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特刊 > 中诗简牍

【中诗简牍】2020年11月卷(总第102卷)《重逢》

2020-12-10 11:00:52 作者:中诗简牍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编辑团队:元业、小雪人、老家梦泉、顾念、黎落,本期责任编辑:黎落,苏浅、养心兰等十二位诗人的作品上榜。

编辑团队:元业、小雪人、老家梦泉、顾念、黎落
本期责任编辑:黎落


一、榜单

【状元卷】
1. 恒河:逝水丨苏浅

【榜眼卷】
1. 午后丨养心兰
2.大路朝天丨太白酒桶

【探花卷】
1. 贫穷地理丨成小二
2. 开花的茅草丨西左
3  月末丨钱松子
4. 独坐草间丨杨祥军
5. 重逢丨长安肆少
6. 温暖的棉条丨毛一民
7. 打谷机丨旭日迎峰


【同题卷】
信徒丨张永进

【嘉宾卷】
相遇(三首)丨陆支传(极目千年



二、编辑小记:
  生活中有很多别离。关于爱或者恨,关于生命本身。自然万物都是在不断别离与重生中获得美的力量。就譬如这一期的《恒河:逝水》也是在一个宏大的背景之下阐述朴素的哲理。对于诗歌和诗歌写作,我们已经谈了太多太多。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审智和审美标准,当一首诗符合你自己的阅读体验,在带来快感的同时也会有思考和向往。当下诗坛看似繁忙茂盛,实则还是需要不断探索和求变。让我们在阅读的同时尝试进入一首诗的内部,去探寻其中隐含的情感与内核。诗歌是心动之下的产物。
  “因为动心而美好,因为美好而恒长。”虽然人间有别离,但我们期待下一站的重逢。
-                                                                                                                    ——黎落20201207
 
 
三、上榜作品

【状元卷】

恒河:逝水
文丨苏浅


三月无风,恒河停在黄昏。
站在岸边的人,一边和鸟群说着再见一边想起
昨夜在梦里悄悄死过无人知道。

从没有一种约会像死亡这样直接。
一生啊。它伸手抱住什么,什么就成为火焰;

一生怎么会这样美
刚开始是花瓣,后来是蝴蝶。

刚开始是一滴雨,
后来是恒河。

黎落读诗:这首诗具有明确的隐喻性和象征意味,主题深刻,内核陡峭。首先是诗歌中出现的:恒河。恒河是印度人心目中的神圣之河,传言只要在恒河洗澡就会获得永生。在这里借用恒河的神性来打开诗歌的内在蕴意,用举重若轻的手法将死亡和重生进行再次构架,对生命如逝水做出精确而深刻的个人化的体验。文本中的绚丽与落败,缘起与缘灭相互胶着,穿插。感人至深。


【榜眼卷】

午后
文丨养心兰


与其说逛集市
不如说拎着皮囊在阳光下翻晒
当一些带有泥土气息的瓜果蔬菜
撞击初冬迟钝的眼球时
我有一件衣服蓬松的感觉
一个农妇的眼神
有时比一根棍子更有效
很多灰尘掉落
一把霜打的辣椒熨平
陈年皱褶

老家梦泉读诗:如何在寻常事物及场景里发现诗意,是当下诗人们孜孜不倦地追求。这首小诗做了有益的尝试,且是有效的、成功的。
  逛集市人人都有过,熙熙攘攘的,似乎和诗意不搭边,但作者却从中碰撞出了诗意:让自己和生活中的物——阳光、带泥土气息的瓜果蔬菜、霜打的辣椒以及人——农妇的眼神发生关系、发生化学反应:被蓬松、被撞击、被掉落、被熨平。万物都是有灵性的,只要你真心、平等地与他们交流,就会被他们些许细微的光芒照耀,就会被抖落掉一些异化的尘埃,就会在瞬间的顿悟里流淌出清新的诗意,进而反哺他们,让他们也诗意地活在你的小诗里。


