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人方阵

2020年4月上半月中诗论坛精华帖

2020-04-17 16:47:26 作者:中诗论坛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中诗论坛优秀诗歌展播。


2020年4月上半月中诗论坛精华帖
 
论坛精华编辑工作组出品
 
统 筹:何中俊
负责人:陈敬良
组 长:徐一川
编 辑:身后眼前、乐山船公、彭云霞、茂华、顾念、冯歌

 
1.痴人说梦/湘琴
2.清明/炊烟人家
3.瓦房/纳兰寻欢
4.黄果树瀑布/三泉
5.三月三/风柳
6.清明/闲窗梦
7.春天的马蹄声/竹风松语
8.鞭陀螺的人/黄前
9.登岣嵝峰/阳诗芳
10.武汉,再启程/半扇窗
11.看见/诗三页
12.灯升上空中/邱枫
13.一个人的方言/李传英
14.龙门石窟/老陈醋
15.那座老房子(十四行诗)/罗锡文
16.端午情/李传英

 
 
1.痴人说梦

文/湘琴

我试图在一首诗里寻找安慰
比如一个橙子
一株草本植物的长成
还有抱着白菜的女子腰系罗裙
把炊烟熬出火花

当然,这一切都与我无关

和我有关的,是橙子核被我埋进了土里
等惊蛰的雷声
煮白菜的女子一身睡袍
把黑夜当成导火索
 
   【吴殿平推荐】: 在跳跃、镂空和深度上有特点,推荐学习。
   【彭云霞点评】: 这首诗,平抒简述,理想主义者的主观感触与客观物象交替推进。首节化情入境,“橙子”、“一株草本植物的长成”等这些温柔美好的东西,是诗人内心投射的光影。“抱着白菜的女子……把炊烟熬出火花”,景随心造,柴米油盐的日子虽然平淡琐碎,但有诗书在心的灵魂,还是能从中提炼出诗性的光芒,用来抵御现实的残酷。但作者话锋一转,阐述她要的不是这种精神的抚慰,她要的是人生的真义,是打破困境的重生,是春天的到来。“橙子核被我埋进了土里,等惊蛰的雷声”,意绪化具象,虚实之间,现场感凸现。“煮白菜的她一身睡袍”,这个“她”,是诗人的“本我”,更是诗人的“超我”。“把黑夜变成导火索”,现实、拟景、借代与隐喻糅合成句,意有所指,拓开了诗核,加深了文本内涵,也拔升了诗意。
  全诗娓娓道来,不疾不徐,诗性的叙述中隐伏风雷之音,诗意耐品。

 
2.清明

文/炊烟人家
 
三月的雨,浓不过四月
的泪,搁浅的山
能否像一艘即将远航的船
载着亲情和友情的挂念

从此远山沉默地
立着一幅苍穹的山水图
一次次白雁经过
都会落下断断续续的悲鸣

草木重新溢满
淤积着一张又一张的冥纸
安慰,去年沉下
纸灰的树木,浪漫地开出一朵朵小花
 
   【炫东推荐】:凝练 清新携永  开头第一句就很震撼 亮读推荐
   【徐一川推荐】:欣赏诗友佳作,情景相融,意境幽美,诗意丰盈。  
   【乐山船公点评】:这首小诗语言简朴,配词准确,把雨和泪、山与船、白雁与悲鸣等意象较好的融入清明氛围,轻易将读者带入其中。
 
 
3.瓦房

文/纳兰寻欢
 
其实,你没必要来找我
瓦房,我自个儿住最好
我只有一张床,一个凳子
一个米袋子,放在那儿很久了
一大亩菜地,在门前碧绿很久了
老之将至,瞌睡会自己来
炊烟飘不飘,都是一天
 
