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歌 > 中诗翻译

王如利英译| 敕勒歌 |译者说诗

2021-09-10 10:59:18 作者:王如利 | 来源:中诗翻译 | 阅读:
王如利,笔名兰若,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包括英美文学、社会语言学和诗歌翻译,出版过专著《新英源借词社会差异研究》和译著《微笑依然》,译诗集《华章英韵》等。

 

王如利,笔名兰若,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包括英美文学、社会语言学和诗歌翻译,出版过专著《新英源借词社会差异研究》和译著《微笑依然》,译诗集《华章英韵》等。另有数十篇论文和译文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有公众号“兰若诗译”发表原创译论和译诗,致力于中国传统诗歌的继承、翻译和推广。


Song of the Chile
Anonymous (Northern Dynasties)

The Chile Prairie
From the Yin Mountains expands.
The vault of heaven
Covers the vast lands.
The sky is ever so blue,
The pasture offers a boundless view,
Herds emerge when winds ripple through.
(Translated by Wang Ruli)



如何翻译诗歌的“意义声调”

王如利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民歌,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苍莽寥廓、生机勃发的草原图景,传达出一种雄壮激越、粗犷豪放的情怀。这首诗言简意赅,浑朴自然,不仅具有高超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同时带有鲜明的北方民族特色,是一首在汉语文学史上占有极高地位的诗歌。金代大诗人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七》评曰:“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可见其浑然天成的艺术造诣及其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所带来的强烈感染力。这首诗歌最早见于《乐府诗集》第八十六卷“杂歌谣辞四”,歌辞前有释文说:“《乐府广题》曰:‘北齐神武攻周玉壁,士卒死者十四五。神武恚愤,疾发。周王下令曰:‘高欢鼠子,亲犯玉壁,剑弩一发,元凶自毙。’神武闻之,勉坐以安士众。悉引诸贵,使斛律金唱《敕勒歌》,神武自和之。’其歌本鲜卑语,易为齐言,故其句长短不齐。”(郭茂倩,2016:1038-1039)这段记载中有一些史实性错误,这首诗的作者也存在很多争议,同时歌辞另有几种异文散见于其他集子中,但这些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感兴趣的读者可参考刘先照(1980)、小川环树(1982)、崔炳扬、屈家惠(1983)、刘戈(1986)、张廷银(2004)、陈友冰(2004)等学者的文章。本文关注的是释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其歌本鲜卑语,易为齐言,故其句长短不齐。”也就是说,这首诗歌的汉语版译自鲜卑语。同时,从诗题《敕勒歌》及其内容可知,这是一首敕勒族人歌唱他们生活的敕勒川的诗歌,即其原始创作语言应该是敕勒语。由此我们推测,汉语《敕勒歌》是经由鲜卑语从敕勒语转译而来。所以,这首诗的成功翻译不仅是我国北方民族语言文化交融的活化石,同时也是诗之可译的一个经典例证。

  经常有学者援引据称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说的“诗乃译之所失也”(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来证明诗歌的不可译性。但是,据曹明伦(2009)考证,弗罗斯特现存所有诗文中都找不到这句话,较为接近的表述是“I could define poetry this way. It is that which is lost out of both prose and verse in translation”。曹明伦认为,诗人所说的“译之所失”并非诗之本身或全部,而是一部分诗意。弗罗斯特之所以认为诗意无法在翻译中完全体现,是因为他相信诗歌具有“意义声调”(the sound of sense),即诗的一部分意义与原语的声调不可分割。他说:“声调是诗中最富于变化的部分,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没有声调语言会失去活力,诗也会失去生命。”(转引自曹明伦,2009:68)也就是说,诗意的传达不仅取决于字词、短语、句子等书面语言形式所标示的内容,也取决于(甚至更取决于)语言的声调、节奏所体现的情绪,而这种声调和意义的交融统一是很难在另一种语言中完美再现的。我们承认这种观点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因为诗歌翻译之难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众多翻译成功的案例又向我们证明:以另一种语言去谋求声调和意义的契合并呈现相近的风格特征、达到类似的情感效果并非绝不可能。爱德华·菲茨杰拉德(Edward Fitzgerald)英译《鲁拜集》(The Rubaiyat)和中国古人汉译《敕勒歌》《越人歌》都体现了声韵和意义的完美结合,并成为译语文学的经典,这充分说明诗的声调意义虽然无法简单移植,但经由巧妙的安排和有机的结合,原诗的情绪和风格可以通过译语的声调意义得到很好的体现。

