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诗人三泉获第七届大河双年度诗歌奖

2023-11-26 作者:大河诗刊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2023年11月25日,大河诗刊复刊十五周年庆在郑州举行,河南籍贵州诗人三泉、四川诗人赵晓梦、内蒙古诗词家陈唯获第七届大河双年度诗歌奖。 
  2023年11月25日,大河诗刊复刊十五周年庆在郑州举行,河南籍贵州诗人三泉、四川诗人赵晓梦、内蒙古诗词家陈唯获第七届大河双年度诗歌奖。 
  诗刊副主编霍俊明,诗人陆健、冯杰、高金光、王辐明、康洁、班琳丽等五十余位诗人作家代表参加了庆典仪式。 
  作为近年来新归来诗人的代表,三泉在获奖感言中谈到,每一位真正的写作者都是孤独的,但每一位写作者都渴望被理解,被认同,被欣赏,都希望在默默的坚守中找到自己的读者和知音。 
  三泉自2019年回归诗歌创作后,陆续获得2021中诗网年度诗人、《诗歌周刊》年度诗人、2021世界诗歌网年度创作奖、贵州第四届尹珍诗歌奖等奖项。三泉表示,他的诗歌起步于河南,成长于大河,获得大河双年度诗歌奖,更加坚定了他的诗歌理解和表达方式,希望创作出更多的作品回报喜欢他的读者和朋友。
 
  附 第七届大河双年度诗歌奖授奖词
 
  三泉的诗言浅意深,意境开阔,善于弃繁就简,从朴素里提炼质地,在日常中洞见浩瀚,滴水之中,汪洋毕现。组诗《行吟记》以行游为材,而不囿于此,既清新自然,妙趣横陈,又哲思丰赡,意味无穷,以有限笔墨,书无尽人生。
 
三泉|行吟记(组诗节选)
 
西行
 
桂林站到了。我看见一个一个的小山包
冒出来。像废弃的乳房,突然恢复了记忆。
下一站就到贵州了。火车要不停地向上攀爬
因为荒芜,就盘踞在我的头顶。

 
它把房子建在了一片叶子上
 
在旧州,这颗露珠是新鲜的
几分钟前它还只是一小团雾气
在夕阳与晚霞交接的瞬间
它把房子建在了一片叶子上
等我来住

 
孟姜女河
 
被拉直的孟姜女河
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低头不语。
 
冯老二举起羊鞭,将羊群赶出了历史
少了芦苇,毛毛根,马齿菜的河堤
像少了父母和炊烟的村庄……
 
在孟姜女河东岸,边段庄一侧
我已找不到通往河边的小路
这路上有多少泥泞,就有多少幸福的秘密。
 
后来人,再也不会对着一条河忧伤了
一条没有关节的河,再也不会疼痛。

 
黄果树瀑布
 
究竟是水珠织成的帘子
还是水线纺成的布?
都与一棵树无关
 
当它站起来,有了令人仰望的高度
早已忘了它的名字——白水河

 
黄河
 
有人自证清白,有人浑水摸鱼
在盐津,卫辉
水落,石也不出
历史尚未封笔,有许多官司要打
上游运来泥沙,却挡住下游的去路
一条河不得不自废武功
一条河必须挣脱自己——
成为另外一条
我常在两条河之间
寻找生活的出口
有时是它的肉身,有时是它的衣冠冢

 
尼珠河大峡谷
 
在盘山公路的分叉口,我发现它
在一次导航错误中,我们不期而遇
它已经死在那里若干年
像我们萍水相逢,突然产生莫名的亲近
我站在绝壁上,它的寂静让我羞愧
我那么渺小,又那么恐惧
我想到了飞翔,想到它的出生
像一次高潮之后的崩塌,那么短暂
而死亡如此漫长
河水坚定地掏空了它的身体
我想到爱欲混浊,很多事情有未解之谜
那些两岸的彝人和汉人,何时来到了这里
又如何耕种了河边的谷地?
当我顺流而下,似乎带走了全部的深渊
它的寂静让我羞愧,又让我期待

 
在安顺这样的小地方读书写诗

 
在阿歪寨,一个穿藏青色中山装的老人
坐在石阶上读书。
我羡慕一个农民的儒雅,
比起大城市,这里的书香
少了一点风尘。
 
在小地方读书,也能读出大道理
萨特,卡夫卡,都是文人们必备的下酒菜
发音虽不太标准
却有着深刻的辛辣味道。
 
在双阳的一条小巷,
我看到一个抱着婴儿狂吻的女人。
她的幸福如此简单,这让我想起小时候
读书是要读出大声的。
 
也许,只有在安顺这样的小地方
抒情才可以忘乎所以。
读书常读到藏不住自己
偶尔写诗,却从不把自己
当成写诗之人。

 
桂花湖
 
再一次,我接管了这片湖域
去年认识的花草,又要重新熟悉。
或许我,只是爱它们的名字
哦,蒲公英,狗尾草,野菊花,芦苇和艾。
 
桂花湖并没有桂花
我仍然闻到它的香味;
湖面上没有船
却感觉有东西被运来运去。
 
——我看见一个女人
她抱着孩子,湖水抱着她。

 
伊瓜苏瀑布
 
这经书太长。瀑布大声的朗诵
让我想起永不停止的事物
像时间不需加油
它们前扑后续,奔赴同样的前程
如果只是一条河,或早已被人间忽略
它的动力是亚马逊,有无限长……
我不愿无休止想下去
我已远离伊瓜苏。在中国
我还是习惯有始有终
一想到它们停不下来
我就心怀绝望
好像那匆匆崩落的流水就是我
那不断轰鸣的经书就是我
那永无宁日的深渊就是我

 
登山记
 
时间有自己的台阶。
 
我们结伴而行
山顶,是我向时间发出的邀请函。
 
“你快,还是赶不上早行的人
你慢,照旧拖不住落日的脚步”
 
在龙架山,我用一小时交换山的高度
又用三十分钟,把它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