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诗报道 >>

丘树宏:一位诗人与一座城市


作者:《侨时代》记者 驿夫  来源:中诗网  责编:周占林  日期:13-03-13 12:46:20  点击:


华侨”、“文学”这几个关键词。
  当“让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华侨文学奖落户中山”这样的念头冒出来时,丘树宏顿然心跳加速。
  孙中山先生曾说:“华侨是革命之母。”至于孙先生与华侨的关系,早已不用赘述。创立一个华侨文学奖并落户中山,肯定有着无可比拟的历史震撼力。当丘树宏把想法呈报给市委主要领导和班子后,讨论即时通过,一丁点杂音都没有。
  很快,一个完整的“中山杯”华侨文学奖的方案上报北京。
  期间,丘树宏还去北京找到相关领导就文学奖一事进行“游说”。最终,中宣部、中国作协无比愉悦地作了肯定性的批复,由中华文学基金会、中共中山市委、中山市人民政府主办设立的“中山杯”华侨文学奖正式启动。
  整个骨架立起来了,丘树宏的任务就是让这副骨架血肉丰满起来、神经振奋起来。因为,他是文学奖组委会的第一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
  从作品征集到组织评审,从前期活动策划到城市推广,丘树宏一直努力把文学奖打造成一张城市名片。
  中山市委市政府很看好这个项目,同时也出于对丘树宏的高度信任,待丘树宏一说出项目资金量,就即刻拍板由市里全部解决所需的400万元资金,但丘树宏并未循规蹈矩地按“常规”出牌,他只要了200万,不足的部分,他瞄向了市场。在他看来,文化项目融资的过程就是推广文学奖的过程,就是传播文化的过程,也是汇聚侨力共谋发展的机遇。
  到现在,中山还在流传着丘树宏为“中山杯”华侨文学奖“读一首诗、唱一首歌、喝一杯酒”融资150万的故事,很有点传奇的味道。实际上,筹款的顺利除了因为丘树宏表现出的那一份真诚,还有就是,那些曾经感动中国的中山籍华侨华人,今天为中山市的一项正确决策再次感动,所以解囊,所以慨而慷。而上面所说的“三个一”也并非简单,丘树宏是很费了心思的。他所朗读的诗,正好是后来他与中山籍著名音乐人李海鹰合作的华侨文学奖主题歌的歌词《华侨,中国侨》,歌词就是丘树宏自己写的;所唱的那首歌,也是中央电视台与广东省合拍的电视连续剧《下南洋》的主题歌,歌词也是丘树宏写的。这些,让华侨们从血液里感动。而那杯酒,就是丘树宏与华侨,就是华侨与孙中山、与祖国家乡渗入血液里的感情了。
  于是,到了后来,人们看到“来自海内外的各路文学兵团向着中山行进”。再到后来,这个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设立的中国首个华侨文学奖成为网络世界的靓点之一,只需一个随便点击,感恩与感动便扑面而来。
  再到后来,获奖作品借势窜红,《金山》、《小姨多鹤》等成为各路导演追捧的新贵。
  丘树宏说,“中山杯”文学奖从筹备到颁奖,再到由此引发的文学与华侨的再次盛大交融,这整个过程随时随处都有感动。当作家们走上雍容华贵的红地毯;当北京的领导因大雪飞机晚点下飞机后顾不上吃饭直接赶往现场;当获奖者站在伟人的故乡眼含热泪发表感言,这一切,都让宁静的中山与中山人荡起春风。
  当然,还有那些顶尖级别专家的点评,都以不同的语调温暖着中山。
  丘树宏很欣慰,以文学的名义,中山市另辟蹊径地,阔步走向世界。
  对丘树宏和所有中山人来说,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中山杯”华侨文学奖在2010年初因为其首创性、代表性和影响力被列入广东省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项目。而中山市侨务局成为广东省2009年唯一由国务院侨办表彰的先进集体,也与这一项目密切相关。
  2011年,恰“辛亥百年”,孙中山100年前领导的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曾经点燃了一个民族的希望之火。在这样的纪念时刻,第二届“中山杯”华侨
9 7 3 1 2 3 4 5 6 7 8 4 8 :


分享到:
 

上一篇:伊斯坦布尔举办国际诗歌节

 下一篇:诗人海啸:唐诗是中国当代诗歌的一面“铜镜”
  相关链接
《中国新年百年千家诗》编纂项目在京启动       2015-12-14
“交通银行杯”海上丝路诗歌大奖赛暨首届中国文人书画     本站  2015-12-13
首届上海诗歌艺术节走进美术馆       2015-12-12
中国诗坛四公子上海工作室挂牌       2015-12-08
两岸诗人校园“讲诗” 鼓励年轻人多读好诗感悟生活       2015-12-08


© 2004-2015 中诗集团 ®中诗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