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长安瘦马

【瘦马读诗】烟雨、缑晓晓的诗

2019-05-08 作者:长安瘦马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长安瘦马:本名尚立新,1968年出生于辽宁抚顺,诗歌爱好者,现居西安。中诗网第四届签约作家,著有诗集《你的影子》。
烟雨的诗
 
诗人简介:烟雨,女。陕西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有作品发表于《诗选刊》《敦煌》《延河》《延安文学》《陕西文学界》《鹿鸣》《关东诗人》《北极光》《华语诗刊》《延河诗歌特刊》《圣地诗刊》《中国散文家》《散文诗世界》《大沽河》等杂志期刊。有诗歌入选《2008中国最佳诗歌选》等年度选本。
 

 
旧报纸
 
镶嵌在你家土炕墙边的旧报纸
写满斤斤两两毛毛角角数字的旧报纸
记录你整个日月江山怎样重叠又更新的旧报纸
捆绑烧山交还予你的旧报纸
如今,我莫名其妙地活成一张遗落于人间的旧报纸
包了一包又一包药渣子的旧报纸
医生下手太重,它清空了我这辈子,亏欠我一粒星辰
旧报纸,你的味道弥念着万物醒来
 
长安瘦马:
 
其实文字本身也是一种药材,诗人拿着锄头背起背篓,在深山老林、在悬崖峭壁痴情地找寻仙草。找到后生起炭火,三碗水煎熬成一碗水,这浓缩下来的一碗水便是诗人炮炙好的诗歌。诗歌是诗人的药,用诗人的泪和血做药引子服下才有效。
 
婴幼儿和病中的成人最容易通灵,没有沾染世俗的欺骗和虚伪或者识尽了世俗的欺骗和虚伪,这个时候会洞彻生命的真谛,会百无禁忌彰显出智者的光芒,原谅一切或者一切都不原谅。无论原谅与否,这种诗歌都是扎心的,不忍卒读。
 
“思想健康的少女放弃我吧/这是真心话。她无法想象的恐惧在眼睑下藏着/大海一样淹没鱼鳞/生命如浪花散去。她想……/此刻的浪击打再击打,会带走什么/少女转身而去/她面部平静,回头微笑,眼泪流了又流/我这一生,送她到这里,逐渐回到孤岛/爱是软弱的武器/如此平静的蓝之下,任她去,任她哭泣/任她长成大地上丰盈着胸脯的火穗子” --《少女》
 
纵然披星戴月风尘仆仆,诗歌会使我们一键还原,还原于生命的本真,这本真同样充满了热烈的渴望,渴望清晨的阳光、渴望树上的鸟鸣,百味滋生、百转柔肠又慧眼独具。或许在诗歌里这些俗世的具象才真实一些,虚无的圆满从来不是人生,佛曰:不可贪嗔,可是我真的贪恋红尘的酸甜苦辣,我真的会读到一首诗歌流出泪水,而后,咒骂或者寂静无声。
 
默默地读着烟雨的诗,窗外还是春天,大地上还是我们的人生,诗歌的火焰蓝蓝地还是那么情有独钟。刚强、凝重、豁达、柔情,不避讳也不隐藏,直视生命的火焰,看他生生不息,看他燃烧出一个又一个春天。
 
诗歌的内核就是我们的内心,诗歌的形式就是我们的躯体,有时候,我狭隘地抵制诗歌的技巧,活在诗歌里,人诗合一,诗人的举手投足都是技巧,甚至有时诗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具备这种功夫,而恰恰是这种无觉,才致无碍和彻悟,使精神得到安慰和升华,进而抵达永恒。
 
诗歌的语感被心境影响着,心境在冰冷残酷的现实里锤打出的语感使烟雨的这几首诗具有了特殊的气质,我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这种气质,并且拒绝去寻找一个词来形容这种气质。我只想说:一切安好,什么也没有发生。
 
2019/4/28
 
缑晓晓的诗
 
诗人简介:缑晓晓,男,70后,西安市临潼区人,现居咸阳,基层公务员,文学爱好者。有诗歌散文发表于《诗选刊》《延河-下半月刊》《陕西工人报》《文化艺术报》《长江诗歌》《咸阳日报》《湛江文艺》《武陵都市报》《萍乡日报》《秦都》《豳风》等报刊。

 
麦田随想
 
燥热的风飘溢阵阵麦香
麦芒和光芒竖竖斜斜,织着苍生的底线
收割机突突而过
金色大地已没有虔诚的敬畏
农人和农人的后人
把希望挤进城市的旮旯角落
播种着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
堵塞的大街小巷汗水汇聚成河
找不到安放魂灵的口岸
一步一台阶爬上城墙
时光雕刻的老人和在麦垛旁戏耍的儿童
与压扁的麦杆,一同喘息
生锈的镰刀,把故乡的炊烟一节一节割断
 
长安瘦马:
 
再过上十天八天,春蚕就开始编织包裹自己的茧;然后再过上十天半月,麦子就黄了,就开镰了,我们就有新麦磨成的面粉蒸出的馍,那味道,真是我们美好的日子。
 
麦子黄的时候,终南山下,渭水岸边,有一种鸟开始在麦田上空、农人的窗前焦急地鸣叫“算黄算割”,召唤大家赶快割麦,哪块麦地黄了就割哪块。 造物主就是这样神奇,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算黄算割鸟”,教导我们如何割麦。其实这种鸟是四声杜鹃,它的叫声很像方言“算黄算割”,更神奇的是,当麦子割完,大地裸露出来的时候,它却不见了踪迹。
 
读了缑晓晓的这首《麦田随想》,我竟然想到了这么多,也啰嗦了这么多。诗歌的特点可能就在于此,你停留了了,你联想了,你沉进去了,能把你的眼睛抓住,这首诗就成功了。
 
可以看出,缑晓晓的诗朴素自然,天然去雕饰,他的文字、他的心性以及他的思想脉络清晰明亮。这首《麦田随想》不但表现了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碰撞、三千年时代之巨变,更有一代人的失落和担忧。一个个故乡正在失去、湮没,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将变成我们摇摆不定的故乡。我不知道现在那“算黄算割”的鸟鸣是否还能听到,也许以后这声音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会演变成别的什么声音。
 
能够把这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和矛盾,通过一个个意象编织出一首诗,就像春蚕吐出的丝,周密而不凌乱,使之富有诗歌的形式美和内蕴,足见缑晓晓拿捏诗歌语言和架构的功力。而我总是把眼光放到诗歌的外面,“生锈的镰刀,把故乡的炊烟一节一节割断”, 巨变下的惶恐和失落,连炊烟都是奢侈的了,本诗无意中恰恰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客观现实,并把他缩影在一首小诗里。或许若干年后,我们都变成了历史,人们会沿着这首小诗寻找我们的蛛丝马迹。啊啊,那个时代的人是这个样子。
 
或许,《在沟底》这首诗,更能表现诗人缑晓晓的心境,“在沟底,需要坐着沉思/落差,才能显示出人世百态的深刻/爬坡时,我背着手/那是我唯一坚守的尊严”。
 
我的眼前浮现出缑晓晓爬上坡时,背着手迎面走来。
 
2019/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