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李增瑞

过往的影像(散文诗)

2022-07-29 作者:李增瑞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增瑞:山东东营市人,诗人,散文与纪实文学作家,出版个人专著10余部。

打铁铺子
 

  似乎无须刻意回想,它时常在我耳际飘荡,那叮当叮当的声音,萦于我心之海,绕于我梦之乡。

  已然是不逝的影像,穿越岁月时光,那凌空挥舞的大锤,迸发血气力量,打出生机希望。

  铁花飞溅,汗珠滚淌,青筋和肉块鼓跳的臂膀,炙烤于熊熊炉膛。称之为匠人的独特舞蹈,伴着大地歌唱。

  钝卷加刃,残缺补钢,火粹锤锻逼出精兵强将。人说打铁还须自身硬,那些打铁者拼尽气力,重整镰锨锄斧的旧部,布开抢收抢种的战场。

  把汗水和血揉进烈火的,一定不是脆弱,把意志加进钢铁的,一定是坚强。那叮当叮当的声音,如重锤敲击我的灵魂,每立于铁匠铺支起的街巷,我都会骨气回升,冲着不屈的方向。

 

打夯

  当思绪叠着涟漪径向远去的过往,久违的夯歌便走出了我记忆典藏,哎嗨呀么呦嗨的号子穿过历史长巷,驻足于我的故乡云空回荡。

  我听见父辈们一个个扯着大嗓,扯着大嗓的父辈激情昂扬,他们蹬着大脚躬腰发力,他们揪着麻绳低送高扬,石夯随着号子的节奏上天入地,脚下的大地阵阵抖晃。

  提起来呀么呦嗨,提起庄稼汉子的豪情一腔。使把劲呀么呦嗨,使出众人一心的凝聚力量。砸得实呀么呦嗨,砸出千年不陷的结实牢固。盖好房呀么呦嗨,盖出风雨不摧的坚壁铁墙。哎嗨呀么呦嗨,哎嗨呀么呦嗨,铿锵号子嘹亮于偏乡僻壤,以蓬勃不息的生机扩张,驱散困顿艰辛里的迷茫。

  夯歌响起自然是喜事来临,村子里又有人家添盖新房。四邻八舍的乡亲争着帮工出力,主家被夯歌号子喊得心花怒放。麻溜溜地烧水做饭,麻溜溜地摆酒布汤,麻溜溜地递烟上茶,麻溜溜地迎来送往。不尽欢乐跳荡在他们的脚尖,出了嘴的客套话儿,热情响亮。

  小时候会常常听到夯歌,大多开场也往往顶着月亮。忙了一天农活的男人纷至沓来,喝着茶啦着呱等待着替换上场。大人打夯时孩子们围着欢闹,闹累了就枕着夯歌进入梦乡。那种乡村夜晚的特殊快乐,是我此后经年不断的回望。

  随着年龄增长日子慢慢宽畅,父母省吃俭用也为我盖了一处新房。前来打夯的乡亲们围着我打哈逗乐,你一言我一语裹着温暖和期望。他们说你小子住上大房别忘了爷们一身臭汗,说你小子娶了媳妇要孝敬受累的爹娘,说你小子的造房计划全村数着头份,说你小子真有福赶上了好的景光。于是他们把这些话儿一一编进夯词,伴着那哎嗨呀么呦嗨的拖音,唱得我小脸发烫。

  斗转星移变换着无数时光,故乡夯歌也淡出了生活舞场。做夯的石滚酣睡在房角院落,墙挂的夯绳缠绵着蜘蛛丝网。领夯的老把式会时常站在那里呆望,一声叹息包含着不尽的依恋感伤。那朦胧中闪现的幻觉啊,也都是夯起夯落幕幕影像。

  故乡的夯歌呀,你是奔走于天地之间的精灵,你是涌动在心灵之上的歌唱。你以最直白的方式,把平淡生活唱得有滋有味,你以最诙谐的言词,把百姓知足唱得淋漓酣畅。你以最简单的期许,把日月唱得天天美好。你以最真切的向往,把生活唱得蒸蒸日上。你把不屈的坚韧融进旋律,你把不懈的追求系上太阳。你把庄户人心中别样的心声,汇进了猎猎山风的奔腾。你把乡亲们不息血脉的传承,赋予了滚滚江河的流淌。既使你最终化作了我的乡愁,却也永远牵连着我依恋的柔肠。我会把深情注入万万次的回首,以致于今生今世,都要把你守望。

 

