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李风臣

李风臣和他的旧体诗

韩作荣

2006-11-07 作者:韩作荣 | 来源:中国诗歌网 | 阅读:
  2005年夏季,中国诗歌学会去山东齐河采风,我有幸参与其中,初识了县委书记、诗人李风臣先生。  那是一次大开眼界的行旅。在齐鲁大地,在黄河岸边,100余万亩美国速生黑杨铺天盖地,浓绿向远处延伸,枝叶在目光中游走,该是“

  2005年夏季,中国诗歌学会去山东齐河采风,我有幸参与其中,初识了县委书记、诗人李风臣先生。
  那是一次大开眼界的行旅。在齐鲁大地,在黄河岸边,100余万亩美国速生黑杨铺天盖地,浓绿向远处延伸,枝叶在目光中游走,该是“白日不见村庄,夜里不见灯光”的密林中的田园,含青滴翠,另有一番情境。而林地间渐近黄熟的庄稼,林隙里丛生的鲜蘑和蹒跚的鸡鸭,又让你领略了阔大中的丰富,与整体架构中细节的魅力,让人不得不对齐河人的创造力和聪慧所折服。让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让农民的收入成倍地增长,齐河,确实开创了中国农村致富的一条新路,让人慨叹,令人神往。
  齐河让我惊异的,不仅仅是这百万亩速生林,还有那支撑着工业脊骨的钢铁企业、典雅而又庄重新奇的房地产开发以及高尔夫球扬、喷发的饱含热力的温泉,还有投资两亿元甚至优于某些大学的齐河中学……而对这些,让我不能不对开创齐河新境界,让旧貌换新颜的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充满敬意,那开阔的胸襟、神奇的想象力,扎实而又务实、以人为本、具体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为县域经济及新农村的发展,树立了典范。
  在齐河,尤为令人称道的是其为创造“文化大县”所做出的努力。我读到了齐河县委宣传部编选的介绍齐河文化的图书,读到了齐河的文学杂志《新绿潮》,最近,又欣闻齐河编辑、正式出版了齐河文学作品丛书的十卷本,可谓硕果累累、洋洋大观。
  作为县委书记,李风臣先生不仅是发展齐河经济的带头人,他也是创造“文化大县”的带头人。我读到了他探讨县域经济以及如何为“官”的理伦专著,探讨社会与人生的散文集《呓语陈言》,以及他连续出版的几本诗集。
  诚然,经济的发展,财富的生成,能使人的生活富裕,摆脱贫因,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可如何创造财富,如何使用财富,最终决定人的命运,则取决于人文观念。正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1998年)所说:“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文化和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对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难怪世界上会普遍认为:未来世界的竞争也将是文化的竞争,是文化生产力的竞争。文化的发展已成为本世纪最核心的话题之一了。
  有人曾讲过,文学、哲学、音乐、数学、绘画,是展现人的灵魂的五大窗口,也是文化中的核心部分,是文化的重要的组成内容。而诗作为文学中的文学,无疑是精神与心灵的结晶,是创造力和想象力得以实施和腾飞的主要的语言方式,是文化中的明珠。这让我想到中国等一些国家共同签署的一项联合国国家公约所强调的“公民文化权力”,包括公民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公民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以及公民文化创造的权利、公民的文化成果受到保护、不可侵犯的权利。由此,也让我想到齐河公民普遍参与的文化活动,其惊天动地的锣鼓,其戏剧、影展和画展、书法展、黑陶、广泛的文学写作;也想到了齐河对文化、教育的投入,是有远见卓识的举措。
  写到这里,我想,该谈谈李风臣先生的这本诗集了。
  这是诗人近两年诗歌创造的选本,从其出版的几部诗集中摘选出的旧体诗作共三百首,分为上、下两辑。上辑的诗多为抒写亲情、友情及游历于名山大川、拜谒圣贤诗哲、名胜古迹的行吟之作,更注重诗之内蕴,是在诗人的立场上去看世界,更重诗意的追寻与文化内涵;下辑则是诗人作为“官员”,写工作中的感受、体悟以及他的喜怒哀乐。
  李风臣诗的特点,简单地说,颇有胸襟与气度,充满了激情与冲击力,同时谦逊、自省,善于从细微之处表达复杂而又真切的情感,抵达对社会、人生的深入理解。
  读者从诗中不难发现,古典诗词对他的影响是深切的,这大抵是他多年来浸润其中的结果,也是他的写作之根。此外,他的诗以情感取胜,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恐怕是所有能打动人的作品的共同的特征。他的诗还特别注意动词的运作,使其成为诗眼,写的跳脱、灵动,颇有意味。在他最好的诗中,更注重了境界的营造,像“九重屏障三叠水,散入龙潭见清幽”,“披衣窗前思远客,不觉已奏午夜钟”这样的句子,不仅是意像鲜明,有动作与细节的描述,写出了独有的氛围与情境,更有着精神与心灵的显现。
  作为旧体诗,从格律的严整来看,李风臣先生的诗或许有可挑剔之处,但旧体诗也有五古、七古,不大讲平仄的。就我来看,今天的古体诗也可写的自由些,诗,其本质还在于其内在的诗性意义,不拘泥于古诗韵律,只要写得动人,也不妨。
  若说其诗的缺点,是其应酬之作较多,其中有的过于直白,诗意不多。这可能与他写的过快、过多有关。有的作品语言也欠讲究,文白相杂,也失了诗的韵味。
  李风臣先生诗之选本既将出版,作为诗友,也因他是人民文学杂志社的理事,是“自己人”出书,特写此小文予以祝贺,并祝他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为是序。

 

                  2006年9月23日     

                            写于北京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