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诗报道 >>

大灾面前诗人的社会担当

诗集《以诗人的名义——八位诗人志愿者的七天八夜》研讨会举行


作者:本版文字、图片本报记者黎旭升  来源:中山日报 2008-07-05 B2  责编:张 环  日期:08-07-05 17:48:35  点击:


诗歌拷问灾难带来启示  温远辉(省作协副秘书长):
   
这次去灾区的 8位诗人用诗人的敏感在废墟和瓦砾上写诗,这本身就是中国诗歌的收获。
   
我觉得这是两个方面的力量,一是传媒的力量,二是文学艺术的力量,而影响最大的却是诗歌,铺天盖地,汹涌而至。诗人是民族和人类的喉咙,诗人是敏感的触觉。诗集中那些现场感非常强烈的诗歌,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王明韵的《上课》,龙威的《妈妈,你别哭坏了身体》等作品通过置换的方式来写诗,让人倍感亲切。诗歌不仅仅是记录和思考,当然还有拷问,对于灾难的启示,对于灾难给我们的警醒,通过拷问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真正写出老百姓心里的想法。

记者手记
社会担当精神促文化名城建设
    5 月21 ,中山诗人龙威、马丁林和来自全国其它地方的6
位诗人奔赴四川灾区一线开展为期 8天的实地采访创作活动。这是作为基层的我市文化人首次参与到全国性的大事件中去,它的标本意义凸显着我市在文化名城建设中的宽广胸怀和辽阔视野。
   
从某种意义上说,龙威和马丁林是中山文化人的代表,在这次灾难面前,中山文化人有的在地震一线,有的在后方,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展现了中山文化人在这次灾难面前的文化自觉。
   
这是一次文化现象,在国难面前,当全国迅速组织诗人到灾区体验采访的时候,我们中山的诗人没有缺席,我们中山的文化人没有缺席。作为文化人,他们是敏感的,他们的神经和灾区和祖国紧紧地牵在了一起。当四川发生灾难的时候,当祖国需要他们出征的时候,他们踊跃地站了出来,担当起属于文化人自己的社会责任。我市在建设文化名城进程中,就要大力提倡这种文化人的担当精神,提倡文化人的自觉的责任意识。
   
建设文化名城,除了硬件建设之外,软件建设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投入是解决硬件的充分必要条件,可是文化软件建设还需要文化知觉,文化自觉以及文化担当精神的支撑。这次灾难面前,我市的文化人都表现得非常踊跃,画家、书法家的作品义卖,设计人员的海报展览等等都是对这次重大事件的积极主动参与。
   
文化名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欣喜地看到两位诗人的 步伐 ,这次出征意义深远。作为抗战后我国诗人群体意识回归的首次大事件中,我们中山就有两位诗人参与了。无论是战斗在一线的诗人,还是在后方积极创作的诗人,这些都表明中山诗人方阵日臻成熟,他们正在走向全省,走向全国。在未来的文化名城建设中,我们要推崇我市的文化人参与全国文化大事件,争取做全国文化事件的建设者之一,担当起属于我们自己的责任,也担当起属于我们国家的责任。这样,我们的文化影响力必将在 中山 的标签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诗人敢担当前线写大爱
活动评价   诗歌服务着前进中的人民
      ◎顾作义(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
   
这次四川地震发生后,广东的文化艺术界表现得很好,尤其是出版界和诗人们的表现更加突出。诗歌服务着前进中的中国人民。
   
我觉得这次活动主要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社会担当源于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这是发自内心的真情。二是社会担当就是要弘扬真善美,不断发现和歌颂。三是作为诗人,在国家和民族危难的关头要用生命和灵魂写作。希望我省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向灾区人民学习,到灾区去,写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四个唯一三个尝试三种感想     丘树宏(诗人,中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我们这次活动倾注了各方面的爱心,取得了重要成果,主要体现在 四个唯一 三个尝试 三种感想
    “
四个唯一 是唯一的中央团体和地方志愿者队伍的合作;唯一的诗人志愿者群体;唯一的现场集体创作;唯一的三方联编的诗集。
    “
三个尝试 是一次国家文学组织与基层文学组织的联动尝试;是一次 庙堂诗人 草根诗人 的合作尝试;是一次中央、省、市三级联合出版诗集的尝试。
   
联合 三种感想 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诗歌活动;是诗人群体的社会角色和觉醒的自觉担当;是诗人队伍在官方和半官方的组织之外为生命说话。我们既要更加珍惜生命,也要尊重自然,只有依附在大自然旁边,人类才能生存得更好。
   
这是目前全国抗震救灾诗集中内容最为厚重,设计装帧最为精美的一本。以此为契机增强诗人社会责任感 吴赤峰(省作协党组副书记)
   
在这次大地震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诗歌和诗人,最为突出的是民间的诗歌。面对大灾难,心中的情感需要流淌,因此苦难成了诗歌,呐喊成了诗歌,忧思也成了诗歌。历史在不断地延伸和重建着诗歌,灾难让人痛苦,也锤炼了人的意志。
   
这次由评论家、诗人们共同参与的座谈会,充分肯定了当代诗人的社会责任感,肯定了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在反映时代精神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意义。
   
我们要以这次为契机,进一步弘扬诗歌的时代精神。

钦佩诗人们的行动   刘福和(四川省驻广州办事处副主任)
   
首先感谢诗人们深入灾区采访写作,对灾区人民来说,这是莫大的鼓舞,我代表灾区人民感谢大家。同时,我很钦佩诗人们以战士的姿态在第一线参与抗震救灾的战斗,又以诗人的良知感受众志成城的雄风,你们的诗歌是灾区人民自强不息和全国人民踊跃支援的真实写照。
9 7 3 1 2 4 8 :


分享到:
 

上一篇: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海田长诗《血脉》

 下一篇:王贵明:鳐 鱼
  相关链接


© 2004-2015 中诗集团 ®中诗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