修鞋摊

  捧在手里端详,像端详一件件稀世珍品,分明是一只只穿旧的鞋子,硬说是一份责任。不愿人们呼其为匠,自称是手艺之人,说靠手艺吃饭,最该忌讳的是马唬,最不该辜负的是信任。

  墙根下支起家什,支起一个个春秋冬夏。时光搓成丝线,抽拉一轮轮日月星辰。每一根针扎下去,都是积极的进取。每一截线拉出来,皆是坚韧的声音。

  血汗凝进胶汁,粘补的是足履的缺损。意志铸进铁钉,锁住的是跋涉的风云。历经风吹日晒,图的是人们脚下舒适。任由雨打寒侵,为的是大众的步子平稳。

  以踏实对话过往,总是嘭嘭嘭的锤音。关于脚下人生,也会融进哲学理论。比如脚正不怕鞋子歪,比如天堂有路一步一个脚印。话语简单而平实,伴着睿智坚定的眼神。

  言轻,会沉入喧嚣。人微,会没于烟尘。而人格的拔节,绝不受限于佝偻腰身。那个从早到晚俯首忙碌的修鞋匠,因为品质而高大,竟也是我生命里,灵魂的追寻。

 

货郎担子

  说起来已然悠远,品起来依旧味浓,卟隆咚咚,卟隆咚咚,牵魂绕梦的拨啷鼓声。

  这鼓声在记忆里奔涌,符音点点,于故乡云空弹蹦。黑白色的底片,刷一抹夺目的鲜红。喜雀携风柳起舞,光影带笑脸闪动。

  那是尘烟塞闭的过往,天地拉长着城乡联通。货郎把繁荣挑进乡村,摇摆的拨啷鼓儿,敲破岁月沉静。闻讯的人群叽喳簇拥,寂寥的村巷一时欢腾。

  媳妇们选着针头线脑,姑娘们挑着皮筋头绳,大老爷们抚摸着烟袋铜嘴,俏皮小子争抢着水枪弹弓。

  还有那香甜的酥饼,吃笑了无牙老太,还有那七色的汽球,乐坏了咿呀顽童。货郎堆满着皱纹的笑容,于忙碌中温暖照应。

  越沟坎,趟泥泞。一双大脚走街串巷,一副挑子担当人生。漫漫朝日前路,茫茫星月归程,沐雨历雪的货郎忍苦负重,而脸上浮出的永远是喜悦,而嘴里吆喝的永远是春风。而盛满期盼的筐箱啊,裏着的,也永远是庄里乡情。

  或许一生未担过大任,却也一辈子方便着百姓。那连着鼓声的吆喝,成乡亲留恋的内容。以致于他归隐经年,人们会常常提起,他担挑叫卖的事情。而我,曾顺过他泡泡糖的小窃贼,

  此时也诌了几句小诗,忆念一下过往的风景。并为那曾经的一点愧疚,向已经不知去向的货郎大叔,深深地,深深地,躹上一躬。

 

的 确 良

  只是一个突发念想,记忆就覆盖了琳琅。我所伫立的服装商场,满目是的确良衣裳。那是七八十年代人们的追宠,曾因稀奇和精致而价格高昂。作为一种时兴的成衣布料,它挽着云霞色彩,把衣着时尚渲染成大众向往。

  第一次看到它时我目呆口张,那是柔软飘逸而又高贵的影像。一个从城里来乡下借读的姑娘,最先把的确良的碎花衫穿进课堂。她美丽轻柔的身影,拨动我心海荡漾。也因为她的到来,小镇的时尚迅速扩张。大多有钱人家的孩子,都效仿着穿上的确良衣裳。

  那时的确良的名字叫得很响,一时兴起便风靡城乡。在老粗布和细洋布当家的年代,它成为人们青睐的对象。当时谁能穿上一件的确良衬衫,谁就是某个环境里的亮点,会引来人们炽热的目光。

  我是那个时代走过的孩子,也曾是痴恋它的儿郎。当诱惑流落到我的身旁,我的艳羡躲不过花的绽放。只是贫穷使它成为我的奢求,我在为它迷醉的时候,凭添着自卑与感伤。看着母亲眼神中的无奈,我克制了拥有它的渴望。很多很多的时候,我像一棵灰土土的小树,在期盼着春天的原野之上,站立成孤单而沉默的迷茫。

