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特刊 > 非虚构

挖口诗井浇灌乡土,滋润人生

——“师出滑门”之祁永宏

2024-02-01 15:33:26 作者:刘万庆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祁永宏气定神闲地安居在乡下,挽着诗歌又邂逅了2000多个日日夜夜,犹如花粉酿成蜂蜜,恰似春蚕织成云锦。
  有异于许多村落造屋与挖井的协同进行,建村明永乐的青光,因居大清河支流初名清沽港,想来那迢迢不断的一泓清流,给了先民日常生活“就地取水”之便利。饮用井水始自何年何月?《青光镇志》没表,只道“五十年代栽种甘薯,靠挖土井解决水源”。
  
  一、在桃园演绎师生情缘
  
  按说,祁永宏作为青光“诗井”的开挖人是有迹可循的:在学时遍读中外文学名著,改革开放后把邻家好几期《诗刊》视为珍宝,不仅读了臧克家、贺敬之、郭小川,而且还喜欢上了北岛、舒婷、顾城。也曾初生牛犊般投过诗稿,均石沉大海自是情理之中。1984年,当小学校长的父亲给他找来了《北郊创作》创刊号,他珍藏着读本,也珍藏着“这边歌,那边笑,白云在天上飞,红霞把小村绕”的诗句。虽如此,仍未再次鼓起投稿的勇气。
  跟随着香港回归的铿锵脚步,永宏的一首应征诗作获奖。由此,他见到了滑老师,也让滑老师记住了来自青光的“北方汉”。
  1999年紫燕翩翩飞回的季节,国顺、王彤骑着摩托在村养鱼场找到他,专程送来一封滑老师的亲笔信,询问有无适合户外活动的场景?接下来的4月12日,老师便亲率一众文学弟子,以青光村南的灿灿嫣红为背景,举办了第一届桃花诗会,为国庆50周年征文大赛热身。藉着地主之宜,他向老师敞开心扉谈诗歌,滑老师也殷殷教导点评作品,还特意把时为北辰诗坛的领军人物罗广才喊过来分享交流。犹记与广才初次谋面谈话投机的情景,犹记广才“越是熟悉的景物越须新的发现,否则便是老生常谈”的诗论,摇醒了他为诗的许多困惑。与老师和诗友们作别后,他以一首《桃花》寄情言志:“坚毅纵横的枝杈/贮满迎春的情话/饱尝严冬料峭的洗礼/期盼新生的萌发……”。
  从此,青光那片桃花盛开的地方,成为北辰文友的打卡地,至今的桃园诗会竟维系了24届,青光桃园也成为一座诗风浩荡的连心廊桥——当年8月,永宏作为重点培养的文学新兵,跟随滑老师赴南戴河参加五区县笔会,聆听了柳溪、冯景元、贾宝泉等名家的讲座。而后又参加了广才组织的诗歌进校园活动,结识了汤文、余数等诗人。
  兜兜转转了8年之后的2006,也是桃花芬芳时节,祁永宏诗集《原野踏歌》的出版,把个青光桃园装点的活色生香。滑老师作《序》夸道,“永宏的诗像露珠那样轻灵,像三月桃花那样火炽,像烧烤的嫩玉米那样香醇,宛如一幅幅乡间的水墨画……”。师兄周永君也写道:“眷恋泥土的人,读者总能透过他的作品嗅到泥土的芬芳。祁永宏正是用他朴素的诗句邀请我们走进乡村,去看天边的夕阳,坐一坐热烘烘的火炕,喝一碗香喷喷的棒渣粥,听村姑将悦耳的小曲唱响”。
  《原野踏歌》收录诗作120首,其中特别提及的是《喝彩!四十年峥嵘——献给滑老师文学生涯四十年》:“是您将我们扶上骏马/驰骋在文学的莽原/是您为我们插上五色彩翼/翱翔在广阔的天宇……”。
  