  以《敕勒川》为例,虽然我们已经无法找到这首诗的原语作品,但应该属于它的核心的诗意和诗魂——高山原野的苍莽寥廓和马背民族的剽悍豪迈都通过汉语的声调意义展露无遗。将汉译《敕勒歌》按照断句分行排列可以看出,全诗除了第三行,其他各行尾音都是开口音。第二行与第四行押尾韵,“下”和“野”为开口细音,或称齐齿呼,开口的声音效果表现出空间的延展,而介音“i”的加入又融进了情感的细腻婉转,颇有铁汉柔情的况味,写活了远征的战士对家乡原野的怀念和眷恋。第五、六、七行押尾韵,“苍”“茫”和“羊”为开口洪音,或称开口呼,洪亮的口腔和鼻腔共鸣与高远的天空、辽阔的草原以及深沉雄壮的情绪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另外,第一行的尾音“川”也是开口洪音,其开阔的声调意义与一马平川的大草原完全契合。第三行的尾音“庐”是合口洪音,或称合口呼,一方面它聚拢的音效正宜表达笼盖之意,另一方面洪音的共鸣又带着一丝悠远深沉。如果在英文的翻译中也考虑用词的声调意义,应该也可以更好地表现诗意。笔者的翻译依照原诗韵式,第二、四行押韵,第五、六、七行押韵。第二和第四行尾韵为/ændz/,其音效类似汉语的开口呼“an”,有“延展”“开阔”的声调意义,同时这种声调意义与“expand”和“land”两个词本身的内涵又完全一致。第五、六、七行尾韵为/uː/,其音效类似汉语的合口呼韵母u,虽然不像汉译本的ang那样有鼻腔共鸣,但因为是完全开音节,尾音的发出没有任何阻碍,也适合表现高远无涯的景象和无拘无束的豪情。

  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2009:352)和汪榕培先生(2006:511)也各自发表了这首诗的英译本。从声音意义的表现来看,许先生前三行的尾韵/ɪl/细小短促,其声音效果与诗中的意象——开阔的原野和雄壮的高山——显然是相抵牾的。这主要是因为许先生将辽阔无际的敕勒川译成了“小河”——“rill”,将绵延高耸的阴山山脉译成了“小山”——“hill”,所以它们所附带的狭促的声音意义也就与原本的宏大意象错位了。而且,诗中的“川”是“平川”的“川”,不是“百川到东海”的“川”,译为“河”显然是误解。许译后半部分用了两个完全开音节韵尾/aɪz/和/ləʊ/,应该说其声调意义与原诗的意象和情绪是基本吻合的。另外,许先生译诗的断句比较独特,将汉译本的三、四句做了合并处理,五、六句相互颠倒了顺序,第七句“风吹草低见牛羊”分成了三行,这样在节奏的表现上与原诗有较大出入。汪榕培先生译本的第一、二、五、六行也是完全开音节韵尾/aɪz/,声音绵长开阔,完全契合诗歌所描写的天高地远的景象。第三、四、七行韵尾为相对开音节/əʊm/,其中“dome”的声音效果与“穹庐”的覆盖收束之意比较契合,而“home”和“raom”与诗行所描绘的辽阔图景相比略显局促了些。值得注意的是,汪先生和许先生犯了同样的错误,将“敕勒川”平原理解成了“敕勒河”——“Chile River”,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从事汉诗英译的学者应该以此为鉴,一方面提醒自己要提高母语造诣,加强对原作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即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译作的质量也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诗虽可译,任重道远。


附许渊冲先生、汪榕培先生译本:
A Shepherd's Song

Translated by Xu Yuanchong

By the side of the rill,
At the foot of the hill,
The grassland stretches 'neath the firmament tranquil.
The boundless grassland lies
Beneath the boundless skies.
When the winds blow
And grass bends low,
My sheep and cattle will emerge before your eyes.

The Chile Song
Translated by Wang Rongpei

The Chile River lies
Where Gloomy Mountains rise.
The sky is like a dome
That holds the steppe, our home.
Blue, blue appear the skies;
Vast, vast the grassland lies.
Winds blow, grass bows and we see the cattle roam.

策划:宛城卧龙
制作: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