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诗报道 >>

从2008年中国文学事件中感受文学的力量


作者:段菁菁  来源:新华网  责编:周占林  日期:08-12-22 17:24:24  点击:


敬泽很肯定地说麦家获奖有两层突破性意义:“一是作家的层次与过去有所不同。从上世纪90年代出道的新生代作家麦家开始,文学创作力量将会有越来越多新的血液加入,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二是在审美视域上的拓展。麦家的小说代表了一种独特的文学风貌,这也会促进未来文坛的创作面貌向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麦家在专业文学评论领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也拥有非常广大的读者群,李敬泽说这两者能如此完美结合实属不易。

    知名作家陆天明则说,这次麦家的《暗算》能够当选,也是茅盾文学奖与时俱进的表现,这无疑会促进未来文坛的创作面貌向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这是新生代作家的突围,更是传统文学的突破。

    作协主席集体亮相:传统文学与网络的“亲密接触”

    除了评奖的突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另一明显特征是入围作品被全部放在网上进行了一次集体展示。无独有偶,2008年,在网络集体亮相的还有来自全国部分省份的作协主席、副主席们。9月,由起点中文网站发起的“全国30省作协主席小说竞赛”活动,作协主席们放下身段试水网络,这场传统文学与网络的“亲密接触”,俨然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

    截至目前,河南作协副主席郑彦英的《爸爸从呼吸到呻吟》和湖南作协副主席王开林的《桃木匕首》总点击量已近50万大关,其他作品总点击量也超过6位数。尽管如此,由于多年的传统写作观念与网络文学正发生猛烈的碰撞,主席们普遍还是对首次的触网经历有些不适应。他们觉得纯正的网络小说“一日万字”的写法过于浮躁,而网友们则抱怨他们速度太慢。但不管怎样,主席们的参与足见网络对文学影响之深入人心。

    北京文化评论家解玺璋说:“网络文学不能像传统文学那样,拥有精妙的构思和细致的文字,而传统作家有着深厚的写作功底,把他们的作品拿到网上发表,对网民的阅读有好处。”解玺璋还认为,很多年轻人不知道这些传统作家的名字,现在他们在网上连载作品,影响将会是双向的。

    张颐武认为,这类竞赛“为传统作家焕发第二度青春提供了机会和平台”。他说:“目前传统作家面临出版瓶颈。传统文学变得越来越小众,畅销作家仅有余华、刘震云等十多位,而这十多位一线作家,已经让小众阅读饱和。大批传统作家的作品找不到出版机会,他们曾经是名声很高的作家,但市场将他们漏掉了。网络发表作品,在将来是非畅销传统作家的一条出路。”但是他提醒,让文学全面按照市场规律来运作也是不可为的,文学毕竟是理想与精神的化身,必须要坚守自己的品格,它可以向市场表现出开放的姿态,而不能变为被市场所用的工具。

9 7 3 1 2 4 8 :


分享到:
 

上一篇:三棵树启动企业之歌征集活动

 下一篇:“改革开放颂”全国诗歌大赛颁奖会在京举行
  相关链接
《中国新年百年千家诗》编纂项目在京启动       2015-12-14
“交通银行杯”海上丝路诗歌大奖赛暨首届中国文人书画     本站  2015-12-13
首届上海诗歌艺术节走进美术馆       2015-12-12
中国诗坛四公子上海工作室挂牌       2015-12-08
两岸诗人校园“讲诗” 鼓励年轻人多读好诗感悟生活       2015-12-08


© 2004-2015 中诗集团 ®中诗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