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1 - 燕超散文集《暗香浮动》
P. 181

个善于调控自我不良愤怒情绪的人呢。刘禹锡遭贬谪,倘若没
               有不公的“住房待遇”问题出现;或者对此脑子一热,忘了一切,
               在怒火中烧状态下愤然离开这个鬼地方,而没有操起犀利的文

               章武器——细细想来太让人后怕了:上述假设成立,那么,《陋
               室铭》就不会存在了!后人应该感谢刘禹锡!正是因为他在“陋
               室”和“愤怒”之间找到了平衡支点。燃烧的怒火才转化成了
               虽仅有 81 字,却内容精辟,情味隽永的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

               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成都杜甫草堂”,都可谓陋室矣。其主人面对“陋室”的“愤
               怒不满”的情绪,也可见于史书。难能可贵的是,其主人在“愤
               怒不满”之后,却都能泰然处之,注重自身修养,不慕浮华,

               终有所为而名扬天下,这更为后人所敬仰和称道。
                   面对“陋室的不公”,也有因“愤怒过头”适得其反的例子。《清
               史稿》中,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是吴三桂。公元 1644 年,吴三
               桂驻扎山海关,也曾遭遇不公,他“冲冠一怒为红颜”投降清朝;

               后来在康熙皇帝削藩时,又怒而反叛清王朝。吴三桂无疑改变
               了历史的走向,但他在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尽管后人褒贬不一,
               但他丧失民族气节这一点,却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还有,
               前些时热播的电视剧《蜗居》,女主人公郭海藻和宋思明的婚

               外恋情,引发的争议和批评颇多。刚步入社会的单纯女大学生
               海藻甘当“二奶”的悲剧故事中,当事人郭海藻因为没有正确
               对待社会和“陋室的不公”,在“愤怒”(可惜是美丽的错误)
               中去追寻畸形的幸福,其结果只能是自吞苦果。

                   综上所述,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陋室”为不公正时,
               “愤怒”除了是一种情绪的发泄,还包含着一种鲜明态度和应
               对之法。那么“陋室”式的不公正,自古就有。面对“陋室”



                                                                  181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