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年前,就曾听桑恒昌先生提起,有一位文静、清纯的山东籍女诗人,追求缪斯经年,虽旅居海外,仍痴迷诗歌,为诗的热情不减,每有新作总要虔诚地请其指点。那时,便知道邹明珠的名字,并从恒昌先生的言语中,感觉到他对女诗人才情的欣赏和赞许。
我一向认为,热爱诗歌的人,很大程度上都是一些古典的或现代的智者。每当透过历史的帷幕,于数千年时间的深处,便依稀可见许多美妙的诗句,如一支支烛光,照耀着人类的步伐,抚慰着一代代人的心灵。而手执烛灯的诗人,恰似一个个布道者,秉承荧荧烛光,照亮着人类的天空……如今,读到邹明珠的诗集《难忘情怀那杯酒》(山东文艺出版社),我既感动于她的虔诚,为她的创作成绩而惊喜,也为她追随缪斯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欣慰。这是她迈上诗途的一个台阶,又是她捧给新时代的一束烛光。
翻开《难忘情怀这杯酒》,扑面而来的一行行诗句,浸透着诗人对于人生的热爱,对于生活的感恩。在她的眼里,人生就是一杯酒,而“过程/就是最美的华章/美好的会永远美好下去/余下的 可以封进坛里/重酿”。其实人生又怎可能重来,诗人之所以“难忘”,只因太重“情怀”,以至“心事”沉于心底而不时重温。诗人是纯情而坦诚的,故此她珍视一切真实的痕迹,即使人在旅途“彳亍/趔趄/彷徨”,即使遭遇《爱情》那“一刀一刀切我”——所有的心事都因真挚的爱而唤起感情的冲动,令诗人像“一个热恋中的女孩/总以为自己轻盈得/足可以在上面/溜完终生”(《爱情陷阱》)。字里行间,无不映照出诗人的心灵轨迹,如泣如诉,娓娓动人,表现了人世间情感的丰富和多彩。而诗人“以生活给予的相反经验,去探究以往的感受,清新过去的经历,使未来站到一个真正属于美好人性的更高的点上”。这是诗人固然葆有的热情。如果说诗歌较之于其它文学样式更青睐于倾诉,那么邹明珠这些柔情似水的爱情诗,对其心灵的塑造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在人的情感经验和心灵历程中,爱情是永恒的向往,但又往往成为一种遗憾和回忆,使人生更加丰富、曲折。在邹明珠的世界里,那些早已注定的往事,如一幅幅真实生动的情感场景,在心中激荡、萦绕、调动,最终以艺术的手段,将感情推向诗的境界。这种人生经验的诗意转化,就是一个诗人的价值体现。可以说,邹明珠对于人性的领悟是内省的、透彻的,所以她才能在物欲的世界中,领悟生命的禅机与诗意:“是的 我的眼泪是咸的/我是咸水结晶后砌成的块垒/就请给我加温吧/沸腾后/落下来定是/一掬晶亮的雪”(《雪的来历》)。她知道“时间/永远存在着 /却又好像/从来不曾存在过/像我心上的你”(《等你不来》),“伸手即可触摸/却永远也无法走近”(《持》)——当时间的足迹渐行渐远,当如烟的往事在岁月的轮辙中渐渐消失,回眸之间,一种裸露的美丽,昭示着一个漂泊的人生记忆,走过的那条心路,原来那样崎岖而又庆幸:“别过头去/惊见那条鱼逆着潮流匍匐而来/珍珠涌落/映亮了我一脸的悲喜/花瓣洒落/塞实了我们的无间//我已然不在意/斜边上的崎岖与繁华”。面对自己的情感,诗人是坦诚的,因而她的诗,也如她的人一般纯静、清澈,一览无余:我决意在你必经的路上/以头颅撞响群山/振醒你千年大寐(《持》)。邹明珠的感情是丰富而细腻的,她站在这样一个坚实的起点上,所以能够诗意地返回生活的深处,并以自己纯洁、真实的声音,抒发人生感悟,成为一名精神的歌手。面对人生,需要勇气;面对感情,需要真情;面对未来,需要执著——这是一些古典的情愫,它在诗人的灵魂深处沉淀、过滤,最终由饱蘸柔情之笔,迸发而出,如短笛横吹,似古筝悠扬,风格婉约、沉郁、内蕴,表现了诗的恒久魅力。当然,邹明珠的诗歌创作,在视野的开阔和题材的拓展方面,在增强诗质内含的张力以及如何汲取各种优秀的现代表现手法上,当有更高的追求,因为,诗人的一生永远在突破别人和自己中渐臻完美。
人类历史是漫长、曲折而又艰辛的,充满了激越与奋争,充满了希望和执著,同时也包含着迷茫与困惑……作为个体的人,很大程度上只能被动地随着人群的方向,如一滴水随着江河流动……这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宿命,因为无论生活在哪个时代,人们都将面对迷茫与困惑。想想我们生存的地球,在整个宇宙中也不过小小一弹丸,而人类在地球上的亿万生命中乃如过隙之驹,当具体到每一个体的生命时,活在世上的时间,几十年或者一百年又何其短暂,乃如一阵青烟升空,乃似一滴雨点入土……孔子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人们从降生到世上,就不得不为生活而忙于奔波,虽然短暂的一生,却可谓马不停蹄,只争朝夕。人们走在追求物质的道路上,却又在“不为物役”的挣扎中,寻找着伊甸园。于是,茫茫人群之中,便有了邹明珠般热爱诗歌的人,虔诚地走在追求缪斯的路上,如李白当年“一生走在路上”——这个世界也因之充满了诗意。
我坚信,无论生活在哪个时代,诗人永远都不可能完全融进世俗的尘埃之中,如孤鹤伫立于人生湖泽,任寂寞而炽热的时光越过头顶,一如既往地将自己纯真而敏感的诗心,放牧于人世间:“我的天空碎了/夕阳是它的洞/……/谢谢你 这农夫点起的火把/照亮了我的黑暗/且把我的信仰/从泥泞中捡起再次树起”(《我的高粱》)——这就是诗人朴素而真实的身影,她穿过灯红酒绿,固守着精神的一隅,在心灵的世界里营造着美好。这是一幅多么凄美的图画,那仿似无望的执着,就是诗人缀染的历史烛光,而能于短暂匆匆的人生之旅中,秉持历史烛光的人,乃是灵魂有福的人。
邹明珠正是这样一个有福分的诗人,她选择诗歌,便选择了一种人生状态,也就选择了一种人生境界。无论走在天涯海角,即便漂在异国他乡,她捧着的《难忘情怀那杯酒》,犹如秉持着一支诗的烛光,于时间的深处,为人生增添了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