  二、在《天津诗人》又见桃花
  
  祁永宏气定神闲地安居在乡下,挽着诗歌又邂逅了2000多个日日夜夜,犹如花粉酿成蜂蜜,恰似春蚕织成云锦:在《天津诗人》2011秋之卷,我又读到了他的《桃花》新篇:“酿造一冬的酒/满饮春天/一口便醉红了枝头”;诗人“思念的桨/划过青涩/那少妇般的风韵/荡开神往”;作为过往的“踏歌者”,他“随手撒下殷红的薄雾……偶尔凝神一瞥惊鸿/聆听片片的轻灵”。至此,读诗的意境豁然开朗:“穿一串芳菲的絮语/在四月染亮我的双眸”。
  若果12年前的那首《桃花》带给我的是平原的“井”观,以此《桃花》为节点,再读永宏诗作便有了“高原反应”,比如“睁两眼而眠/卧刀刃而息……时时被孤独所扰/一壶醒心的陈酒/却无人同饮/做一尊坚韧的石头/潜于湖底/深沉地引燃地心的岩浆”(《天津诗人》2012夏之卷)。
  岁月的沧桑,也烙印在永宏的诗思诗笔上。2021年3月,不仅是春寒料峭,更兼新冠大疫不得远行。在困顿的包围中,我从新浪公众号上偶尔读到被冠以“实力诗人作品展”的祁永宏专辑6首,与其说是读诗,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郊游,那些久违的乡下风情便油然而生,不经意间,我也融化在那些亲密无间的景物中:“芦苇/已过疯长的日子/像爱/不需要一片文字/溺进纸张”;“绿叶/远比鲜花随意/飘在一棵青菜的上端”;“麦子/清瘦单薄/抵御着诺大的寒噤/绿了一轮冷月”;“蝶/在痛彻的蜕中/静听一只蛹的涅槃”……
  当我从他的诗境中回眸,发现他的诗眼仍在家乡热土上丈量,但语言、风格、思维与格局都更上了层楼。比如写春,“掠入眼帘的春光/和我/正沿着风的方向奔跑”;写夏,“所有蛙鸣/小心翼翼/匍匐在梦的鼻息间”;写秋,“残阳秋月/与一泓井水/交流”;写冬,“树的深沉/是用身体的裸露/舞开叶落飞翔/欣欣向荣”……
  那个夜晚我不能入睡,我能想象师弟永宏以笔为锹挖“井”不止,凿筑出一碧诗泉的情景,情难自禁地写了《守望于乡间的诗行》发表在《天津日报•北辰之声》上,坦言像他这般“爱诗写诗不是猎艳而是热恋,不是三心二意而是一往情深,不是离异退约而是白头到老”。
  
  三、在家庭传承诗书忠厚
  
  2021年的青光,桃花如期开成了醉人的模样。滑老师已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了,依然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桃花诗会。永宏操办的午餐,再次请了84岁的老父亲作陪。老人家带来了自己的书画新作,一张张一幅幅展开来与我们分享,令我记起永宏在散文随笔中写过的温馨往事——在村小当校长的父亲,热心为乡里乡亲写字写账,有求必应;当镇教委主任的父亲,陪送家乡子弟参加高考;退休后书画养心怡情的父亲,嘱他别舍不得花钱,欲出资鼓励儿子出版诗集……在百余滑门弟子中,偕父参加文学社团活动者,永宏与老爸是第一。
  我对永宏的采访约在周末的下午,他执意打车由青光来北仓会我,结果是夫人陪同而来,他的许多作品、获奖等详情,反而是夫人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令我记起,在永宏家自发组织的许多文学沙龙活动,都是他的贤妻招待茶果、关照文友酒足饭饱,因而素受好评。人前如此,在人后,每当永宏来了灵感进入写作状态,贤妻总是默默承担起全部家务,叮嘱两个女儿轻手轻脚:“你爸正写诗呢”!在滑门弟子中,全心全意理解支持丈夫的文学情结文学事业,如永宏夫人者应是鲜见。
  作为教师之家教育孩子,德育为先,与先做人再做文的道理如出一辙。永宏10岁时曾答应替别人看会儿自行车,结果直到天黑车主才来,待到回家竟比平时晚了3个钟头,父母不仅不曾数落他憨,反而夸他守信;16岁时,邻居一时想不开喝了农药,永宏拉起小车一路飞跑把人送到医院救下病人,父母、邻居夸他善良;22岁时,村办企业一盆稀料着火,永宏奋不顾身端起火盆奔出车间,火救了,腿却烧伤,父母、领导夸他见义勇为……
  正是受了良好家风的言传身教,长女初一得“拾金不昧”奖;高中获评市、区级三好生;所写《北运河之恋》经永宏修改,参加市、区演讲比赛获一等奖;读大学光荣入党、任学生会主席,并支教甘肃完成了社会实践——不消说,在乡风朴厚的青光,永宏女儿妥妥一双令长辈欣慰、令乡人羡慕的榜样。
  日子吟着诗句来到了2023,经青光村委推送,祁永宏阖家获评北辰区最美家庭,遂使这位56岁的乡土诗人,展示了修身齐家的靓丽风景。
  
