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与远方——从调元风骨到巴蜀新章:2025罗江诗歌节圆桌座谈举行
本次座谈以调元文化为脉络,以巴蜀精神为核心,共同探讨诗歌如何成为激活当下、赋能城市的文化力量,寻找诗歌从“文化符号”变为“产业基因”的答案。
-
于方寸墓碑间,载满两代人的乡愁
邹一群,现任中航生命科学院副院长、超级抗原全球应用功勋专家、中国中医药杰出贡献人物代表,同时担任沈阳协合生物制药集团专家组成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授及智库专家。
-
第37届马鞍山李白诗歌节开幕
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山在致辞中说,李白诗歌节已成为马鞍山熠熠生辉的文化名片,更是海内外诗人共赴的精神盛宴。
-
“墨润香格里拉”北京美术展开幕
本次活动集中展出了13位画家在香格里拉采风创作的百余幅作品,将雪山巍峨、江河奔腾、草原辽阔、古刹静谧凝于笔墨,定格“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世界的‘香格里拉’”的生态之美与人文底蕴。
-
诗韵满罗江 文脉“咏”流传 2025罗江诗歌节开幕
活动以“千年诗脉润罗江,文旅融合谱新篇”为主题,旨在以诗为媒,串联古今文脉,通过“文化解码+科技赋能+文旅转化”的创新模式,推动罗江文化IP破圈传播,让千年诗脉在当代文旅融合中绽放新的光彩。
-
天津“君子兰诗人”张秀华携诗集作客《作者面对面》 诗意碰撞引赞誉
北大纵横《作者面对面》平台和中国萧军研究会诗歌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
-
散文集《生命的一束束折光》在京座谈
《生命的一束束折光》收录了李培禹、剑钧、沈俊峰、杜京、胡伟等五位作家的62篇散文精品。
-
从日常出发,探索广阔的生命空间——评《中国女诗人诗选2024年卷》
作者系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河北省诗歌研究中心研究员。
-
《诗刊》2025年第11期目录
《诗刊》创刊于1957年,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诗刊社编辑出版的全国唯一的中央级诗歌刊物,是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定的“国家期刊奖”的优秀品牌期刊。
-
周瑟瑟诗集《青鱼游向大街》出版:“语言幻觉”诗学的代表作
评论家吴投文曾评价周瑟瑟的诗歌:“如行云流水,完全是诗人性灵中流出来的清泉,随物赋形,有一种自在而开阔的敞亮感。”在《青鱼游向大街》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风格的成熟表现。高度的简洁和诗意的凝聚
-
清远诗社选编的《蝶变清远》诗歌合集正式出版
旧体诗与现代诗“并驾齐驱”,绿美清远与生态文明相结合。
-
诗意赋能振兴路,青春探寻求发展
实践团通过政企座谈、产业考察、文化交流等多元形式,深度感受相邻的慈利县、石门县乡村发展脉动,不仅见证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更收获了成长与思考,以青春视角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
-
第十届海子诗歌节启事
第十届海子诗歌节将于2026年5月开幕。
-
12位长河诗群诗人参加2025海峡两岸诗歌大会
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更是联结两岸情感与精神的纽带。
-
流向远方的牧歌
尹才干,四川武胜人。当代作家、诗人、理论家。发表作品100余万字,出版《文趣》《尹才干图像诗选读》《尹才干诗话》《童诗会画画》等著作11部。20多篇诗文被选作大中小学教材,并翻译至国外。
-
2025年11期《星星·诗歌原创》目次
《星星》诗刊创刊于1957年1月,是新中国第一家诗歌专业期刊,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办。曾荣获国家期刊奖、新闻出版总局双效期刊奖和国家重点社科期刊奖。
-
“诗笔绘湖光,文心护江源”——湘鄂黄盖湖流域生态文学研讨会在湖南毛泽东文学院成功举办
共商黄盖湖流域生态文学发展大计 ,见证黄盖湖流域作家从个人抒情到时代共鸣的成长步伐。
-
云南省大理楚雄举办大家读《诗刊》活动
推动经典诗歌走进校园、深入乡村,助力基层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为中国诗歌教育的普及与推广注入新活力。
-
“我和江河同放歌”周孟贤抒情长诗创作研讨会在潞村举行
周孟贤的长诗一个鲜明的特征是关注现实、关注民生,关注人的命运和民族命运,早在44年前省作协研讨他的《祖国,请你思索》,周孟贤获得忧患诗人之称。
-
疯狂的月亮(外一首)
戴潍娜,生于江苏南通,诗人、学者。毕业于牛津大学,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出版诗集《灵魂体操》《以万物为情人》《我的降落伞坏了》等,戏剧《侵犯》《水泥玫瑰》,翻译有《天鹅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