不可抗拒。不
过还好,温馨的家园,温暖的小屋,用自己的坚守顽强地对抗
着夜晚如山的重压——在属于自己的心灵空间和精神圣土里,
不屈的灵魂之树可以自由自在地生长,在生命季节的轮回里,
经过春天绿色风雨的荡涤滋润,就将最终突破寒冬的一切樊笼
桎梏,成长为最亮丽的充满希望的黎明。
夜晚,有一种意味,那是缥缈空灵的淡月疏烟。
走完一天的疲惫旅程,魂灵在一个完全独立和自由的世界
里,停泊,栖息,休整,积蓄。
最好,轻启那一扇窗棂,让淡淡的月色,朦胧着,沉醉着,
害羞着,投射在心房。不要过多抱怨变幻的月影啊:冷月如钩
向西轻流,是一种美丽孤寂;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是一种旷远
神奇;花不尽逝月未黯然,是一种思绪淡然……恍惚间,词人
晏殊从夜晚中缓步走来,浅吟低唱:“蓝菊愁烟兰泣露。罗幕
轻寒,燕子双飞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身心在淡月疏烟的笼罩下,真的,此时什么都可以去想,也可
以忘却。思绪的触角,在无边的夜幕中,摸索着,伸展着,一
直延伸到自己想要去的,最终能够到达的地方。在淡月疏烟的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