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歌评论

卡夫卡特色

2023-06-29 22:42:18 作者:陈明火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陈明火,笔名执仗,湖北省鄂州市峒山人。湖北省作协第五、六届委员。已出版著作《无锁的情空》《挑剔名作及评点》《包氏佛诗的考索》等十部(三部中英对译),主编省级教材《综合阅读》等三十余部。已在国内外发表诗、文数百万字,有两百余首(篇)译成英、日、希腊、俄罗斯、韩等文字。曾获《中国作家》2003年“全国评比”特等奖、希腊作家艺术家国际协会2005年度“欧洲联盟杯”奖等多次。另有陈明火诗文评论集《抒情者的迷途》一部。

 
  “卡夫卡特色”,来自于甘肃女诗人王小敏教授的《诗意地寻找家园的方向——包容冰诗歌赏读四题》。
  据载,1910—1924间,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表现主义运动方兴未艾。艺术家们强调“内向转”,即关注内心主观世界。卡夫卡深受表现主义影响的同时,也深受弗洛伊德、尼采等哲学家的影响。他机智地把哲学溶入文学,从“文学外走向文学内”。此时,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形成了孤独忧郁的性格的卡夫卡,不再把创作看做纯美学的事,而将之看作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生命燃烧的过程——卡夫卡的小说艺术地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情绪的真实“过程”。他的这种“揭示”,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他曾在日记中写道 :“我内心有个庞大的世界,不通过文学途径把它引发出来,我就要撕裂了!”由是,王小敏教授认为,卡夫卡是一个群体之外的孤独者,亦是一个审视者和旁观者,用他那洞察圣灵的“第三只眼”来俯瞰人生。一如卡夫卡所说,“生命就像无际的苍天一样的伟大,一样的深邃。然而肉体凡胎的我们只能通过‘个人的存在’这细狭的锁眼谛视它;而从这锁眼中我们感觉到的要比看到的更多”。王小敏教授深知卡夫卡的“感觉到的要比看到的更多”,在一种艺术的类比之中看出了诗人包容冰佛诗中的“卡夫卡特色”:
 
  包容冰的《自慰的方式》具有鲜明的卡夫卡特色。实际上,卡夫卡的全部意义在于问题的提出而不在于答案的获得。他最可贵的一点就在于用诗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现代人的困惑:人在这个不可解释的世界上无能为力,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世界是个荒诞的世界。《自慰的方式》中我就是想逃亡,虽然是被迫,虽然“自己诵经给自己听”,可是“乱跑的风四处打探我的消息”,真乃麻烦的制造者,那些不具好意或无聊透顶的人们就是风,四处流窜无处不在,就是环境仍然不能让作者自由,于是作者想要躲起来,幻化得无影无踪。
 
  这段文字,充分肯定了包容冰的《自慰的方式》,“具有鲜明的“卡夫卡特色”。我以为,包容冰佛诗的“卡夫卡特色”有如下最为突出的几点。
  第一,包容冰佛诗中的“卡夫卡特色”,是“用诗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现代人的困惑”。王小敏教授为了实证他的“展示”说,特地提到《两手空空》里的“我”,“回忆往事的轮子,在泥泞的路上打滑。水桶空空,泉水干涸,我在炎热的酷夏里,咽着口水解渴”、“凄风苦雨的碎片挂在墙壁,童年的奖状覆盖灰尘”。而这些句子充分展现出现代人在无望空虚乃至绝望中挣扎的精神状态。王教授还在《一场雨洗去昨天的尘埃》里,提到“我被众多的尘埃”包围,“找上门的一场战事,在我的指掌上展开”,“要知这样,何必当初,你不踏着黄昏的路径,来自讨没趣”“灵魂依然在远方流浪,梦中的事物模糊又淡远”……意在明示在一场雨后,“我心中的尘埃悬浮,还没有落定”的确意味深长。我们知道,卡夫卡有意把主人公分为“人们”和“自我”。包容冰也是一样,他把众人称为无处不在的“尘埃”或“风”,这就表达了他对世界上一切既定秩序的质疑和不适应。
  第二,包容冰佛诗中的“卡夫卡特色”,是人的异化或人的物化。王教授举例说,包容冰《遗失的童年旧事》一诗中,写到了“白脖乌鸦们比我聪明”,“成群结队的麻雀,这些不请自来的穷光蛋,混在乌鸦们的行列,并不显得自卑”等,是人与自我的异化的明证。王教授认为,包容冰的这类诗诉说了现代人自我价值与个性的迷失。这本是荒诞而悲哀的,但诗人的语调却平静得近乎冷漠,他看似漫不经心地讲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故事,而他的简洁、平淡、冷漠的语言风格,则激发起读者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进行更深刻地思考。《遗失的童年旧事》的“我”所遭受的境遇与凄苦的内心世界,则进一步揭示出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以及因无法沟通而造成的孤独与悲凉。比如,“我被他们挤在窑门外,像个不够格的旁听生”,越是渴望被他人理解和接纳,也就越快地遭受到彻底抛弃,最后,“我被驱逐在饲养场的门外,暗自流泪”,意在交流与沟通的渠道被阻塞。
  对于人的异化或是人的物化,执仗曾在《佛陀在佛诗中微笑——〈世味〉》一文里,就包容冰《内心的隐痛》一诗中“满街纷乱忙碌的人流/像四处寻找食物的蝼蚁”进行解读时,提到过“人的物化”。执仗认为,蝼蚁,是指蝼蛄和蚂蚁。一般用来比喻力量弱小、无足轻重的动物或人。想想看,作为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变成了“纷乱忙碌”的“四处寻找食物的蝼蚁”,这不是一些高尚无比的人自降了一格,弄成低级动物了吗?包容冰在他的另两首诗中,还让我们看到更加糟糕的情形,人甚至比低级动物还要“低”。如,高高在上的人“渺小得不如一只蝼蚁”(《中年处世观》)。又如“不怕因果。甚至欺圣灭神/还要把年迈多病的父母当作家中的垃圾/扫地出门”(《我的亲人,我的家园》)。以上所提到的,像“蝼蚁”、不如“蝼蚁”、被当着“垃圾”等人世之惨烈现状,都表明人的物化的情况异常的严重。包容冰看在眼里:
 
