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朱林国

人味、情味和理味的味感探寻

论李商隐诗歌的“三味”及对现代新诗创作的启示

2013-05-20 作者:朱林国 | 来源:本站 | 阅读:
摘 要:中国的诗歌文学,自存在到自觉以至不断发展,无不表现出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无论形式与内容还是主题与品味,都有着新鲜血液的融汇、精妙思想的碰撞和独特艺术品味的孕育与传承,这就使中国诗歌熠熠生辉并呈现出一片

摘 要:中国的诗歌文学,自存在到自觉以至不断发展,无不表现出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无论形式与内容还是主题与品味,都有着新鲜血液的融汇、精妙思想的碰撞和独特艺术品味的孕育与传承,这就使中国诗歌熠熠生辉并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唐代是一个诗歌鼎盛的时代。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歌创作,在“人味、情味和理味”的味感方面是独特的,既是对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优秀传统的吸纳与传承,同时又开创性地影响着自“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新诗的创作,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架起了一座繁荣中国诗歌研究与创作的桥梁,也成为研究者不断思索与探究的艺术瑰宝。
  
关键词:诗味;人味;情味;理味;现代新诗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一个文学艺术大国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而大放光彩、熠熠生辉。而在中国的文学艺术的门类之中,尤以中国诗歌艺术的出现最为悠远和精道。上迄先秦文学中的《诗经》、《楚辞》,下至自“五四”新文学革命以来动态发展中的现代新诗创作。在这之中,有传承亦有开创性的新变,使得中国诗歌的发展以及诗学的研究始终以一种与时俱进的姿态不断地给予文坛(或诗坛)新的活力。文学的发展离不开文论的发展与支撑,当然,诗歌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诗论的支持。翻开中国唐代文论史,我们会有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论,包括他的诗歌创作以及对现代新诗创作的启发。
  有关李商隐诗论及诗歌创作的研究有不少,学术界也取得过一些有影响的学术成果,使得李商隐的研究不断成为经典。也正是由于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经典性,本文试图在古典文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李商隐的诗歌创作这一经典个案为基本研究对象,从李商隐诗歌的“三味”,即“人味、情味和理味”的味感特征,及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启发方面进行一种创新性的研究,力图寻求对动态发展中的现代新诗的不断丰富、完善以及现代新诗创作具有建设性意义和指导性价值的突破,从而推动中国现代新诗在创作与理论方面不断发展壮大以至走向成熟。
  
  一  诗歌创作中诗味与人味的交相浑融
  
  谈到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处于晚唐时期的经典性、代表性作家——李商隐,则是不容忽视的。在文学史上,谈到李商隐,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他所创造的一系列的经典名篇,有的是我们耳熟能详的。
  以往的研究,研究者大多侧重于从题材划分的角度对诗歌进行题材上的类别划分,以便于研究的方便。也有一些研究者则是侧重于从创作时间或时期的角度对诗歌作品进行归类,也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对于李商隐的诗歌创作,我们认为以题材划分归类进行研究为主导,辅之以时期划分进行补充,将会是较为合理的。
  在李商隐的诗歌创作里面,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被广为传颂、很具研究价值的经典:无题诗。在他无题诗的创作中,满含着诗味与人味的浑溶,他的无题诗读来可谓情真意切、味道十足,尤其是诗味与人味的互渗互溶,会给我们以情意绵绵、深情幽婉的美感体验。当然,这里所论述的人味并不是一种我们日常认识中、一般意义上的人情味,而是更加侧重于在讽刺和寓意的基础上对人性美、人情美的肯定与期待,因此这在李商隐的诗歌创作里,是独到的也是独特的。李商隐的这类诗歌,如给人以忧伤之感并被人们广为吟诵的名篇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饱蕴绵绵情思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无题》),体现着一种执著美和隐约迷离感的“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春雨》),以及表现着诗人悲
9 7 3 12345678910 4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