  一抹抹的确良如云朵飘过我身旁,我则会显示出满不在意的模样。只是课上听讲时频频偷窥,失了火的目光肆意飞扬。梦幻升腾时我听到一声尖叫,课桌上的教杆敲得山响。醒来时才知道我闯了大祸,不小心甩出的钢笔水儿,污染了女同学的衣裳。那可是人家刚刚上身的确良啊,小姑娘哭得稀里哗啦,止不住的痛苦心伤。而同学们又对我斜眼冷语,故意和嫉妒之说烧灼着我的脸,顾不上尊严的我心里极慌。怯怯地惦量着,那承受不起的赔偿……

  任从的确良在我家乡形成潮流,而我一直在潮流的岸边张望。老粗布的条杠挂在我身上,流淌着不曾随风起舞的时光。贫穷限制了我与的确良的缘分,直至我到了当婚的年龄,父母才开始为我的穿戴着想。母亲说孩子大了得要脸面,日子再紧巴也要穿得像样。父亲点点头称是,第二天便冒着大雪去了荒原,用割了十天的芦苇换钱,让我实现了穿的确良的愿望。这件月白色的的确良衬衫,成了我全家衣橱里,最贵的家当。

  而这件衬衫只陪伴了我仨月,一次去外地贩猪不知了去向。被偷后我披着遮猪笼的布单回家,心疼至极的母亲挥手给了我一个巴掌。再看看我杨子荣下山的窘样,母亲又怜从心起泪眼汪汪,说一声对不起啊孩子,即时就搅翻母子心肠。那是我入伍前穿过的惟一一件的确良衬衫,直到我穿上草绿色军装,与它的缘分啊,才算得以久长。

  这一生穿过的布料千种万样,惟有的确良给我烙下了深深印象。它承载了我太多的人生记忆,以致于几十年后的今天,都难以把它淡忘。

  是啊,怎能忘,为了我穿上一件的确良,苦思冥想的父母,一年到头茶饭不香。怎能忘,为了我穿上一件的确良,苦笑着承让的妹妹,说她并不爱漂亮。怎能忘,为了那件丢失的的确良,我光着身子,发疯似地在人群中寻找。怎能忘,为了那件丢失的的确良,打我的母亲,舍命挣钱一心予我补偿。

  也就是一件普通的确良啊,让我感受过不尽的亲情温暖,让我经历过迭出的世事沧桑,让我重整过失落和不堪,让我增添过信心和力量。让我学会了知足和感恩,让我知道了奋发和坚强。还促发我珍惜生活,感謝阳光,稳步踏实地行走在人生大路上。

  的确良陪伴过我走过的那些岁月啊,是我今生此世,永远的回望。

 

土织

  一把木梭装裹着希冀,母亲一次次把它抛进时光,编织心中的日子。纬线如银辉泻下,千丝万缕,拧不进一根乱绪。像母亲干练的行为方式,利落有序。

  经线是飞传的情丝,

  一心一意矢志不渝。纬线热情接纳它,为它张开双臂。拥抱,交合,缠系。在结为布匹的那一刻,纬线成就了经线,同时成就了自已。

  其实,真正成就它们的还是母亲,是母亲孤灯冷杼,不辞筋力,撮合它们完美连理,造就绵帛纨素,聚卷成匹。

  织机上,母亲脚快手疾协调麻利,就像一位钢琴家,范儿经典极致。经板被她拉得咣咣作响,似乎使出洪荒之力,那是她予以经线的训语么,这么苛刻,这么严厉。

  其实对待我们成长,她又何尝不是如此。

  记忆的影像,总是那么单一。织机与母亲,似乎粘在一起。日月轮转晨昏交替,母亲总是那么几个动作,踏板,投梭,拉经板撞击,把经线压实。如此这般,婵联往复,天天如是,月月如是,年年如是。

  熬尽了多少灯油,踏碎了几多四季?母亲与织机相伴朝夕,共于祖屋老去。她用了大半辈子心力,织我家中被,结我身上衣,还四处接单揽活,贴补一个贫穷的家底。她的辛劳,赢得了庄户日子宽裕殷实,也换来了合家老小衣丰食足,最终也落下了一身疾病,白尽了一头发丝。她一生拥有的财富啊,是用不完的五彩粗布,是竖不完的街坊拇指,是活到百岁犹然童颜的老人,是个个成才且又懂事的儿女。

  如今母亲老了,总是佝偻着身子。每每端详那架珍藏的土布织机,都会下意识把胸微微挺起。她似乎又听见咣当咣当的织布声,或许那声音于她有特殊功力。或许能唤回她的年轻时光,把她的弯腰驮背,重新捋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