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几乎亲身感受,体验过人民共和国的一切苦难,对人民的艰难和痛苦有真切、独特的感受。他深深地爱自己的故乡、祖国和人民。” 
	                                                                                                            ——何启治 
	 
	一个身躯倒下,白鹿原上 
	剧痛 锥心,粗犷的秦腔 
	唱出绝代的悲怆 
	再浓烈的西凤酒,也无法唤醒那支笔写出片言只字 
	从此,白鹿原上草萋萋 
	鹿鸣呦呦,声慽慽 
	  
	夕阳西风,握笔的手 
	已在通往荒原陌上的途中了断 
	日日夜夜与风月对话,目光来来往往 
	已经都凝结在那张桌子上 
	墨迹犹香,这份厚重是非经过而不悉 
	由此,谁。还会唠唠叨叨地要在一篇文章中讨个说法 
	  
	忠实的文字,击中了历史的要害 
	其余的言语都显得如此苍白 
	如此无力 
	  
	当肉体化作青烟涌向天际 
	骨头却闪耀着蓝色的火焔 
	光芒绽放,温暖着不仅仅是八百里的秦川 
	和那条流淌的河流 
	  
	  
	注:大师已去,灵魂永驻。推动《白鹿原》巨著面世的第一人广东河源人、原《当代》常务副主编何启治先生读了拙诗后,发来信息说道:“陈忠实终于驾鹤西去。脑袋下面果然垫着初版《白鹿原》当枕头。他的葬礼是共和国诞生以来最隆重的作家葬礼。这主耍是现在党和國家领导人有了全新的态度,以及媒体、文化智识界和广大读者共同的心声:文学依然神圣!你的诗也是一种激情的表达。谢谢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