【乐山船公点评】:显然,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讨论“器官移植”,但“情感移植”却是这首诗的主体结构(或者称为叙述策略)。纳兰寻欢老师很好地把握了“移植”技术,不见痕迹地就让人相信了瓦房不是瓦房,而是从属于“你”的一部分。瓦房被“你”赋灵,即瓦房的埋怨,瓦房的空虚和守望,其实是对自己,就是“你”的埋怨,“你”的空虚和守望。唯此,“一个米袋子,放在那儿很久了/一大亩菜地,在门前碧绿很久了/老之将至,瞌睡会自己来/炊烟飘不飘,都是一天”。全诗口语对话一般,没有刻意的修饰成分,较好的表达了“瓦房”退避尘世的淡定和孤居深隐的禅意。


4.黄果树瀑布

文/三泉

究竟是水珠织成的帘子
还是水线纺成的布?
都与一棵树无关

当它站起来,有了令人仰望的高度
早已忘了它的名字——白水河
 
【炫东推荐】: 手法娴熟 意境优美。
【身后眼前点评】:瀑布非树,本与树无关。这的确是废话。但这样的阐述倒也简明。后面,白水河,百度了一下,是四川一座国家森林公园的名称。但这又与黄果树瀑布有什么关系呢——似乎有关,也无关吧。这样,简单的问题未免又有点复杂。整体诗就这样绕了一下圈子。但是,诗意的确是有了,且给了人以遐想的余地。
 
 
5.三月三

文/风柳

溪水清婉而来,自此绮丽而去
一条多鲜多美的蛇,屏着红豆的心跳,不远了

自此逆流而上就好了
回到又冷又暖的棉花深处

白白的云还没醒
影子是他解不开的毒

她早发现了他,白如白马的他
游过来,用明眸桃花围绕
香甜皓齿咬他手指,噬他心尖

每每云游到此,都要停下
影子把自己栓在水边
怀怀那个年少的雪人,看一根根水葱
涂成艳艳的肉身
 
   【徐一川推荐】:生动,优美,旖旎,诗意芬芳。
   【山梅子推荐】:诗写别有洞天,想象新奇,读来有入桃源之感。
   【顾念点评】:绮丽多思的少年情态,句子跳脱,索性心情也跳脱,让人印象深刻,欲罢不能。
 
 
6.清明

文/闲窗梦

1
把杜牧的绝句,搬出来晾晒
心空无雨
却洇湿了一片

2
骨朵,咬住了整个上午的阳光
一线一线,缝合旧事
最后将自己,打了个死结

3
持小铲,翻找遗落的唠叨
心地松动,正好
种一行清泪

4
落红酿酒,先陪您喝掉三分之二
在眼眶里,养好这余下的
三分之一的春天
 
【且行且品且悟推荐】:清明时节,雨纷纷,心象如云。
【茂华点评】:这首诗,比我在论坛读到的另外几首《清明》好。这四小节分别写了“泪”“忆” “痛”,最后一节,让人感觉还有对余生的希冀。我们来分析他诗中的那种意境:晾晒绝句—花骨朵咬住阳光—针线缝合并打死结—持小铲翻忆往事—春天落红……他用这些意象来遣词造句,让人能读出清明时悼念亲人悲恸断魂的感受来,比那些只会写如何悲伤的文字强出许多。
 
