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唐自辉出版《采撷时光》

2017-10-20 作者: 唐自辉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日前,唐自辉诗词集《采撷时光》入选龚学敏主编的《星·诗文丛》(第十辑),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公开出版。该书收录了作者十几年来创作的200余首格律诗词、新诗,其作品以乡情、亲情、爱情等题材为主,同时又关注国家和时事,大部分作品已在各级报刊发表。

 唐自辉出版《采撷时光》

QQ图片20171020110653.jpg

日前,唐自辉诗词集《采撷时光》入选龚学敏主编的《星·诗文丛》(第十辑),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公开出版。该书收录了作者十几年来创作的200余首格律诗词、新诗,其作品以乡情、亲情、爱情等题材为主,同时又关注国家和时事,大部分作品已在各级报刊发表。近年来,作者笔耕不辍,热情讴歌家乡的历史文化、壮瑶风情、生态山水等,创作了不少有关连山的作品。作者将这些作品结集出版,主要目的是向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成立55周年献礼。
据了解,唐自辉,笔名原上草,瑶族,早在初中时代就与文学结缘,1999年起在《清远日报》发表处女作,迄今在《诗歌月刊》《中国乡土诗人》《诗中国》《中国教师报》《文史天地》《中华楹联报》等十余家报刊发表诗词、新诗、散文、小说、楹联等作品100多件,并多次获奖。今年4月份,经清远市作协和广东省作协推荐,他被录取为鲁迅文学院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学员,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学习。目前,他是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清远市政协文史资料专家组成员、清远作家协会会员、清远诗社社员,现任广东楹联学会理事、连山作家协会副主席、连山民族研究学会副秘书长。在工作之余,他常年坚持文学写作和瑶学研究,曾编著《连山古今楹联选》,在《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作品入选《清远历代乡土诗选》等多种书籍。
 
 
摘选部分《采撷时光》作品以馈读者
 
1008_18.jpg
格律诗: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五十五华诞志庆
     
地域接连三省界,岭南边邑史流芳。
五迁治所经风雨,四易县名迎盛昌。
水笑山欢歌自治,壮乡瑶寨谱华章。
声声锣鼓传天宇,曲曲民谣颂故乡。
改革春风吹粤北,陈年旧貌换新妆。
人民群众扬旗帜,民族乐园沐艳阳。
逐梦扬帆齐奋力,征途迈步共繁忙。
精心绘就蓝图展,矢志谋求县域强。
偏僻边城区位差,风情古邑云雾藏。
逢山辟路化天险,遇水架桥铺绿廊。
直达乡村无阻塞,建成铁路有希望。
喜迎二广穿南北,更待通衢到桂湘。
经济腾飞须蓄势,旅游蓬勃正开航。
三农提速增实效,产业繁荣利客商。
生态功能国字号,宜居环境最优良。
氧吧空气名全省,屋脊风光誉四方。
绿水青山成画境,蓝天绿地遍花香。
各级政策落实好,百姓生活甜蜜尝。
精准扶贫寻路径,创新施策除穷囊。
发挥优势求发展,保障民生送吉祥。
围绕目标抓建设,撸开袖子铸辉煌。
铿锵步伐旌旗举,浩荡征程志气昂。
改革务实添动力,紧跟部署不彷徨。
坚持到底追国梦,日夜兼程建小康。
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成立于1962年9月26日。
 
 
 登连山茅田界观景台
(一)
昔日一方茅草地,今朝建作观光台。
远山如黛随云至,飞鸟衔歌入眼来。
细雨沾衣添意趣,清风盈袖醉心怀。
陶公指示须牢记,县治搬迁此处哉!
             (二)
曾是黄茅疯长地,而今揽胜好平台。
双亭屹立连廊美,丛竹飘摇迷雾皑。
群岭逶迤呈秀色,满城偠缈沁胸怀。
登高犹记陶公令,一缕清风拂袖来。
注:1965年3月19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同志在茅田界决策将连山县治从永和迁至吉田。1967年1月连山直属机关陆续迁至吉田莲花坪办公。1980年3月20日,经省政府批准,连山新县城正式设置在吉田镇。
 
 
词:
 
望海潮·连山赋
 
连山置县于南梁天监五年(公元506年),始称广德县,历史上曾四易县名,五迁县治,1962年9月26日成立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适逢自治县五十华诞,追古抚今,学词志庆。
 
岭南边邑,始曰广德,盛名千古传扬。人杰地灵,山清水秀,恍然潜入仙廊。赏不尽风光。看三关耸峙,八景梳妆。幽谷流泉,常惊醒鸟语花香。
美哉瑶寨壮乡。喜民族团结,共绘华章。瑰丽故园,幸福社会,生态享誉四方。帆劲正开航。举红旗浩荡,穿越苍茫。万众同心,盼来日再铸辉煌。
 
注:“三关”指鹰扬关、鹿鸣关、白石关;“八景”指瑶山飞瀑、茅田云海、鹿鸣拥翠、雾山梯田、鹰扬雄关、巾子日出、鹅湖秀色、天马腾霄。
 
 
念奴娇·鹰扬关
 
江山如画,看南岭、这里鹰扬独好。伫立城楼收眼底,三省风光多少?万顷烟涛,千层叠翠,眺望群山小。雄关百尺,兵家争夺之道!
遥想历史沧桑,寻幽怀古,也学英雄笑。怒发冲冠真武穆,又见翼王吹角。更念邓公,激扬指点,贼寇纷纷跑。燎原星火,红旗召唤春晓。
 
 
新诗:
 
    秋天瘦了
 
平仄的蛙声瘦了
南飞的雁阵瘦了
风中残喘的木叶瘦了
母亲点燃的炊烟瘦了
秋天瘦了,一切都瘦骨嶙峋
 
月色瘦成了游子的乡愁
山溪瘦成了一条蠕动的蛇
流云瘦成了天空隐疼的痂疤
可怜的秋荷,撑着一顶破伞
瘦得只剩下一副干瘪的骨骼
 
秋风瘦了,呢喃着风中枯草
秋雨瘦了,沿着薄薄的鱼鳞瓦
滴成一声声幽怨的蟋蟀
秋天仿佛一位羸弱的老头儿
一夜淡淡的西风,便把他拧瘦了
 
 
乡愁
 
父亲的咳嗽
浸染了岁月风霜
时常在深夜惊醒
连同皎洁月色
装进了我的行囊
 
母亲的唠叨
又传来敏感的耳管
慈母手中线
总是温暖牵系
我这只游离的风筝
 
饮着六月的雨
庄稼拼命拔节
蛙声愈加亢奋
乡愁不断蔓延
悄悄潮湿了枕上的梦
 
 
仰望炊烟
 
跋涉的足迹,磕磕绊绊
烙着羁旅的秋霜
在异乡黄昏里渐行渐远
 
一只孤独的大雁
被辽阔的秋风
丢进了深邃的天空
 
灶头前,母亲默不作声
躬下羸弱的身子
伸出黝黑的双手
点燃那缕升腾的炊烟
 
痉挛的炊烟呵
仿佛一行浑浊的眼泪
流淌母亲的脸庞
烫疼了游子深情的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