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诗报道 >>

现代汉语诗的又一次新的崛起

──喜读黄光曙诗集


作者:高 準  来源:中国诗歌网  责编:周占林  日期:08-08-03 21:24:54  点击:


  隐居深山的大陆诗人黄光曙与我通信已有三年多了。更早些时,他就寄过他的诗集《非法历史》与哲理诗散文集《诗路骊歌》给我。当时他还在珠海工作。我读了《诗路骊歌》后觉得非常有特色,写了一信给他说:“全书各篇都像字句精丽华美的一篇篇祈祷词,使人想起《圣经·旧约》中的《诗篇》与《雅歌》,及《新约》中的许多充满虔敬之情的使徒函札。我觉这书是充满着宗教精神的,它与大陆当代其它文学作品都极不相同,充满着一种欧洲中世纪的精神境界,可能可以视为中国当代唯心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作,所以极为独特。这在中国大陆以往几十年的情况下是不可想象的,就中国历代文学作品来看也几乎是仅有的了。”他看了非常高兴,不避“唯心主义”一词在大陆的可能忌讳,把它摘引印在他随后出版的诗集《劫后再生》的卷首寄来给我。这样,我对他这本《劫后再生》当然也更要看一看了。我发觉其中一首爱情长诗《爱芹呓札》和抒情组诗《午夜虹》还有一首较长的《文革挽歌》都十分精美动人。那首《爱芹呓札》尤其杰出,是新诗的爱情诗中罕见的佳作。全诗长达四十节六百行,以极谨严的形式与优美的音韵绵绵不绝的涌现着美丽的纯情与遐思,虽然读一遍要不少时间,却仍会令人一口气读下去。只可惜题目不够那么动人。我曾建议他将来另想一个题目,不知日后再版时是不是会另想一个呢?我就把我的书也陆续寄给他,他每读一本都写成洋洋万言的读后评介文。
  二○○六年十月,北京大学与首都师大联合举办“新世纪中国新诗国际学术研讨会”,邀我参加。我因故不能成行,就向该会主办单位推荐黄光曙代表我去,这时他已隐居湖北西部的深山中的家乡,特耗了两天车程前往北京,在会上他提出了对拙著《中国大陆新诗评析: 1916-1979》一书的评论文《诗心明月证流形》,甚获大会的好评。
    二○○七年五月底与六月初,位于上海金山张堰镇的南社后期主任姚石子故居经核实列为古迹修复为纪念馆开幕,并在金山办了“南社论坛”。姚石子先生是我外祖父,我对南社则也花了一些时间研究,所以我就也特邀出席。光曙知道了我有大陆之行,决定藉此到上海与我见见面,于是他也从老家来到上海,与我同往参加了该会。那纪念馆布置得很漂亮,虽然原有四排房子还只修复了两排。“论坛”则弄得很糟,完全不像个学术研讨会的样子,现就不多说了。与光曙相处这三天,我对他印象最深的是他除了开会时间外,在上海时可说是抓紧每一分钟赶赴各大书店,买了大量的书讬运回去,对上海其它各种五光十色的景象则是完全引不起兴趣,虽然上海他以前也并未来过。
  现在光曙要出版他的新编诗集《回望关山:诗三百首》,要我写几句话,我当然也义不容辞了。他这本集子以“诗三百首”作副题,但其实不止三百首,而有三百四十多首,全书分为十二卷。他在给我的信上简述了各卷的要旨。我不晓得他为什么不把它们写在自序里,但我想这作者自己的说明对读者来讲仍是重要的参考。那么,我现就把它们大致摘抄在下面:

  “卷一《月亮之歌》是在不同心境下对不同角度‘月亮’及其它物象的传统折射;
  卷二《乐魂》试图阐示诗性之爱的永恒性;
  卷三《风尘的骊歌》是一种诗人浪子情怀的此在;
  卷四《心灵的回归》是一系列关于爱的理解的短诗;
  卷五《蜜月手记》是一组不同风格的现代情 诗的‘小夜曲’式的展示;
  卷六《回望关山》象征了对既往之爱的无限眷怀;
  卷七《秋夜》是基于爱的理解的生活哲理的升华;
  卷八《嘈啦鸟》象征了物性世界的难以谐合的存在;
  卷九《灵魂的栖居》是对于灵魂生活的冥想;
  卷十《背叛天才》是诗性之我对于物性现实的反向运动;
  卷十一《方向》是较有现实情

9 7 3 1 2 3 4 8 :


分享到:
 

上一篇:《2008奥运诗选》首发式在京举行

 下一篇:蓝歌长篇叙事诗《圣火颂》出版发行
  相关链接
《中国新年百年千家诗》编纂项目在京启动       2015-12-14
“交通银行杯”海上丝路诗歌大奖赛暨首届中国文人书画     本站  2015-12-13
首届上海诗歌艺术节走进美术馆       2015-12-12
中国诗坛四公子上海工作室挂牌       2015-12-08
两岸诗人校园“讲诗” 鼓励年轻人多读好诗感悟生活       2015-12-08


© 2004-2015 中诗集团 ®中诗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