大路朝天
文丨太白酒桶


一边是汽车
一边是火车
路面上冒着蓝烟
铁轨间歇式呻吟
整个下午阳光明媚
风声不断
走在空地上
两边来回看
没有一个是我能追上的

黎落读诗短小洗练的白描式手法,利用事物两种相反的作用效果进行暗中对照,将现代人的外在追逐与内在纠葛的生活状态给予不动声色的嘲讽和揭示。“阳光明媚和空地”在小诗中具有深层次的含义,既是写实性的场景描述,又暗示诗人的内心活动,尾句和标题形成呼应对立的诗意张力。


【探花卷】

贫穷地理
文丨成小二


除了麦子和水稻
这片土地,不长别的东西
我们的父母也一样
拒绝荒芜,能力和产量都已达到上限

这世上最珍贵的是粮食
最不值钱的也是,十亩油菜花自带的金子
竟打不出一根项链

小雪人读诗本诗具有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第一段因关于个体的小我的现实的简洁陈述而平面到波澜不惊,却因第二段的关于粮食的内外矛盾与关于“金子”的数量级反差的两组对抗而切入扩张到整个社会底层,从而使七行小诗“以小见大”地揭示“贫穷地理”的本质,具有深刻性与广泛性。同时,在“扶贫”基调上也具有现实意义。


开花的茅草
文丨西左


像雪,看雪的人去了南方
沦为工厂的零件,行道树上的香樟
像月光,照亮过大地上所有悲伤
仿佛闪烁的玻璃碎片
那样白,像离别时她没有说出口的话
那样白,像从未有过的迷惘
现在,开花的茅草被风吹得那样凌乱
像雪正在融化,月光即将从大地上撤回

顾念读诗本诗为行旅诗,抒发的是客居异乡的漂泊无定。开花的茅草有特性,风一吹就乱,就飘飘荡荡,而茅草的特性也是“去南方的人”的特性。两者结合,就是异乡人无依无靠的漂泊状态,“月光”“白”“雪”这些意象,一直在反复强调羁旅之人的不安定和思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当人们远离,故乡的情怀就会始终伴随。


月末
文丨钱松子


肺腑之中寒意对付生活,
有时如初恋,“换来了另一笔财富。”
美的存在有一种气息在贯穿,
看上去像地铁。
去年今夜,我暖不了身子,
但能感受到月光,最先融化出来的威力。

黎落读诗:月亮从月初到月末会经历一系列初生,弯月,满月,直到晦月。这个过程充满了美的变数和动感,类似某种情绪和现实生活状态。诗作在深度解构中,加入多重意象元素和技法,将心象巧妙的植入其间,形成一个迷离又晦涩的阅读场景,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


独坐草间
文丨杨祥军


那一日,天空辽阔
远山清秀
割完的草摊开像一幅画
待割的草地像一张黄绸缎
那一日,秋风扯着草地一角
轻轻抖动
整个草地起了波浪
大地在轻轻颤抖
我在草丛
想静,也静不下来

老家梦泉读诗:这首诗的特点是自然、流畅,像棵深秋随风摇曳的小树。你需要品味的是它投下的阴影部分:收割季节,且收割的是草,这里草是有隐喻的,或者说这个草象征着活在底层的大众,谁收割?时光,命运和所谓的我,我既收割者又是被收割者(诗意里),双重身份也隐藏着张力,这样伸进思考,就让这首小诗有了无尽的回味空间:

割完的草摊开像一幅画
待割的草地像一张黄绸缎
那一日,秋风扯着草地一角
轻轻抖动
整个草地起了波浪
大地在轻轻颤抖
我在草丛
想静,也静不下来


咂摸出滋味没有?没有??那就继续咂摸……


重逢
文丨长安肆少


白衣飘飘吞噬黄昏颜色
淡唇,啜饮红酒杯里最后的深红
与目光相约,依偎,最后起身
作别,如老朋友

躲避过,藏匿过,甚至假装无视
这一季秋,带着明黄伪装
还是第四十二次不期而来
与我重逢,时光里

我与这个秋天挥手告别
却流着眼泪,期待下次重逢

老家梦泉读诗:“白衣飘飘”是这首小诗很重要的一个意象,它不仅奠定了这首小诗的感情基调,也无形中用一条诗意的内线,串联起:淡唇、作别、秋季明黄的伪装、告别、眼泪等一系列词语和意象,进而完成一条五彩缤纷的诗意项链。诗题是重逢,但作者似乎对作别、告别下笔更重,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指东打西”,打西是虚张声势,陡增诗意的崎岖,最终指向的是诗意的东方。与白衣飘飘色调对应的是是黄昏的深红、深秋的明黄,除了它们彰显的色彩张力,也间接隐喻了重逢相对较温暖的基调。小诗有对通感、拟人、悖论等手法的运用,通过对作别、重逢的反复结构,将人生之秋的沧桑感怀活灵活现地呈现了出来……


