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国诗人 >> 丘树宏 >>

“缪斯”孙逸仙

大型交响音诗《孙中山》创作追记


作者:丘树宏  来源:中诗网  责编:周占林  日期:13-07-29 08:44:11  点击:


290多名演员时,不断竖起大拇指连声夸赞,说心灵激起了强烈共鸣,总想上台与演员一起歌唱。中国国民党原副主席林澄枝连连说演出太精彩了,并邀请前往台湾去演出,一定很轰动。
  受邀前来出席活动的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王宪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孙中山》的创作和演出都很成功,她用音乐这种艺术形式再现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思想、精神、人格和文化,是成功塑造孙中山音乐形象的经典之作。
  正如有的评论者指出的,大型交响音诗《孙中山》艺术上的成功之处很多。首先,音乐旋律优美,配器色彩丰富,具有岭南风格,还通俗易懂;其次,文学语言精练,突出主题思想,准确地表达了伟人的个性特征和精神实质;第三,歌唱家们的演唱声情并茂,有效地传达了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成功地完成了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是音乐作品二度创作成功典范。还有评论家指出,对于《孙中山》这种题材,做得太“政治”了容易空洞、呆板,做得太“艺术”了则容易小众、难懂,但《孙中山》,不管是歌词,还是曲子,都避免了这两个不足,两者结合得非常贴切、协调,做得很智慧、很巧妙、很成功。这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探索,为此类题材的创作提供了一个范本。
  就这样,大型多媒体交响音诗《孙中山》第一次以音乐形象的方式向世人展示出了一个崭新的孙中山,填补了孙中山文艺题材的空白。诗、歌、乐,画,既各成体系而释放出各自的魅力,又天衣无缝地四位合成一体形成一个崭新而完整的生命体。每一次演出,在近二百名艺术家的成功演绎下,孙中山的音乐形象栩栩如生,光彩而鲜明。更为可贵的是,她通过不同的时空,让每一个观众、听众,通过其视觉和听觉,各自完成了对孙中山的了解和理解,从而融合升华为属于自己心灵的孙中山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是诗、歌、乐、画,加上观众和听众这个最重要的受众主体,是这个“五位一体”,共同完成了“缪斯”孙逸仙的完美塑造。
  当然,我清醒地知道,相对于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以及孙中山文化的伟大意义,《孙中山》还有不少缺点和不足,还需要不断修改、打磨。特别是,如何通过各种方式进一步挖掘、继承、弘扬和利用好孙中山文化,任重道远,我们仍需好好努力。
                                        2013年7月28日
  

9 7 3 1 2 3 4 8 :


分享到:
 

上一篇:岭南第一香

 下一篇:张况:“张狂”的真文人
  相关链接
咸水淡水咸淡水(6首)     丘树宏  2016-03-23
丘树宏:《梦里故乡》     丘树宏  2016-03-16
丘树宏:广东人文富矿呼唤集体抒写     丘树宏  2016-02-03
丘树宏:按情势要重新定义山水田园诗内涵和外延     丘树宏  2015-12-05
你是献给天堂的幸福山歌     丘树宏  2015-11-26


(C)2004-2016 中诗集团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