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域名:www.yzs.com
中诗网
  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诗人世界 >> 诗人世界 >>

谁是中国最有名的诗人


作者:王海龙  来源:新华网  责编:周占林  日期:08-11-25 13:21:08  点击:


bsp; 于是,在陆游研究的历史上,一直就存在着一种不太正常的倾向:从陆游活着的时代到当代,似乎一直存在着一种逆流即抹煞陆游的爱国主义精神或嘲讽其爱国激情的论调。这种阴风从南宋刮起,流播到清朝编《四库全书》的馆臣为一高峰,而到了当代某些学者再啣其牙慧掀起此论而致近千年如硫磺暗火,播弄不息。因之,颇为值得一论和拨乱反正。

    这些问题使得好多关心那个时代和读陆游的人感到困惑,带着这些问题,我欣喜地读到了邱鸣皋先生的《陆游评传》,终于找到了答案。
邱著《陆游评传》是"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的一种。不同于过去把着眼点仅放到诗词上的文学评论,这部著作深刻考据和爬梳了有宋一代的全部历史、政治、社会和传统,构建了一个立体的宏观坐标系而把陆游放到了系统的对其文、史、哲、宗教、理学思想等全方位的宏观研究当中以期系统地解决这个问题。

    在《陆游评传》中,邱鸣皋全面地剖析了陆游爱国思想的形成、发展、完善和发出耀眼光芒的全部过程,系统地考索了陆游时代的全部史实;同时作者大量研读和掌握了前人关于这个课题研究的全部成果,并给予了沙里披金般的条分缕析,使这部著作成为了迄今为止这类专题史方面的一部全新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通读《陆游评传》可以看出它有以下突出的特点。首先,作者开宗明义地廓清了思想家和诗人的定义。不仅把陆游的诗作当作其时代的诗史,还以令人信服的辨析确立了陆游思想家的地位。其次,邱著《陆游评传》的另一贡献在于它拨开历史的雾幛,阐明了宋金战争和宋时内部投降派和主战派斗争的性质问题。把战争与和平和文明的毁灭与进步这一对悖论放到了历史主义的高度去阐释,界定了爱国主义光照千秋的新含义。邱著不仅尽脱前人窠臼,而且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多有突破,把对思想家陆游的研究推向了一个空前的高峰。第三,邱著《陆游评传》除了为陆游立传、述评,更在辨非析疑。它以其坚实的证据及理论剖析厘清了史料和前人诸说,并纠正了前人和时人之谬,把陆游研究推向了一个前无古人的新起点。第四,《陆游评传》对陆游的全方位的立体研究以其知人论世跟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思辨在方法论上起到了深刻的示范作用。第五,《陆游评传》对材料的剪裁立论和谋篇布局极为精当,其文笔警拔淬炼,表述清通优雅。是一部近年来笔者读到的移人至深的学术著作。

    通读了邱鸣皋先生的著作,使我深深感叹,跟陆游相比,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是多么地幸福!

    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应该珍惜和感到今日的幸福。但幸福不应是生来得享或我们自该命中注定的。读邱著《陆游评传》特别是其中陈述的史实常常使我觳觫,为那多灾多难时代人民生命的艰难,为我们的诗人那么卑微的一点小小的愿望 - 只是希望祖国不受外来侵略者蹂躏、只是希望收复被侵略者霸占的国土就要横遭那么多的灾难!

    回想南宋,虽已历时千年,当年战士的呼喊消逝了,时人的痛苦、悲怆甚至仇恨都模糊了,岁月冲淡了志士的血痕;唯有陆游的诗篇流传着。它不朽地活着,顽强地申诉,告诉我们中原曾经有过这么残酷的血与火、野蛮与蹂躏、肉搏与厮杀;有过期冀、有过哭喊、有过因南盼王师而望穿的泪眼和不瞑的双睛。

    想到这,不由使我慨叹,黄钟废弃、瓦釜雷鸣,奸佞当道、爱国者蒙冤甚至惨遭诋毁赴难是我们民族另一种形式的国粹;但尽管如此,历代高风亮节以身许国的志士仁人不绝于史。读邱鸣皋书,使我感到快意和快慰:近一千年后,陆游得遇邱鸣皋,是他的幸运。我也感谢邱鸣皋,是他那如椽史笔,拨开了历

9 7 3 1 2 3 4 8 :

上一篇:李瑛之女李小雨:用诗歌照亮生活

 下一篇:轻轻的,他又来了……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4-2012 中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