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诗意青海:重返与超越 |
——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活动纪实 |
|
作者: 来源: 责编:周占林 日期:07-08-28 09:47:53 点击: |
|
届青海湖诗歌节活动图片
 8月10日早晨,参加诗歌节的诗人们欢聚在青海宾馆大厅。
 吉狄马加率先走向诗歌节开幕式会场。
 来自世界各地的诗人在交谈中走向开幕式会场。
 青海卫视记者见缝插针采访诗人。
 强卫、金柄华、宋秀岩、曲青山、邓友梅、沈何、郑愁予、屠岸、格桑多杰等与中外200多位诗人参加了开幕式。
 有关领导为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开幕式剪彩。
 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高峰论坛上。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张同吾主持,北塔翻译。
 会间休息,抓紧时间留个影。
 来!咱们河南诗人留个影。左起:高旭旺、陆健、王怀让、马新朝、周占林。
 斯洛伐克著名汉学家马利安·高利克在动情地演讲。
 论坛休息期间,中外诗人在青海会议中心的休息厅继续交流。
 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招待会上,吉狄马加致辞。
 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招待会上,当地艺术家的精彩表演。
 主办方领导向与会诗人敬酒。
 《诗潮》主编李秀珊(左)向青海省省长宋秀岩敬酒。
 雁西(左)与格桑多杰(右):咱哥俩也来一杯。
 在贵德玉皇阁前,藏族朋友向诗人敬献哈达。
 张同吾深情地接过青稞酒一饮而尽。
 难却深情。
 雕梁画栋、斗拱飞檐让诗人们目瞪口呆。
 咱们比一比,谁先登上玉皇阁顶。
 把蓝天白云美景留下来。
 高瑛大姐,瞧瞧咱的摄影技术。
 歇一会儿吧,这儿毕竟是高原。
 黄河奇石苑中,咱也留下一幅墨宝。
 讲解员对黄河奇石的讲解,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诗人。
 韩作荣(左)与查干(右):把后面的奇石和果树一块照下来。
 瞧,这里还有诗苑。
 丰硕的果树让马新潮毫不犹豫地下手了。
 累了,抽支烟休息一下。
 民族风情园前,抓紧时间,把这个美景拍下来。
 纯净与虔诚。
 李小雨按捺不住,加入藏族朋友的表演之中。
 一对藏族姊妹花成了诗人们最好的留影。
 长长的通道才能抵达的家。
 来到我家皆是客,喝酒之后才能进。
 瞧,我们这一家。
 品尝民族风味,感悟另种生活。
 翻过近四千米海拔的拉脊山,咱休息一会儿。
 互助民族风情园前的异域风情让外国诗人进入一种忘我状态。
 抓紧拍下来,回国后给家人朋友看。
 王小妮(中):这里真好!
 看咱的架势,绝对是一流地标准。
 历史仍然在这里转动。
 这里真美,咱们是不是下届诗歌节还来?
 舒婷成了记者追逐的热门焦点。
 忙碌的媒体记者成了风情园中的别致风景。
 何塞·曼努埃尔·布里塞尼奥·格雷罗在记者面前,充分表现出一个思想家的姿态。
 瞧,把他们乐成什么样。
 民族歌舞表演前,抓紧时间向吉狄马加和高瑛介绍一下互助情况。
 舒婷(右),王小妮(左):咱姐俩也聊一会儿。
 土族少女表演民族舞。
 最入戏的外国小朋友。
 观看土族少男少女表演。
 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采访的机会。
 诗人们忘我地加入到篝火晚会的行列中。
 年龄的差距在这里皆不存在。
 让我们对吹一瓶。
 青海湖旁,张同吾(左)、王明韵(右):咱先把《诗歌宣言》读一遍。
 比诗人更接近太阳的摄像师。
 青海湖诗歌宣言签名活动会场。
 雪山、草地、圣湖见证历史上这个难忘的时刻。
 烈日下,媒体记者们个个寻找自己的最佳角度。
 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组委会主任吉狄马加主持签名仪式并宣读了《青海湖诗歌宣言》。
 签下一个名字,便是签下一份承诺。
 把圣湖和青海人民的热情带走。 | |
|
|
|
|
|
| |
相关链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