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国诗人 >> 丘树宏 >>

《以生命的名义》附录


作者:丘树宏  来源:中国诗歌网  责编:周占林  日期:08-07-10 10:58:51  点击:


在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精神所感动,用手机写了一首《 以生命的名义 》,也是用手机发给报刊编辑 。先后在《羊城晚报 》和《人民日报 》发表后,中国作家协会及时把这首诗制作成诗歌传单送给小汤山的医务人员和全国的医务工作者,中央电视台 、中国作家协会以此诗为名并作为压轴之作联合组织了一场《 以生命的名义 》大型电视诗歌朗诵会,还制作成VCD在全国公开发行,引起了强烈反响 。自己能为这场特殊的战斗做一点事情,也就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人生的艰难和可贵 。诗中有一段是这样的:“以生命的名义——/一颗火热火热的红心/点燃了无比光明的希冀/不惜用自己躯体的倒下/换取千百个生命的站起 。”
  在手机里,你可以疏离尘嚣,回归自我 。任何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会有烦恼的时候,有失意的时候,有的人甚至有时会有轻生的念头 。这时候你千万不要随着性子走,你要想起你的身边还有一个你忠实有趣而又可以聊以寄托的伴侣——手机 。信息化是给我们的手机赋予了有机的生命的,这时候,它是你远离尘嚣的一块只属于你自己的绿洲,是你人生旅途的一个避风港 。当然,如果你懂得诗的话就更好了,你甚至可以很诗意的栖息在这里,暂时让自己摆脱尘嚣的羁绊,在这里回归自我 、放松自我 、抚慰自我 、体味自我,从而使自己的身心得到一次洗礼,灵魂得到一次升华,然后以一个崭新的自我去迎接新的生活 。我是曾经有过这种经历的,有诗为证:《你我的河 》——“我从你站过的岸开始/走过你刚刚涉过的河//抬头看对岸的你/你已经不是刚才的你/河也不是刚才的河//而河中的我/其实也已经不是/刚才那个岸上的我 。” 《 生命 》——“竹不结节不长高/蔗不结节不甜蜜/木不结节不硬朗/人不结节不坚实/不经过风吹雨打啊/生命不壮丽 。”

3


  用手机写短信诗歌,确实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在我的感觉中,手机的每一个按键 、每一个部位,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有灵性的,而且都是诗一样的生命 、诗一样的灵性 。我愿意永远的这样写下去,以至它完全的融进我的身体中,融进我的灵魂里,成为我生命里永恒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写到这里,文章本应结束了,但我却突然想到了时下的诗歌及其创作问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诗的国度,千百年来,我们的诗歌曾经是那样的壮丽辉煌!还记得我们的诗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也很是风光的 。然而这些年来,除了去年“非典”期间热闹了一阵子外,总的是十分的不如人意,写诗的人倒好象还是有增无减,读诗的人却是越来越少了,连我们这些还傻傻地坚持业余写诗的人也不愿意去读现时许多报刊所发表的诗 。我们的诗歌究竟怎么啦?社会的迅速变迁,生活的过于匆忙,媒介的日益繁盛,固然是极有道理的客观原因,但诗歌本身的原因才是最关键的“内伤” 。说到底就是诗歌本身并没有很好地认识到时势的这种变化,或者是已经认识到了却未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或者是在适应这种变化的时候适得其反地离开诗歌、 、离开时势而越走越远了 。时下的诗歌创作,有两个很要命的“硬伤”,一是玩概念,如什么什么“后” 、“后”什么什么,但读来读去,那个“后”究竟是什么,恐怕连那些人自己也未必清楚;二是玩神秘,写出来的诗形式上与传统的基本法则大相径庭自不必说,内容上质的背叛更是让你彻底受不了 。一首诗三番五次硬着头皮读下来,不仅总是云里雾里,还以为自己成了“弱智” 、“白痴”,下意识地狠狠掐一掐大腿,觉得疼,拿出智商检测题做一做,智商分率还挺高的,这才敢放心地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写诗的人不正常,所读的诗不正常 !这样的诗 、这样的诗界,时势不抛弃你,社会不抛弃你,读者不抛弃你,才真是咄咄怪事呢 。
  在我看来,时势的变迁,与其说是给诗歌的挑战外,

9 7 3 1 2 3 4 5 6 4 8 :


分享到:
 

上一篇:《以生命的名义》第四辑

 下一篇:丘树宏获中国年度最佳诗集奖
  相关链接
咸水淡水咸淡水(6首)     丘树宏  2016-03-23
丘树宏:《梦里故乡》     丘树宏  2016-03-16
丘树宏:广东人文富矿呼唤集体抒写     丘树宏  2016-02-03
丘树宏:按情势要重新定义山水田园诗内涵和外延     丘树宏  2015-12-05
你是献给天堂的幸福山歌     丘树宏  2015-11-26


(C)2004-2016 中诗集团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