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诗报道 >>

哲理内涵 诗化意蕴

——评大型音画史诗《秘境青海》


作者:解放军艺术学院军事文艺研究所博士 吕益都  来源:  责编:张 环  日期:09-03-06 17:10:43  点击:


 

 

巍峨的昆仑山,浩淼的青海湖,灵秀的三江源——青海,这是圣洁的高原,神秘的仙境。这里孕育了勤劳质朴的人民、积淀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流传着优美动人的神话。

从一个地区的神话切入,可以解析文化的密码。因为神话叙事及其神话形象寄托了当地先民及祖祖辈辈带有本源性的理想信仰,凝结了民族起源、生存历史、生活智慧及自然现象的标识与基因,在千万年的流传中,自然融入了民族与文化血脉交织的肌理中。

大型音画史诗《秘境青海》就是提炼了最能代表青海文化特质的昆仑神话,作为文化阐释的基点。“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昆仑山及其神话往往给人以无穷的遐想。而《秘境青海》的神话讲述,是从传统的神话中剥离出来,被重新发掘与书写的神话。她的叙述主线是以作为众神之首的“西王母”来贯穿与引领,带出水神、火神、山神、月神、树神等众神,又带出与之相关的人类生活,从创世之初到万物和谐与共、灵犀相同,生生不息。《秘境青海》没有局限于一个完整的线性剧情故事讲述,而是以一种开放时空的叙述,从亘古洪荒中着笔,以当下文化语境生发,对未来与远方作出深层的思索。她涉及了水、火、山、日、月、生死、爱恋、轮回,涉及了神与神,神与人,涉及了矛盾与和解。这些都是抽象、意念化的,带有哲理意味的命题,但在《秘境青海》中却运用了诗意化的表达,折射出人性的光芒,充满了慈悲、和谐与崇高的意蕴。

在这个神话中,着重塑造了“西王母”这位女神的形象,让她成为一个典型化的意象,使她成为了至善至美的化身。创世之初,是西王母孕育了人类。洪荒时期,水对人类与万物给予哺育,但又因其泛滥肆虐而带来灾祸,是西王母引导人类与大自然沟通、交流,达成默契。火神狂放不羁,是西王母以博爱和牺牲唤回火神的悔悟。西王母还化解了人类与山神的恩怨。她以仁慈抚慰垂死的老山鹰,告诉它生命轮回的奥秘。在西王母的召唤下,众神与人类、人类与万物和谐相处,各族人民亲如一家。西王母作为“神”,所显现的无疑是充满了“人性”的爱的光辉,她以智慧和仁慈照亮众神、万物,惠及黎民,带来天地间的和谐与生命的生生不息。因此,“西王母”的形象是一位被重新塑造了的“原型形象”,《秘境青海》是从当下的文化与生存视角来加以观照,赋予了她崭新的人文内涵。

在舞蹈语汇的运用上,虽然青海境内有藏、蒙古、撒拉、土、回等多个少数民族,但是,《秘境青海》没有运用“原生态”的舞蹈表现方式,而是借鉴与融合各民族民间舞蹈元素,以当代手法配合情境需要,加以合理演变与诠释。像第二幕中的藏族舞蹈,不是单纯地展现藏族民间舞蹈的原生态,而是以藏族舞蹈中典型的水袖的运用,一方面来展现藏族人民的生活情绪化状态,一方面结合剧情来表现、象征了水浪与水波。同样,在第五幕,山鹰矫健的律动中,自然融合进了蒙古族舞蹈的元素。在音乐上也同样如此,在汲取民族民间元素,以及宗教音乐旋律的同时,更多是从当下艺术手法予以融合改造。其它像藏戏的面具、鼓等道具也都自然贴切地运用在恰当的情境之中,而非刻意展现某个民族的文化特质与文化元素。在舞美设计上也非实景与“原画再现”,象征与写意的景致烘托起神秘的意境。特别在第二、第三幕中,新颖而巧妙地运用了背景镜墙,既象征晶莹的雪山,又勾勒出雪山湖畔倒影,使表演空间获得更进一步的“景深”与立体感,自然延伸了舞台空间,并营造出青海高原独特的风貌与诗化的意境。这样,叙述时空的开放与音乐、舞蹈、舞美设计等语汇的现代感、自然时尚化,都使作品突破了表达的局限性,从而在一个更为开放流畅的艺术表达层面,聚焦于内在理念与精神的传达,能够更多展现文化的多元与包容,也更具有大中华的象征意味。

9 7 3 1 2 4 8 :


分享到:
 

上一篇:《秘境青海》:和谐共存的欢呼歌唱

 下一篇:秘境奇葩:音画史诗《秘境青海》观后
  相关链接


© 2004-2015 中诗集团 ®中诗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