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斯瓦夫•米沃什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1-07-01 作者: | 来源: | 阅读: 次
2004年8月,伟大的波兰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在他的故国驾鹤仙去时,正值《米沃什词

从1981年至今,米沃什的诗歌已经在中国诗坛深深扎下了根,对中国诗人,尤其是中年一代诗人产生了持久的影响。为了表达中国诗人对他的缅怀和敬意,为了总结米沃什在中国被翻译、研究和流传的情况,波兰驻华大使馆、世界诗人大会中国办事处和中国诗人俱乐部联合于2011年6月30日在北京海淀区北太平庄CCTV老故事频道一楼演播厅举行学术纪念会,同时推出米沃什生平与作品图片展。
屠岸、西川、王家新、楚天舒、宋琳、汪剑钊、郭英剑、谭五昌、邵建国、周占林、孙小宁、艾妍、张妮等诗人、学者、翻译家及媒体40余人出席了研究会。特邀嘉宾有意大利女诗人朱西和加拿大女诗人李莎等。中国波兰文学研究界的权威专家易丽君(韩逸)教授率领她在北外波兰语系的两位高足何娟和李怡楠与会,师徒合作用汉语和波兰语读了米沃什的代表作。大家对米沃什一生的思想品格和文学成就予以高度评价,并做出了精简而深刻的评析。屠岸老认为米沃什的诗歌是波兰这个小国灿烂而伟大的文化的表现,这次纪念会具有历史意义,将在中波文化交流史上写下重要一笔。易丽君认为,米沃什堪称波兰的莎士比亚,同时也是伟大的爱国者,但在很长一段历史时间里,他居然在波兰被当作叛国贼,令人痛心。王家新说,米沃什是20世纪全世界范围内最伟大的几个诗人之一,对他本人影响甚巨。西川说,米沃什执著于他的巴尔干背景,使他与像瓦雷里那样的高蹈派划清了界限,另外,对社会主义经验的处理为中国诗人树立了榜样。郭英剑认为,米沃什在自由世界和非自由世界的双重写作经历,为中国作家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汪剑钊感慨于米沃什目前的大多数汉语译本都转译自英文译本,希望北外能够培养出更多翻译波兰文的年轻专家。宋琳现场读了他献给米沃什的一首诗。
研讨会由世界诗人大会执行委员兼中国办事处主任、诗人北塔主持,波兰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Mr. Maciej Gaca代表大使和主办单位讲话。
中国的波兰语文学翻译家乌兰女士从波兰古都克拉科夫发来贺电,透露了一个好消息,值米沃什诞辰百年之际,米沃什的重要著作《被禁锢的头脑》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目前初译稿已经完成,这是首次从波兰文译出的米沃什文论在整个华语地区出版。
在研讨会,朗诵家姬国胜、王永利和于晓鹏等的精彩表演得到了热烈的掌声。

研讨会现场。

波兰大使馆文化参赞代表大使讲话。

诗人、翻译家北塔主持会议。

易丽君教授发言。

诗人王家新发言。

诗人西川发言。

诗人、翻译家汪剑钊发言。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