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老帅啊, 竟然斗不过小小的“四人帮”! 换来的是打入冷宫身陷囹圄, 英年早逝奇冤大难雨雪风霜。 共和国领袖钦定的接班人, 在异域的温都尔汗坠机灭亡。 熊熊的大火烧焦了弥天的罪恶, 却没有烧掉阴谋家恶毒的手脚, 没有烧掉共和国领袖荒诞的梦想。 批林批孔批周公, 反击右倾翻案风, 一张张伸得长长的黑手, 掐灭了刚刚出现的曙光。 多少人为共和国的动乱黯然神伤, 多少人为共和国的前途饱含悲壮。 啊,我们英勇无畏的张志新, 像戈壁滩顽强的小草一样, 虽然被罪恶割断了喉管, 她美丽的心灵啊, 却一直在为正义放声歌唱。 看啊,1976年4月5日, 一个个青年向你走来了, 一支支鲜花向你走来了, 一杆杆旗帜向你走来了! 他们嘹亮的歌声, 砸碎了个人崇拜的神坛, 带来了春天的雨露阳光; 他们美丽的鲜血, 唤醒了寒冷僵化的大地, 浇开了共和国冰冻的土壤; 他们青春的生命啊, 温暖了千万个受伤的心灵, 抚慰了旷日持久的 共和国之殇。 第五章 老三届,新三届 期待着十年寒窗一举成名, 期待着金榜题名龙门鲤跃,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啊, 却一年又一年葬送了 千万人魂牵梦萦的莘莘学业。 1966、1967、1968 , 就这样历史性地成了 空前绝后的“老三届”。 读书无用论, 教育要革命, 让共和国的所有学校 陷入了斗批改的浩劫; 砸烂旧学校, 停课闹革命, 让共和国的多少青年 陷入了打砸抢的狂热。 红卫兵,臭老九, 共和国的大地, 游荡着多少被扭曲的灵魂; 破四旧,立四新, 共和国的祭台, 洒满了多少青少年的热血。 滚一身泥巴, 炼一颗红心, 上山下乡的狂潮, 让千千万万的知识青年, 在畸形的就业中集体失业—— 面对着苍茫的广阔天地, 多少人如饥似渴盼深造, 多少人魂牵梦萦挎书箧。 老子英雄儿好汉, 老子反动儿混蛋。 工农兵学员的变态制度, 让辉煌的知识殿堂顷刻瓦解; 白卷英雄的横行霸道, 反潮流的政治闹剧, 成了中华道德传统的可笑嘲谑。 十年,整整十年啊! 当枫叶红了的时候, 我们开始告别漫长的黑夜; 当严冬消逝的时候, 我们开始迎来了春的祝捷—— 我们将永远记得那一天, 有一个还心有余悸的教授, 提出了恢复高考的大胆建议, 出于对年轻人前途深深的关切; 我们更永远牢记那一天, 有一个73 岁高龄的老人, 敲定了恢复高考的伟大决策, 出于对共和国前途的高度负责。 我们还清楚地记得那一天, 一个“出口转内销”的消息, 春雷般传遍城市乡村大巷小街。 不问出身,自愿报名, 婚否不限,缴费五角, 统一考试,择优录取。 人性和理性终于回归了社会, 狂热和动乱终于与昨天告别。 1977,1978,1979, 新三届的身影, 就这样一同走进知识的大原野; 你18,我20,他30, 新三届的学人, 就这样准备为共和国重整韬略。 多少人一肩挑着家庭一肩挑着学业, 多少人如饥似渴夜以继日披星戴月; 共和国的大学校, 一时多少英杰! 这是饱尝忧患的一代啊, 曲折坎坷的磨难, 让我们意志坚如铁; 这是奋发图强的一代啊, 振兴中华的追求, 翻开了共和国崭新的一页; 这是承上启下的一代啊—— 我们深沉,我们睿智, 我们冷静,我们热烈; 我们自尊,我们宽容, 我们自信,我们坚决。 来吧,老三届,新三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