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淀在记忆里的端午节
》
文
/
春风大雅容物
上世纪六十年代
,
我还在享受孩提时代的幸福
.
那个时候
,
我跟爷爷奶奶住一个屋
.
我和爷爷睡在一个床上
,
大妹跟奶奶睡在一个床
.
睡懒觉是司空见惯的事
.
有一天我还没有睡醒
,
奶奶先把煮好的鸡蛋
,
做好的香包放到我的兜枕旁边
.
还用雄黄抹到我的耳朵窝里
.
我惺忪的睁开眼睛
,
抚摸着还发热的鸡蛋和有香味的香包
,
问奶奶今天怎么又吃鸡蛋
,
又给我香包
.
奶奶告诉我
,
今天是端午节
,
不光要吃鸡蛋
,
吃粽子
,
还要门口插艾蒿
.
打扫庭院
.
我懵懵胧胧
,
心里不明白
.
可小孩贪吃
,
贪玩
,
就剥开染红了皮的鸡蛋吃了起来
.
到外面一看
,
屋门
,
大门
,
窗户上都插上了艾
.
香包我和妹妹一人一个
.
爷爷说
,
还没出太阳
,
就得把艾蒿拔来
,
插到有门有窗的上面
.
我心里打着问号
,
不解地眨眼看着奶奶和爷爷
.
想到这不光吃
,
还有那么多的讲究
.
奶奶告诉我
,
吃吧孩子
,
等你长大了
,
你就知道了
.
她老人家因文化的限制
,
没能给她的孙子讲透
,
可爱心凿凿
,
祝愿多多
.
如今
,
奶奶和爷爷已经成为我永恒的思念
,
光阴也蚕食了我的少年和青年
.
可端午节在一年一年地循环往复
,
煮鸡蛋
,
包粽子
,
插艾蒿
,
还在延续
.
这一古老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传统节日
,
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
.
挂艾是爱人的意思
,
还有防病作用
;
佩香囊
,
就是给小孩
,
有辟邪驱瘟之意
.
内有朱砂
,
香药
,
玲珑可爱
.
我享受了这个习俗给我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
也因这个习俗在生命的延伸里
,
多了几份感悟
.
抱石投江的屈原
,
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的乐章
.
屈原的壮举震动了寰宇
.
人们要纪念他
,
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的诗人
.
他的离骚
,
他的铭言
:
路漫漫
,
其修远兮
,
吾将上下而求索
!
这些闪闪发光的语言
,
掷地有声
,
铿锵有力
.
一个人的一生
,
就是求索的一生
,
就是探索的一生
;
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
,
可生命的宽度
,
掌握在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手中
!
推荐理由:从细小的往事片段中感悟人生的美好,感怀古人的爱国情操,短小却有思想内涵,推荐新人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