温暖的棉条(邮箱投稿)
文丨毛一民


想要吐出丝来
就不要怕被抽空不要怕痛
像蜡烛一样慢慢把自己缩小
变成一道光,一股暖流

温暖的棉条
像妈妈的心一样柔软
一条棉线穿在我的身上
我走得越高远
妈妈的心就抽得越空

小雪人读诗用“棉条”喻“母爱”是当下写作常见的意象。但是,诗歌之所以有其诗人的个人标识性,往往不只是意象的新鲜感,更多决定是具有个体情感体验的细微打开,比如“一条棉线穿在我的身上/我走得越高远/妈妈的心就抽得越空”。


打谷机
湖南丨旭日迎峰


你忙碌一生的身影
现在终于可以蹲下来歇息
把巨大的齿轮卸下
把骨头卸下
把骨头里的芒与火种卸下
放在一个无人问津的角落
让秋风吹拂
让时光磨合
让尘世的灰尘落满你额头
像荒凉的生命被一场雪覆盖

小雪人读诗一首非常具有生命情感体验的象征诗。它不动声色地将读者引入契巧的场景构建中,具有很强的意象链炼精术,比如“忙碌一生~齿轮~时光磨合”及“谷~芒与火种”等,在具象与意象的水乳交融中酝酿溢出情感与生命感悟。


【同题卷】

信徒
文丨张永进


高山塔很高。云低的时候
可听到大雷音寺的钟声

庙里的灯一直亮着
透过黑暗——
整个村子都看得见

孙儿说那是灯光
奶奶说那是佛光

黎落读诗诗歌前后关照,以高山塔和大雷音寺为破题口,沿着纵向线条挖掘出主题。在结尾设置的两个人物使诗歌增加了横向广度,提出一个关于传承和忘却的矛盾。但孩子又是希望的代名词,所以文本的总体基调充满温情。不足是略显单薄。


【嘉宾卷】

相遇(三首)
安徽丨陆支传(极目千年)


这是最好的相遇
绿皮火车在黄土高原上行驶着
我靠在窗口,一脸倦意
窗外,一条土路从天际线挂下来
一个骑摩托车的男子在高原巨大的背景下
神态安详,衣着干净
火车带着我驶过的几秒
我们都微微侧了一下身体
轻巧地,让过了
彼此的一生

  立秋

突然露水就重了
几只鸽子低飞巡视的荒草地
突然悲伤就重了
几座坟茔守护着的荒草地

蹲在青草边的赶羊人
好久都没有挪动身体,他知道
他一起身
青草就会枯萎
他一起身,羊群就会散去

  寄你

还好,四十岁后我一直在补钙
每天在脚手架上,我能做的
是让自己骨头硬点,即使有一天失足跌落
路过的你,也能认出来

小雪人读诗“人间的天堂”是什么样的?作者在《相遇》中写“窗外,一条土路从天际线挂下来/
  一个骑摩托车的男子在高原巨大的背景下/神态安详,衣着干净”。那是现实疲倦的“我”与现实缺失中的“我”相遇,如此克制的文字下是难以言状的生活艰辛。当我向作者约稿时,他说:“我这次在这个工地上硬走的,老板不给我走,我只想回家找点空间写写诗”,他又两次说:“谢谢”。我知道,他不是要谢谢我们网刊的一次约稿,而是在生活困顿中,谢谢自己还有诗歌。人生是在失去中才学会拥有与珍愔,或者说生命最终都是荒凉的《立秋》。当我们经历生活的面目全非,至少还有“诗歌”在体内《寄你》,或者你其实想说“祭你”吧!谢谢,我们还有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