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中诗报道
中国诗人
文人书画
诗歌万里行
中诗视频
诗人档案
中诗邮局
中诗文库
中诗论坛
首页
>>
中诗网
>>
中诗报道
>>
铭记大爱讴歌重建——黑龙江诗人收藏3万首地震诗歌
作者:覃丹 来源: 责编:周占林 日期:11-04-25 08:24:19 点击:
刊;谭仲池寄来了亲笔签名的诗集《敬礼,以生命的名义》……
不到3个月时间,100余位诗友从四面八方给他寄来了数百件地震诗歌资料。“最多的时候,一天就收到20多封挂号信、特快专递。”
但收集各种报纸上的诗歌让姜红伟犯了难,“很多报社不办理对外邮购,加之其保管不易,要将需要的报纸收集到手实在太难。”为此,他每天都要到中国集报论坛上搜索,向报友发出求助信号。为了“讨好”这些报友,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夕,姜红伟给全国各地的百余位诗友和博友联系,请他们帮助自己购买当地出版的奥运会报纸,然后,他再用这些奥运会报纸和报友交换自己需要的地震诗歌报纸,并戏称为“石油换食品”。
这招还真灵,他终于如愿收集到大量刊登有地震诗歌的报纸。
进展——
推荐诗歌入选诗歌墙
短短半年时间,姜红伟收集的汶川地震诗歌资料,渐渐摆满了家里的书架。家里人都知道,这个书架上的东西是姜红伟的心肝宝贝,没有他的许可,谁都不敢碰这些诗歌资料。
每天吃过晚饭,姜红伟便一头钻进书房,仔细阅读每一页资料上的诗歌。他还将那些诗歌资料进行了分类:第一类是诗集。“比较珍贵的大约100余种,几乎将国内出版的各种地震诗集‘一网打尽’。”第二类是报纸,多数是诗歌专版,少部分是诗文专版。其中,有一份2008年5月16日的《华西都市报》,上面刊登着诗人梁平的长诗《默哀,为汶川地震罹难的生命》。第三类是刊物,《诗刊》诗传单及抗震救灾专号、《人民文学》诗号外、《星星诗刊》6-8期、《诗林》增刊、《诗歌与人》地震诗歌专号等地震诗歌刊物杂志,以及500余幅各类诗歌资料图片。
去年,姜红伟受邀为位于什邡穿心店地震遗址公园的诗歌墙提供30首诗歌篇目。接到这个任务后,姜红伟一头扎进他的地震诗歌资料库,大海捞针般地从3万多首里遴选出30首,其中包括最终入选诗歌墙的8首:苏善生的《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刘天雨的《让天堂再来一次地震》、王平久的《生死不离》、傅天琳的《我为什么不哭》、祁人的《天上的宝石》、王国平的《今夜》、叶延滨的《大爱啊,也许只是一滴……》、郑玲的《幸存者》。
除了出书、办展览外,姜红伟还有一个最大心愿:“我打算创办一个中国5·12汶川特大地震诗歌资料收藏展览馆,让更多人看到这些铭记大爱、讴歌重建的诗歌佳作。”
9
7
3
1
2
4
8
:
分享到:
上一篇:
国际诗人齐聚姜堰溱湖研讨诗歌与民俗
下一篇:
商泽军“走进红色岁月”长诗《寻找火种》出版
相关链接
《中国新年百年千家诗》编纂项目在京启动
2015-12-14
“交通银行杯”海上丝路诗歌大奖赛暨首届中国文人书画
本站
2015-12-13
首届上海诗歌艺术节走进美术馆
2015-12-12
中国诗坛四公子上海工作室挂牌
2015-12-08
两岸诗人校园“讲诗” 鼓励年轻人多读好诗感悟生活
2015-12-08
© 2004-2015
中诗集团
®中诗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