 
7.春天的马蹄声

文/竹风松语

一个心有青草的女人
眼眸复制出了几竿花朵
——挑梁吧,那随之而来的马蹄声

我闭一闭耳朵
仍有诸多春天的事物沦陷
几竿味蕾加上一竿红的云朵

关于春天的琵琶。谷物与一朵罂粟的爱恋
是吧,那么多的风物跑过我的前程
跑过我的横眉和枝桠——

关于春天
一棵桑枣树的豁口
驿站上的杯口又能哪儿去呢
我所免提的事物,一缕清风的味蕾

是在大碗喝酒的水泊上吧
为此的舌藻,
一匹马的富氧溶液
你听——

—哒哒……哒哒……
我的偃旗息鼓,回来了
 
     【夫唯推荐】:起笔不凡,“复制”一词留有悬念。第二、三节,对于春天,“我”是迟滞的,而“诸多事物”在春天沦陷,“那么多的风物跑过我的前程\跑过我的横眉和枝桠”。接下来,诗人写我的春天是什么样子,是现实与理想的错位。“一棵桑枣树的豁口”,“是在大碗喝酒的水泊上吧”“一匹马的富氧溶液”,似乎在述说,春天对我而言,仅此而已,又似乎在说春天是个遥不可及的梦,这里春天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春天,他拓展到了更广阔的空间,生活、现实抑或其他。结尾“我的偃旗息鼓,回来了”,春天这个百花齐放的季节,这个出发的季节,“偃旗息鼓”,耐人寻味,联想不断。从另一个角度解析,诗人是清晰的,春天给予我什么,我在春天该做些什么?春天的马蹄声又来了,我依然匍匐在我的生活轨迹上,但仍然会有富氧溶液的收获。

      【徐一川点评】: 这首写春天的作品比较不同的是,没有采用传统的具象如莺声燕语、万物生长等,去抒写春天的缤纷景象。而是以一个颇为别致的开篇引入,“一个心有青草的女人/眼眸复制出了几竿花朵”,“心有青草”,远离凡尘,开篇不俗,“复制了几竿花朵”,表达新颖。“——挑梁吧,那随之而来的马蹄声”,以几竿花朵挑梁,想象炫丽、神奇,半实半虚又嫁接合理。第一节短短三行,诗人便融入了借喻、借代、象征、夸张多种修辞手法,开阔而大气。第二、三、四节,诗人继续以“几竿味蕾”、“一竿红云”、“春天的琵琶”、“谷物与罂粟的爱恋”、“桑枣树的豁口”、“驿站上的杯口”等虚实相生的意象,将自我独特的想象和理想主义境界逐步推进,将极具个性化的思维融入到所见所闻的春日胜景中,作品内核也随之打开并得到释放,“我所免提的事物,一缕清风的味蕾”,“是在大碗喝酒的水泊上吧”,最末两节与开篇呼应,个人的理解是,舌藻上滚动着“一匹马的富氧溶液”,唤醒、激活了诗人,而曾经的“偃旗息鼓”,也随着“哒哒”的马蹄声,回归了。整首作品大开大合、跌宕有致,意象出新,以“春之马蹄”的象征,呈现诗人整装待发、快意江湖的理想生活。
 
 
8.鞭陀螺的人

文/黄前

老伴没走的时候,老俩口喜欢
共同鞭打一只陀螺
你一鞭,我一鞭
日子转得有滋有味

而今,她一个人仍然坚持
鞭打陀螺
一鞭下去,朝阳就转出来了
再一鞭下去,落日就滚下了山
思念的陀螺
一直没有停止转动
她每抽打一鞭子,就会停顿一下
并喃喃自语:
“老伴,下一鞭,该你了”
 
 【琉璃姬推荐】:大道至简,诗歌取材于生活,即语言的抵达,琉璃认为技法只是诗歌的旁支,其次,文学即人学,诗的本质即抵达语言本质,诗歌应是文本第一性,作品内容决定其文学价值的。《鞭陀螺的人》一诗的语言朴素,内容纯洁,看似简单却十分的不好写,诗人具有深入的生活观察的共情能力,诗中情感恰到好处,没有多余的抒情,语感凝练自然,多一句不好,少一句不可,没有可废弃的句子,喻象准确击中,读者有代入感,跟随着诗中的喻象与情感流淌,有画面展开,读起来十分感人,推荐精华。 
【徐一川推荐】:以自然纯朴的写实,呈现岁月的沧桑,有疼痛感。
【冯歌点评】:这首诗用写实手法,抒情真挚、节奏舒缓。细品,整首诗所呈现出人生的苍凉之感,令人动容。喃喃自语:“老伴,下一鞭,该你了”,爱的表达,如此简单。哀婉之情,未着一笔,到此处,已经引出读者的泪水。整首语言朴素、不加雕琢,艺术处理到位精准,是一首过目难忘的好作品。鉴为精品。
 