  四、在志苑担当主笔大任
  
  粗略算来,北辰区的二轮修志,街、镇、部门相加起来怕有70部吧?志为官修。以体制外的农民身份担当《青光镇志》主笔,怕是只有永宏一例,这给他的人生平添了一抹传奇色彩。
  此举首先得益于他的诗名,再加领导对他的信任。先是承担为区志、年鉴提供青光镇的资料,领导“三顾茅庐”找到他,不是拿架子,而是担心不能胜任,结果圆满完成任务。2017年,又邀他出任镇志主笔,他便不好再推辞了。
  在北辰吃皇粮的滑门弟子中,参与修志者不在少数。如我,退休7年复被单位请回主修《北辰房地产志》,便与永宏有了有诗有志的日子与话题。那次在区志办开会,得知我正搜集觉悟社及中共天津地下组织创始人之一安幸生故居的资料,他当即为我提供了十年动乱时期有学生“造反派”以“扫四旧”为由,欲上房揭瓦被村支书制止、从而躲过一劫的资料。
  修志,委实是良心活,既无数量指标更无经济指标。志书是资料性著述,志人的修养、学识、政治觉悟、工作态度,首先反映在入志资料的发掘、整理、取舍、使用上。永宏说,与“生活中并不缺少诗篇,缺少的是发现”同理,600多年历史、下辖6个自然村、3万余人的青光镇,并不缺少历史与现实的精彩。
  有感于《人物传记》的稀缺,他在浩繁的历史资料中挖掘出古瓷专家、乡贤王明侯(1920—1986):毕业于天津耀华中学和北京京华美院。上世纪四十年代回津,以版画宣传抗日,后被聘西安《黄河晚报》主编。1956年10月,受周建人亲邀参加“纪念鲁迅先生逝世20周年大会”。1958年错划右派回乡务农,背回一箱古瓷片。改革开放后,参加了在故宫博物院召开的中国古陶瓷学会成立大会,成为第一批国家级古陶瓷学会会员。令人欣慰的是,斯人虽去,但文脉赓续,感动得王家后人必以礼金相谢,永宏的婉拒自不必说。有感于《体育章》的单薄,他在乡人的口碑和文献资料中,挖掘出青海移民刘宝树,曾于1953年代表华北地区参加首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表演项目《醉汉戏猴》荣获金奖,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接见。1960年隶籍青光后招纳徒弟修炼武术……。
  静候出版印刷的《青光镇志》,凡60万字,500张图照。一介农民兼乡土诗人的祁永宏,为家乡的文化事业捧出了一颗滚烫的良心,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份历史的厚重。
  
  五、在桑梓助力乡村振兴
  
  解放前的青光贫困,偌大的村落仅5户青砖灰瓦,余皆篱笆墙、土坯房。解放初的青光,在根治海河的系列水利工程中,是全区乃至全市河工竞赛的常胜之师。改革开放后的青光,每每引领风气之先,比如建成全区第一家乡镇与外资合资的企业,建成全区第一个团组织经管的舞厅,后于1985年即兴建村民连体小二楼别墅,成为全市村级规划样板村;1990年前后更成为华北养鸡第一村,我曾以《青光,面向禽蛋市场开放》一文纪实。
  祁永宏写出镇志名堂后,又单枪匹马承担了村志的重任。自己走访、撰写、打字、制表、摄影、配图,所获资料均整理造册,乃致夜间失眠头痛、心脏早搏。妻子劝他明天休息缓缓,又不在乎一天半日。他嘴上答应了,却照常黎明即起,以“勤劳朴实、敢为人先的没尾巴牛”的青光精神编修村志,仅一年之余便完成了初稿。
  去岁的金秋十月,永宏发起区作协“文学志愿服务队”采风“青盛河畔农庄”:这是青光入列全市百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后占地3300亩、先期投入1.5亿元的重点农业观光旅游项目。为此,我兴致满满参加了季晓涓主席组织的这次“文学下乡”。因了永宏的关系,市派驻村第一书记李振友、村党委书记王晓东,分别带领我们参观并接受采访。
  亦因此,永宏又建议青光村与区作协联合举办“青盛河畔农庄征文”活动,《北斗星》杂志开设专栏,村委会汇编成册,作为本市几所学校课外实践活动基地和广大游客的文旅宣传手册。区籍作家各显神通,已完成诗歌散文近30篇。我呢,既为青光乡村振兴的袅袅一脉浓香所陶醉,也为师弟永宏“点染三千淡雅,丈量一脉乡愁”的情怀所感染,挥笔写就《半日青光,放飞40年的酝酿》为之摇旗呐喊。
  今年伊始的1月11日,永宏参加了主管部门组织的乡村振兴示范村评审验收,由他主笔的10本《青光村志》样书,醒目码放在会议桌上,仿佛一位阅读者,读懂了青光的春华秋实;又如一位见证者,见证了家乡的风情万种。
  今日大寒。无论是对春讯的期待,抑或对花期的寄望,都是一份心情,也是一道风景。恰好收到永宏发在《赤龙河•开栏作家》上的新作,摘句作为结语——
  前世桃花/轮回在今年的枝头/父辈栽于路边的梦/我辈挖于村中的井/宛然开成/今天的境界……
  2024.1.20于沽北集贤
  
  刘万庆,1954年出生,天津市北辰区作家协会原主席、滑富强文学现象研究会常务会长。作品散见于《通俗小说报》《天津文学》《湛江文学》《五台山》《延河》等文学期刊,《捧角儿》《本草》连续两届获得天津市“文化杯”中篇小说一等奖,著有60万字文集《泪竹林》。
  
  祁永宏,1967年出生,本名祁永红,天津北辰人,天津市北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散见于《天津诗人》《天津日报》《海河文化》等报刊和多种诗歌选本,著有诗集《原野踏歌》《陌上花开(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