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聪明而睿智的中国人, 竟让那个小小的银球, 变成了一个充满神力的魔球, 上演了一场出神入化的“乒乓外交”, 促成了两个大国重新肩并肩手拉手; 小银球,大外交, 一个小小的银球, 轰然地推动了 大大的地球。 一个美妙的外交神话, 就这样永留青史, 功成名就。 1971年,10月25日, 美利坚共和国,纽约, 全世界都睁大了眼睛, 凝视着那座高高的大楼。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马立克主席重重的一锤, 敲打得宇宙震动, 敲打得地球颤抖。 就是这一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 庄严地融进了四大洋五大洲; 共和国代表团长的仰天大笑, 笑出了中国人民的扬眉吐气, 笑出了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 第四章 国之殇 当夺取政权的枪声已经远去, 当执政的重任落在两个肩膀, 革命的角色就已经转化, 建设的号角就已经吹响。 我们的头脑曾经十分清醒, 我们的心中曾经十分亮堂。 共和国的队伍, 曾经那样的肝胆相照同晋共襄; 共和国的经济, 曾经那样的一日千里业绩辉煌; 共和国的文化, 曾经那样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然而,什么时候, 我们的思想, 却慢慢地改变了立场, 共和国前行的脚步, 慢慢地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意识形态的残酷斗争, 压倒了国计和民生, 代替了建设和食粮; 男女老少,兄弟同志, 变成了你争我斗的敌人, 你我间对起了真刀真枪。 6万多名右派的历史错案, 把共和国的民主法治, 抛进了阶级斗争的汪洋;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大跃进”的钢铁, 把共和国炼成了 一个自欺欺人的乌托邦; 人民公社的大食堂, 把共和国吃成了 一个画饼充饥的空皮囊。 假大空的风气, 老百姓的穷困, 让共和国元帅饱含悲壮。 洋洋洒洒的万言书, 写出了满腔热血一片衷肠。 一顶“反党集团”的帽子, 却将战功赫赫的老革命, 打进了共和国自己的牢房。 由此开始的三年困难, 留下了多少噩梦多少创伤。 年轻的共和国啊, 在风雨萧疏中步履踉跄; 灾难的老百姓啊, 在饥寒交迫中苦渡凄怆。 影射“武训传”, 编造“三家村”, 把一部《海瑞罢官》, 打成反党翻案的祸殃; 好一个欲加之罪, 无限的上线上纲, 决开文艺界的堤口, 搅起了阶级斗争的骇天大浪。 全国第一张大字报, 将整个的共和国, 推进了文化大革命的滚滚洪荒。 文攻加武卫, 共和国的上空, 一时间烟尘滚滚风云动荡。 横冲直撞的“破四旧”, 让共和国的空头政治, 割断了人文历史的传承濒临沦丧; 造反有理的“红卫兵”, 让共和国的历史舞台, 充斥着葬送民族未来的乱世魍魉。 可悲可叹的共和国主席, 高高举起那部庄严的国家宪法竭力抗争, 又怎能斗得过天忠地忠人人忠的红海洋! 当年的工运领袖、白区英雄, 变成了叛徒内奸工贼走资派, 落得了隐姓埋名暴病抛尸的下场。 共产党的总书记, 那个著名的小个子, 纵然能叱咤风云转战大别山, 纵然能绵里藏针满肚子韬略, 也只能壮年作伴黯然遣下乡。 想当年爬雪山过草地, 想当年抗日寇求解放, 老帅们拍案而起闹京西, 老帅们愤怒大闹怀仁堂。 枪林弹雨打不垮钢铁意志, 出生入死磨不掉气宇轩昂。 今天,正义抗争却被诬成逆流, 忠心报国却被诬成了恶意中伤。 德高望重的共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