 
9.登岣嵝峰

文/阳诗芳

只有到了禹泉
只有在喝一捧甘泉之后
你才会觉得
登半山,如度半生

借一株千年枯树的空心
我看见安放着的岁月与苍茫
而草木,依旧按自己的方式
铭刻风霜,与流年

有些石头不只是石头
还肩负着遗命与神祉
禹王殿是另一种石头
负责山下的不朽

登岣嵝峰,我遇到三个人:
望江亭上坐着我坍塌的中年
望日亭里,是我久违的
少年

另一个,是下山时
身上多了一层山色的
还俗的肉身
 
    【吴殿平推荐】:  圆润,娴熟,诗意丰满,有深刻的抽象和提炼,有人生省视,推荐。
    【徐一川推荐】:  于诗性的呈现中融入了理性和智性的思考,对自我的审视、对世间万物以及对生命的探寻。
    【彭云霞点评】:  人生如登山,须一步一脚印地砥砺前行,过程中的迂回曲折、酸甜苦辣,过来人自有感悟。诗人在登岣嵝峰与人生感悟间,构建出诗意的通道,于物我之间、本我与超我之间、主客体之间,从容地切换,叙议结合、由表及里、环环相扣,把自己的主观感受,迁移至可观可感的具象中,虚实相配间,诗意连类生发。诗的尾节,诗人在经过少年、中年风景后,肉身携山色“还俗”,心绪开始超脱,多了一份淡定,一份勘破,内心得到宁静与详和,可喜,可叹。
 
 
10.武汉,再启程

文/半扇窗

门关上太久
当重新开启
发现已经没有可托梦的远方

一家人相对得太腻
此刻告诉你可以逃离
发现其实多享受家的庇护

一场恶梦做得太长
当白昼终于降临
发现丢失了生活的重启码

武汉终于可以再出发
在全国人民复杂的眼神里

必须把太多欲言又止抛诸脑后
必须把伤痛和疑问封存在昨天
一切的意义在于
迈出那被整个春天锈蚀的步伐
 
【胡明珍推荐】:现实味和沧桑感很浓。  
【乐山船公点评】:2020年4月8日,一个必将载入中国和世界历史史册的日子。经历封城闭户、浴血奋战、感天动地的76天,武汉终于按下了重启键。这个标志性的日子,诗歌不能缺席。(很遗憾,俺在论坛上只找到两首)推荐这首。


11.看见

文/诗三页

小时候
他看见两只苍蝇
饿得摇摇晃晃,而一只
被另一只驮在背上
他就替它们惋惜、难过
他一直坚定地认为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
苍蝇的品质在于
即使一只饿趴下,另一只
也决不会放弃自己的同伴
后来大了,生活好起来
他再次看见这一幕时
竟感觉自己的脸有些发烫
 
     【炫东推荐】:独特的感悟和诗思,表达也比较好, 亮读。
     【乐山船公点评】:诗三页老师的这组五首诗歌,对骨感的现实表达出的无夸、戏谑和叛逆元素,令人印象深刻。其中,最具情感诗意的是《温柔的药》,而最具理性思考的是《看见》。《温柔的药》喻恋人为病与药的纠缠,独特且恰当。呈现的诗意平民化,是读者喜欢的。《看见》也是通俗地把“一只被另一只驮在背上”且“饥饿”的苍蝇,当成这个啼笑皆非的舞台主角。这种交配的方式进入,具有下里巴人的“快感”。但这是表象。而本质是在透视一个未成年人成长中的苦难心理,审视了人性弱点。如果说,《温柔的药》让人欣喜一天的话,《看见》却会令人思考多日。俺看好《看见》这首,表面呈现的“世俗的快感”,却诗性地展现了“人一辈子都在悖论的环境中纠正”的人生课题,蕴含了小人物小生命的悲悯和品味。
 
 
12.灯升上空中

文/邱枫

灯升上空中
当你眨眼时
灯又会落下来,碎为一地
灯自顾这样
灯被风吹得胡乱地跑
一个人走来,躬下身子
又一个人也这样
看过之后
他甩了甩了袖子
便循着一条纵横的沟渠走远了
——四月,雨水未至
河流还是干枯的
不久之后,灯就会被雨水冲走
毫无痕迹
 
