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宗旨 中国诗歌万里行响应贯彻中央关于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以弘扬民族文化、向广大群众传递诗歌精神为主题,以丰富和提高广大群众精神生活质量为目的,自2004年7月1日在屈原故里湖北秭归正式启动以来,先后走进20多个省市的30多个地区,深入城市、乡村、学校、军营、企业、社区,开展了采风、考察、创作、朗诵等一系列活动,与百万群众亲密接触,掀起了“赞美生活·热爱诗歌”的诗歌热潮,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诗歌文化活动品牌。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为天下三大名楼之一,体现了中华民族喜好登高的民风民俗、亲近自然的空间意识、崇尚宇宙的哲学观念。“黄鹤楼”品牌因楼得名,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底蕴,在继承千古名楼文化基因的基础上,高举新古典主义的大旗,以“中式经典”为定位,创新演绎“内外兼修、品位卓然”的雅士文化。 黄鹤楼科技园是一家着眼于天然本草研究和应用的高科技企业,产品涉及饮料、保健品、护肤品及各种生活用品,通过向消费者提供更多绿色本草制品来倡导天然健康的生活方式,诠释“本草改变生活”的理念。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传播诗歌精神,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黄鹤楼,特举办“黄鹤楼杯”世界华文诗歌大奖赛,面向海内外征稿:
二、大赛组委会: 主办单位:中国诗歌学会、黄鹤楼科技园 组委会主任:吉狄马加(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 组委会成员: 张同吾(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 李小雨(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诗刊》常务副主编) 桑恒昌(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 祁 人(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诗歌万里行总策划) 阎 志(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诗歌》杂志主编) 陈 实(黄鹤楼品牌文化研究所所长)
三、征稿时间: 1、2010年4月1日起—7月31日截稿,8月中旬评奖揭晓。 2、凡海内外华文诗人、诗歌爱好者均可参赛,以“黄鹤楼”为主题进行新诗创作,每首以25—50行为宜,不限首数。 3、作品不局限于黄鹤楼建筑本身,可以围绕黄鹤楼品牌的经典定位,也可以围绕黄鹤楼科技园的天然理念,重在挖掘黄鹤楼的精神气质和品牌内涵,力求新意。
四、奖项及奖金设置: 大赛设特等奖1名,奖金3万元; 一等奖2名,奖金各1万元; 二等奖3名,奖金各5千元; 三等奖10名,奖金各1千元; 优秀奖30名,赠纪念品。 获奖作品编入《同一首诗咏黄鹤楼》诗集出版,并赠书一册。
五、稿件投递: 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23号院红星楼,中国诗歌学会“黄鹤楼”大赛办公室收,邮编:100082。 电子邮箱:huangheloudjs@sina.com 六、合作单位和媒体 《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星星》、《诗歌月刊》、《诗潮》、《诗林》、《诗选刊》、《扬子江诗刊》、《华夏诗报》、《绿风诗刊》、《中国诗人报》、《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文艺报》、《文学报》等。《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新浪网、搜狐网、新华网等 。 “黄鹤楼”杯世界华文诗歌大奖赛组委会
2010年4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