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国诗人 >> 丘树宏 >>

丘树宏:诗心永远为祖国跳动

——《共和国之恋》创作手记


作者:丘树宏  来源:中国诗歌网  责编:周占林  日期:09-08-31 20:37:00  点击:


伸到“新三届”的晨曦,再过渡到“春天的故事”而进入后30年。后30年,共和国确实是沧海桑田、翻天覆地,成就巨大、可歌可泣,在大唱颂歌的同时,也在第十一章中用一定的篇幅叙述了长江洪涝、“非典”灾害、汶川地震的旷世灾难,但与前30年的情况的根本区别是,前者主要是人这个“主体”对社会这个“客体”的“人祸”,而后者主要自然对社会的“天灾”,因此我对于前者,用的是痛心疾首的鞭挞,对后者则是对国家、民族和人民这个“主体”行为的感天动地的褒叹。
  与风、雅这两种体裁不同,颂诗叙述什么、描写什么、歌颂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旗帜鲜明,绝不含糊。这就在艺术手法、谴词造句上,首先要让人读得懂,看得明白,知道作者的价值取向,玩不得雾里看花、弯弯绕、捉迷藏、猜谜语,更不能把诗歌写成天书。当然,颂诗也要反映感知感受,追求意境意象,讲究妙句华章,但这些都要以让人读得懂、看得明白、知道作者的价值取向为前提和目的。因此,我的颂诗写作,原则上都是坚持中国诗歌的传统,坚持那些传统的艺术手法和基本元素,比如工整、对仗,比喻、起兴,押韵、意象,环复、回应,等等。当然,这些都是相对而言的,并不可能要求得象格律诗那样非常绝对。我特别主张的一点是,不管是颂诗,还是史诗,即使再长,也要基本做到既能够阅读,也能够吟咏和朗诵,千万不要采取将散文或散文诗分行排列,就称之为诗歌的办法,颂诗必须坚决排斥这种现象。
  写诗30年,各种体裁和题材都尝试过,并且数量不小,有爱情诗、哲理诗、旅游诗,也写过朦胧诗,甚至是所谓的先锋诗,所出版的6部个人诗集中,基本上都有以上风格或体裁的作品。30年来,冥冥之中好象与所谓的政治抒情诗,即本文所说的颂诗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这类诗歌,最早的有1978年写的《生命的觉醒》,那是带朦胧诗味道的颂诗,后来又有《我在春天的宴席上做客》,这已经是典型的颂诗了,正式在省一级报刊发表的,是1980年10月在《羊城晚报》所发表的《北风吹过》。在珠海工作生活后,由于角色的转换,颂诗写作便成了我诗歌创作的一个特点,虽然我还不断地写其他各类的诗歌。近几年来,诗歌界干脆封了个“时代歌者”的头衔给我,也不管我愿意不愿意,社会是否承认,是不是准确。但就写颂诗来说,确实是我自己的一种文化自觉,一种创作追求,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心灵使命,说到底是我的宿命。追根溯源,这确实是与一个人的成长和命运紧密相关的。少年和青年时期,因为家庭出身的原因,我经受了虽然学习成绩最优秀却不能招工、当兵、提干、推荐上大学,虽然同样是强劳力,却不能与其他人同工同酬的不平等待遇。改革开放后,我和我的家庭都能够让身心充分释放,平等地沐浴普天同照的温暖阳光。我想,个人的际遇,原来是那样地与祖国的命运不可分割!我们都是儿女,祖国就是母亲,我们的脐带,那根看不见的脐带,是永远和祖国母亲血肉相连的。我们是一个一个的生命体,祖国同样是人格化的生命体。既然是生命体,就既会有成就,也会有过错。不管是美是丑,是对是错,是好是坏,作为母亲,作为儿女,都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苦难时,我们只能与母亲一起煎熬、一起坚持、一起抗争;快乐的时光,我们要与母亲一起欢笑、一起憧憬、一起奋进。我们爱母亲,就要爱她的一切,爱她的美丽,赞颂她的成就;也要包容她的缺点,当然可以也应该爱着她而鞭挞她、改进她。从泱泱时空看,某些阶段性的过错真是既可恨又可笑,我们赞颂母亲的时候既不要对她的过错忽略不计,又不要纠缠不休,更不能老是停留在个体的仇恨里。60年,我们的共和国已经改变很大很大,尤其是近30年,我们的共和国在世界
9 7 3 1 2 3 4 4 8 :


分享到:
 

上一篇:共和国之恋——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

 下一篇:“共和国”新诗歌形象的成功塑造
  相关链接
咸水淡水咸淡水(6首)     丘树宏  2016-03-23
丘树宏:《梦里故乡》     丘树宏  2016-03-16
丘树宏:广东人文富矿呼唤集体抒写     丘树宏  2016-02-03
丘树宏:按情势要重新定义山水田园诗内涵和外延     丘树宏  2015-12-05
你是献给天堂的幸福山歌     丘树宏  2015-11-26


(C)2004-2016 中诗集团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