   【黎落推荐】:一些很漂亮的句子,整体气韵流动。
   【身后眼前点评】:灯会碎落地面。别的人也会来看灯——“他甩了甩了袖子/便循着一条纵横的沟渠走远了”——这应该是这人的生命轨迹。终于,“灯就会被雨水冲走/毫无痕迹”——人也最终会消失,无影无踪,亦如灯被雨水冲走。   
   生命终结,即如灯灭。这形象很老古。但读此诗我不觉得腻味。这或许就是所谓翻旧亦新一类吧。
 
  
13.一个人的方言

文/李传英
 
其实  不一定要去医院   
经过漫长的公交车  自行车  一个路口的步行
所有的疼都散开  散成冰冷的雪花
很多形容词都已经融化
沿着城市的边角   渗入城市之外的草木

柴胡   黄连   蒲公英   
种下每一味药草  都深刻着祖籍
乡音
你说出头疼  牙疼
刻在身体里的疼痛日深

可以解表   去火    冲服的剂量总是不够
加上夜晚的部分
方可婉转进入   一个人的方言
 
    【且行且品且悟推荐】:别致的角度与通道,方言、中药、痛构建亦实亦之思乡。
    【茂华点评】:这里的“方言”,指对家乡的想念。在现代化城市生活的农村人,不管你在这座城市待了好久,总是找不到归宿感,心里时刻有着怀乡的情结。当我们被怀乡折磨得头疼、牙疼时,不妨往郊区走一走,“经过漫长的公交车、自行车、一个路口的步行/所有的疼痛都散开,散成冰冷的雪花/很多形容词都已经融化/沿着城市的边角,渗入城市之外的草木”。而治愈我们怀乡病的方剂,有柴胡、黄连、蒲公英,这每一味药草里,都有我们的祖籍,这些药草可以清热、解表、去火,但是,思乡病是个顽症,冲服的剂量总是不够,还需要兑入夜晚的部分,才能婉转进入一个人的方言。这首诗的总体布局和切入点比较新颖,在怀乡主题的现代诗中有一定的创建性,因此将此诗加为精华。


14.龙门石窟

文/老陈醋
 
原来一座山上能住十万尊佛
相安无事,不争地盘

原来石头不是永远就是石头
也能被心中有佛的人感化成佛

原来一粒石子都比我顽强,执着,高大
我在它的身上
是它搔下的头皮屑

原来伊水不是步履迟缓
它是一步三回头,在叩拜
 
      【夫唯推荐】:四个“原来”排比的结构,虚实结合,独立成章,可算是步步惊异。第一节的“相安无事,不争地盘”,从实到虚,带给人现实的思考,十万尊佛是可以不争地盘和平共处的。第二节,石头是可以转化的,影射人也是可以转化的,“心中有佛”就是转化的条件。第三节,比起佛,比起文化传承之浩瀚,我是渺小的,甚至像一粒头皮屑,这里有人的一生的短暂和文化源远流长的对比,反衬,既有现场感,又有作者的亲身感受。最后一节,借水叩拜,其实也是心之叩拜。面对震撼人心的石窟文化,让人顿生崇敬之心。