看着满街纷乱忙碌的人流
像四处寻找食物的蝼蚁
我从内心苦苦一笑
一种莫名的悲哀袭上心头
勾起内心的隐痛……

 
  包容冰佛诗中的“卡夫卡特色”是自造一个世界,即智慧寓言,无需探求寓意,仅仅是智慧的一种形式的能让人觉悟的佛陀世界。
  卡夫卡曾将巴尔扎克手杖上的“我能摧毁一切障碍”的格言,改成了 “一切障碍都能摧毁我”。卡夫卡的创新“成果”中所唾弃的非因袭前者,再去描绘丑恶的客观生活内容,而是逃避现实世界,追求纯粹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慰藉,表现客观世界在个人内心心理所引起的反映。我们知道卡夫卡所有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有一个共同的遭遇,即他们都处在一种身不由己的境地里,迷失在梦幻一般的世界中,充满着恐惧和不安。卡夫卡的主人公的名字大多带有一个“ K ”字,作家所全力表现的是 “K”在充满敌意的社会面前的陌生感、孤独感和灾难感。他们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但是无论怎样费尽心机,也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最后只能无可奈何地走向灭亡。而包容冰的佛诗也形象地揭示出现实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每个人都是自我中心主义者,维系人际关系的是金钱、利益,这种维系一旦断裂,人与人之间就只剩下了对峙、冲突、隔膜、猜忌与残害等等。包容冰用冷漠的笔调,描写了一幅幅冷漠的人间图画。在现实生活中,充满了隔膜与孤独。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带上各种各样的面具,躲藏在这些面具后面的灵魂渴望交流却无法交流,只能陷入深深的孤独。
  包容冰的佛诗正是折射出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人与人的隔膜以及由隔膜带来的孤独,最终导致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人要么成为“风”或“尘埃”,在生活的苦海里找不到生命的出口。其实,世人的这种“迷迷糊糊”的活着,也间接说明每个人都无力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于是,包容冰通过个体生命体验,所揭示出的尽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真实的精神世界,并指出能让生命体走出人生苦海的一条康庄大道,即《低处行走》中的“回家”之路:
 
我继续在低处行走。走过十万道山梁
再走过十万条沟壑
最后来到洮河岸边,枯瘦如柴
捡鹅卵石为不再流浪的肉体垒家
灵魂啊,你就脱掉褶皱纵横的肉衣吧
将它深埋向阳的岷山脚下
一个人便无牵无挂
轻轻松松地回家吧

 
  这里的“轻轻松松地回家吧”,等同于《祥云》的“神性的高原,祥云密布/静谧的佛塔一座座/是这里觉悟的灵魂/给匆忙迷惑的路人指引/回家的方向”……两首诗中的“回家”,即回到释迦牟尼佛所精心创设的黄金国度的“家”,即包容冰自造的一个蕴有佛慧的寓言式的艺术世界。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人们不屑一顾的泥土、山石的高原是具神性的,万物是有神性的,但是自诩为万物之灵的“路人”,却“匆忙迷惑”,在神的怀里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方向”,而这种情况在历史转换的现实中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扩大的趋势。作为已皈依佛门、自创一个佛诗世界的包容冰,已经看清了世间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知道了明因识果,只好在像《修远·6》一样的佛诗中,如实地展示着“回家”时的义无反顾:
 
当我领悟轮回命苦
生死路险,一失人身
万劫难复的真理时
有时哑口不喧,知而不知
茫然无措者,睁大惊恐万状的眼睛
也难以识别我内心不断放射的光芒
 
有人冷不防推开寺庙的门
凄清烂漫的场景下
孤魂参禅
野鬼面壁
觉醒的蚂蚁背一部《无量寿经》
走在回家的路上

 
  “走在回家的路上”的,是“觉醒的蚂蚁”,是“背一部《无量寿经》”的“觉醒的蚂蚁”。其蕴含就像“有一条路,我走了多年/才知道它的尽头,便是……”(《内心的隐痛》)一样深厚,令人味之不尽。
  包容冰佛诗中的“卡夫卡特色”,绝不止以上所提到的三点,譬如,还有卡夫卡式的“孤独”、“无奈”、“痛苦”与“如果我不能整夜整夜地猎逐这些故事,它们就会从我的身边逃走,彻底消失”的创造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