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诗报道 >>

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从大地的根上发出声音


作者:  来源:青海新闻网  责编:周占林  日期:09-08-11 08:08:35  点击:


     在参加第二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的众多诗人中,哈尼族诗人哥布是颇为引人瞩目的。作为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哥布的诗歌作品早已走出红河州。此番能够接到邀请,参加第二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哥布说,“我感到很幸运也很兴奋。青海很美,完全出乎我的预料,青海湖诗歌节作为诗歌的盛会,不仅视野拓宽了,而且为不同语言不同国家的诗人增进相互了解,沟通思想提供了一个机会,我很珍惜这次机会。”

  哥布曾经感喟:“如果没有走进哈尼人的内心,也就没有真正走进梯田。”在其所著的《大地雕塑:哈尼梯田文化解读》中,曾分别以风景的梯田、生态的梯田、礼俗的梯田、歌声的梯田、灵魂的梯田为题,对哈尼梯田文化进行多维的解读,勉力昭明梯田中蕴涵的与哈尼人心灵相契的神魂。哥布以诗人的姿态站在云南这片朴素的高原上,于喧嚣中开启了一扇窗口,用他充满泥土味的《母语》为人们带来了今日诗坛所匮乏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让人们看到了朴素、宁静和美丽。

  哥布认为自己的创作灵感来自哈尼族生活世界的历史和传统,他认为在故乡的土地上,用真诚的感情,为乡亲们写诗,感到非常幸福。而谈到全球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问题时,哥布神情凝重,在他看来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随着强势文化的进入,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一种压力,现在有很多少数民族的语言都处于一种濒危状态,有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甚至处于萎缩状态。这对于像哥布这样的用母语——哈尼族语言书写记忆的诗人来说,感到无所适从。但哥布的坚持和执著是人们从阅读他的诗歌的诗意中获得的,人们获得了他关于土地、民族、劳动、爱情、农耕和民间的最为本色的诗意,这样的诗意同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文本《诗经》一脉相承。可以说,在哥布的诗歌创作中,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学习和继承已经是一种自觉的行动,“我诗歌中的某些民族特征和文化符号,哪怕译成汉语也依然存在,这是我仅有的一点自信。”对于诗人哥布,正像一首诗里所描述的那样:没有人能像哥布/生活在他的哈尼家园/想象那张脸/近乎里尔克1906年以来的自画像/红河从他身边流过/我能听见他的声音/啊萨!(作者:王琼瑶)



分享到:
 

上一篇:生命与自然的颂歌——第二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闭幕

 下一篇:胡安•赫尔曼:一位前新华社记者的诗歌生涯
  相关链接
《中国新年百年千家诗》编纂项目在京启动       2015-12-14
“交通银行杯”海上丝路诗歌大奖赛暨首届中国文人书画     本站  2015-12-13
首届上海诗歌艺术节走进美术馆       2015-12-12
中国诗坛四公子上海工作室挂牌       2015-12-08
两岸诗人校园“讲诗” 鼓励年轻人多读好诗感悟生活       2015-12-08


© 2004-2015 中诗集团 ®中诗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