      【徐一川点评】:老陈醋这首《龙门石窟》的特色不是去描摹其造型、气势、艺术魅力,也不是去挖掘其宗教文化历史之渊源,而是另辟蹊径,又开门见山,直接由首句的写实“原来一座山上能住十万尊佛”引入,表面不说史,实际上却透出以史为鉴之意味——中国几千年的朝代更迭、战乱绵延,皆因江山、地盘而起,而龙门这十万尊佛,“相安无事,不争地盘”,寥寥数字,让作品一开篇就有了鲜明的指向性,同时也就兼具了现实意义。第二节,诗人由眼前的物象开始逐步转入心象,由实入虚,石头并非石头,“心中有佛”,便“感化成佛”,体现了佛家慈悲为怀,从内蕴上延续第一节的描述。而在第三节中,“石子”和“我”的对比,呈现了永恒之与一瞬、宇宙之于微尘的哲学思考,产生诗性的张力。“我是它骚下的头皮屑”,是现场既视感所生发的独特想象,带来某种奇异的自我变形之幻感。末节以生动的拟人手法融入诗人此刻的感触,借物抒怀,物我合一,情境交融,表达了诗人对这上千年的世界级文化遗产、中国石刻艺术瑰宝、对佛教文化抱以一颗虔诚的敬畏之心。整首作品语言凝练冷静,排比、复沓式节奏气韵相承、贯通,从中既可读出历史风烟,又可思考、感悟当下,于叙、议之中萌发诗性元素。
 

15.那座老房子

文/罗锡文

下雨的时候,你仍然哭不出来。直到有了形而上的哭泣
雨却停了。那一桥彩虹,你再也跨不过去
多毛的牲畜仍喝不到它们的母乳,却喝到乳香般的哀戚
天地大了,大得却装不下一场短暂的悲剧

天地又如此之小,小得如你建造的黑瓦泥墙的老房子
记忆之前,有人在此落脚,幸福又忧伤地起居
后来是老鼠造访,然后是蝙蝠和汹涌的太阳的破衣
再后来啊,是企图以残臂捕捉全部时光的蜘蛛

而今,月光形而下地与你亲近,它一莅临却是噩梦
你是它的光中的影子,砍树之后,你把半山的人世收回
我是路过,我就要老去,老了的人才能得到爱你的机会

而那把锁终究是谜语,绕着你房子的鸟儿已经发疯
时间窗户一样将你张望,你的子孙也将你轻蔑
我们活着如这老房子,你如一个概括,冷看花开花谢
 
  【茅屋寒士推荐】:欣赏十四行诗,为你点亮。
  【琉璃姬推荐】: 好诗,加盖图章,再次推荐,作者是有实力的诗人,其文本水平,情感,修辞,思想,意境都属上乘,是论坛较为难得的佳作及古典浪漫主义写作文本参考,以供诗歌写作爱好者阅读,学习。 感谢罗老师留存作品。题外话,罗老师诗歌有些顾偕老师的味道,极致的喻镜力。
  【冯歌点评】: 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乡愁的主题,万古常新。这首《那座老房子》中浓浓的忧伤、浓浓的眷恋情感内涵协调,十四行诗的节奏将萦绕在诗人心头的乡愁凝结成优美的诗句,同时写作角度出新,让诗的境界达到了饱满、开阔、空灵、悠远,极具艺术魅力。实属精品诗作。
 
 
16.端午情

文/李传英

我知道  懂你的人除了竹简
还有两千年之后
某个院子里   手持竹简的那个人

一寸寸长高的  除了麦子
还有遍地艾蒿
经过两千年的岁月  一如当年的方言
清高  孤寂

借着这奔腾的河水
告诉你
据说故国安好  
还保留着当年的姓氏
 
  【吴殿平推荐】: 意象选得精准,而又契合得熨帖自然,提炼浓缩出完整的诗意,突出端午节特定的纪念意义和历史含义,有着丰富的诗意承载和联想空间,推荐。
  【彭云霞点评】:诗人对端午节这个有特殊纪念意义的节日,进行了诗性资源的开掘,在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做独特塑像的同时,也为我们民族的爱国情怀作了艺术写照。全诗以情感来驱动意象,视域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并巧妙化用历史、文学的典故,将深沉的人文情怀与爱国情愫糅入诗中。在表达手法上,运用了隐喻、借代、通感等修辞格,层层推开意境。首节平叙,次节自然地铺开喻象所带来的情感效应,末节呼应首句,荡开全诗的情绪高潮:“借着这奔腾的河水/告诉你/据说故国安好/还保留着当年的姓氏”,抒情言志,承转自然,意绪螺旋式上升,直抒大众共有的端午情结,拔动了读者心中的那根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