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诗报道 >>

商泽军:似水流年忆昌耀


作者:郭晓芸  来源:西海都市报  责编:周占林  日期:09-08-30 11:29:59  点击:


  2009年8月9日,昌耀诗歌馆。
  诗人商泽军默默诵念着昌耀诗歌馆门柱上的对联“昌化若山极崇伟,耀德与水同清幽”,心中默想着十年前与昌耀在张家港诗会上见面的情景。他说,多年来,自己从不否认昌耀以及昌耀的诗歌对自己产生的巨大影响。
  这位出生于1966年的诗人热爱诗歌,因为从某个角度说,诗歌是有生命的,他愿为之付出毕生的挚爱;换个角度说,诗歌也是他的生命,这世上的一切“好东西”,他全然可以不屑一顾,然而倘若没有诗歌,他的生命就会枯竭。
  无论时光如何流逝,商泽军始终不能忘记某一天,他在新华书店发现了《文学家》的创刊号,并在其上读到青海诗人昌耀的组诗《高车》时,所感受到的灵魂的震撼。
高车
 是什么在天地河汉之间鼓动如翼手?……是高车。是青海的高车。我看重它们。但我之难忘情于它们,更在于它们本是英雄。而英雄是不可被遗忘的。
 从地平线渐次隆起者
 是青海的高车。
 从北斗星宫之侧悄然轧过者
 是青海的高车。
 而从岁月间摇撼着远去者
 仍还是青海的高车呀。
 高车的青海于我是威武的     巨人。
 青海的高车于我是巨人之     轶诗。
  商泽军说,正是这首诗,令自己醍醐灌顶般,认识到了诗歌的真谛。也正因如此,他方知此前自己读到的诗歌是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诗歌的。商泽军发自内心地说,昌耀可以说是自己诗歌路上的引路人和思想的启蒙者。商泽军读过昌耀的诗歌后,一股对昌耀的敬重之情油然而生,一种想见见昌耀的欲望不可遏制地漫过心头,甚至有多少次,他暗自揣想:昌耀该是一位多么纯洁而又纯粹的人!
  心存诗意自相通。1999年的张家港诗会上,商泽军终于见到了昌耀。
  诚然,昌耀正如他的诗歌般,大气、坦然,无论是谈及文学,还是说起人生,这位从苦难中走来的诗人都是那样淡然。诗、生命、人类,如相交甚久的老友般,他们无所不谈。而在诗会的发言中,昌耀表现出的对于诗之拳拳眷眷之心,令浮躁的诗界为之一凛,也令商泽军铭记终生,乃至十年后,商泽军还能清晰地记得昌耀曾说过的话:对我来说,诗就是人生,人生就是诗!
  当商泽军拿出自己1998年深入抗洪前线创作的长诗《决战中国》,向昌耀请教时,这位严肃的诗人对商泽军的作品不吝褒奖:“你的诗大气,看得出你是用生命写诗的。你的诗中,饱含大爱与大美之情!”昌耀与商泽军,这两位同样将诗歌视为生命的诗人一见即已相知。两人约定诗会结束后,昌耀在西宁等商泽军,一同去吃西宁街头的羊肉泡馍。
  然而,商泽军与昌耀的西部之约却未能实现,无人能够料想,这位即使是在“流寓边关”之时,也未放弃文学梦想的苦痛的诗人,翌年春日,却听从召唤,迈出了那走向太阳的一步。
  商泽军说,这次来到青海参加第二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适逢昌耀诗歌馆揭幕,对于自己来说,也算是对昌耀的一种践约。此番青海之行通过几日的采风,商泽军在高原感受到了生命的壮美极致,欣欣然之余,心头却总有着挥之不去的沉重。商泽军心中知晓,这是因为昌耀。
  临别时,在昌耀诗歌馆,当商泽军用颤抖的双手留下“昌耀先生: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又见面了。记得吗?十年前咱们在张家港。安息吧”的题词后,却迟迟不肯挪开双腿。睹物思人,眼前昌耀的手稿、遗物都深深地刺痛着商泽军的眼睛。而此刻,他心中的不舍、痛惜无以表达,借用昌耀在《巨灵》一诗中的诗句:
  故人多半望我笑而不语
  请问:这土地谁爱得最深?
  吟诵这诗句时,商泽军满眼闪动着泪光……


分享到:
 

上一篇:在香格里拉幸会谷川俊太郎

 下一篇:诗歌颂赞共和国
  相关链接
《中国新年百年千家诗》编纂项目在京启动       2015-12-14
“交通银行杯”海上丝路诗歌大奖赛暨首届中国文人书画     本站  2015-12-13
首届上海诗歌艺术节走进美术馆       2015-12-12
中国诗坛四公子上海工作室挂牌       2015-12-08
两岸诗人校园“讲诗” 鼓励年轻人多读好诗感悟生活       2015-12-08


© 2004-2015 中诗集团 ®中诗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