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名家荐读|王立世:《行吟路上燃烧的爱》——评周占林双语诗集《旷世之恋》

2023-01-27 作者:王立世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周占林属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行吟诗人。他的每一首诗都有根,有自然的根,有生活的根,有文化的根,有人性的根,与那些空穴来风的作品有本质区别。他的行吟诗不乏神来之笔,对祖国的每一个地方、每一处景观,每一位相识的同胞,都有自己独特的发现和感悟。
作者简介

王立世,中国作协会员。在《诗刊》《中国作家》《人民日报》等国内外多家报刊发表诗歌1000多首,在《诗探索》《江南诗》《四川文学》等报刊发表诗歌评论100多篇。诗歌代表作《夹缝》被《世界诗人》推选为2015“中国好诗榜”二十首之一,入选高三语文试题。诗歌入选《诗日子》《新世纪诗典》《中国新诗排行榜》等100多部选本。部分作品被译介到美国、英国、土耳其等国。《名作欣赏》两次推出本人诗歌的评论专辑。获“2022年度十佳华语诗人”、第三届中国当代诗歌奖新锐奖、全国第二十五届鲁藜诗歌奖二等奖、2022年第二届“名作欣赏杯”晋版图书书评大赛二等奖、首届“新时代.鲁迅诗歌评论奖”等奖项。

   读罢这本诗集,我想起诗仙李白,寄情山水,放浪形骸,用一种超现实的浪漫谱写了人生的不拘一格,为华夏子孙留下无数锦绣诗篇,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做出卓绝贡献。
   周占林属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行吟诗人。他的每一首诗都有根,有自然的根,有生活的根,有文化的根,有人性的根,与那些空穴来风的作品有本质区别。他的行吟诗不乏神来之笔,对祖国的每一个地方、每一处景观,每一位相识的同胞,都有自己独特的发现和感悟。他能恰到好处地把自己的生命体验、情感积淀融入当下的场景和氛围,使眼前景升华为意境,使瞬间情流露出人性。即使是心血来潮的触景生情,都寄寓着上善若水、和谐自然的生存理想。他打破了行吟诗的瓶颈和局限,释放出人间大爱和人性至美,当然也没有回避人类精神面临的困境。
    山顶洞是人类的文明遗址,诗人没有把它写成简单的颂歌,下笔就抱打不平:“没有一朵花为你歌唱”。这貌似平平的一句,含有无穷的感慨。人类一直在进化,但也在物化,面临道德危机和人性变异的尴尬,回归原始初心成为灵魂的必然指向。“故乡的影子早已被风/吹散,曾经的荣光/被一根骨针刺穿”。人们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风尘仆仆地奔走在追名逐利的路上。风吹散了故乡的影子,也吹醒了我们浑噩的灵魂。诗中的石器与陶器蕴含的意义截然不同,形成思想内涵的多层对比,时代的差异、表象的差异、质地的差异尽在其中。“石做的器皿远比现在高级/我们的陶瓷/历经千年,精致无比/只是轻轻一碰/便会碎为一地心伤”。从工艺角度审视,从粗粝到精致无疑是科技的一大进步,但本身却变得更加脆弱。诗人由物写到人,感叹“缺少了坚硬/人的腰便再也直不起来”。在物欲泛滥的市场经济时代,最令人担忧的就是不择手段,最令人不齿的就是用人格和尊严交换牛奶和面包。诗人表面上泛泛而谈,但点到了现实的穴上,抓住了人性的弱点,背后有无穷无尽的意象在支撑。从山顶洞开始,结尾又回到山顶洞,现实似乎没有变化的迹象,但“洞口的石头依旧苍莽如斯/什么都不需要改变/万年之后,山顶洞仍然/挺立于此,宠辱不惊”。人类开天辟地的伟大精神,不会被时间的流水无情地冲走。这首诗过去、现在、未来叠加在一起,从远古到当代再到遥远的未来,时间跨度之大前所未有。从空间上看,山顶洞是固定的清晰的不变的,人类的行踪却是漂忽的模糊的变化不定的。诗人以清晰反衬模糊,以不动映照动,以不变对抗变,形成精神的跌宕起伏。这是一首历史与现实、物质与精神交融的诗,文字虽不长,但意象纷呈,意味萦绕,给读者留下了广阔辽远的想象空间。
   当代行吟诗有两大薄弱之处,一是缺乏真情实感。凌空蹈高的泛抒情比比皆是,缺乏尖锐锋利的个性。周占林的情用“旷世”来修饰名副其实,情多而不泛滥,情深而不隐晦,其真诚草木也会为之感动。美国诗人奥利弗认为:“诗歌必须在情感自由状态下被创作出来”。确实,情感一旦掺入与心灵无关的东西,或被非情感的东西左右,情感就会失去纯粹性和感召力。周占林用语言捍卫了一个诗人尊严和自由,其诗歌“以出色的过量来使人惊奇”(济慈语),并能自然上升到人性的高度,有时还能折射出社会的某些风声。写贝壳梁,预设了一个小说才有的情节:“亿年前我们曾经相遇/只因美丽的转身/在刹那间便失去了你的踪迹/从此,每一世我都在苦苦寻觅”。一转身造成了亿年的离愁与相思,这种夸张完全是为重逢铺垫,“经年变迁,我终于又找到了你/你把灵魂站成化石/我看到你小小的身体/光亮耀目却又精致无比/你就是我此生的珍珠啊/终将陪伴我在可可西里牧马/让我生生世世爱你”。绝处逢生的生死恋,荡漾着爱的惊涛骇浪,具有震撼人心的冲击力;《在寺河山盛开,只为等你》写等待的执着和美好:“寺河山,是一座有灵性的山/来到此处便不想离开/在这里扎根,成长/直至在每一个春天/像出嫁的新娘/渴望如同云海/一下子漫过所有的山峦/这一次盛开/只因千年前的约定/在秋天,只等你来/我们没有抵达的前世/只因我的矜持/错失了一段聊斋般的故事/在每一个夜晚/我期盼你突然在我面前出现/错过了就永远错过/这一世/我在寺河山上遥遥望你/哪怕是白雪覆盖了我一生的思念/我也在等这一天/当秋风吹红了我的脸庞/我知道,与你相见/已经不再遥远”。既有因矜持错过的遗憾,又有刻骨相思的真情,更有心灵靠近的念想,人性之美从笔端自然地流露了出来;《鼓楼再遇》写彝族姑娘的美:“走一步,一声叮当/那是一声最原始的歌唱/清脆的悦耳/轻舞的曼妙/我像一个乞丐/在捡拾着遗落在她身后的背影”。这种美既不同于形而下的下半身,又不同于形而上的抽象化。诗人吝啬得连衣着美都不具体写,而是着重写饰物碰撞发出的悦耳声音,以及犹如曼妙舞步的走路姿态,非音乐的音乐与非舞蹈的舞蹈合二为一,一个人轻松自由的精神格调就烘托出来了。在大美面前,诗人用乞丐比喻自己的一无所有,而且“在捡拾着遗落在她身后的背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况崇尚真善美的诗人呢;《到南阳诸葛庐隐居》事出有因:“既然爱已远去/就到南阳诸葛庐隐居/租几亩水田/把失意和回忆种植/不必担心有人三顾茅庐/就是一顾也只是一种奢望/让心在青草的葱郁里/慢慢平静/读一读《陋室铭》/寻找被遗失的过往/当年的诸葛孔明/是否也曾为情所伤?/一间草庐/足以装满他的家国理想/而如今的我只是江湖浪子/想找一个/安放悲伤的厅堂/一杯茶冲洗满腔的怅惘/一支烟燃尽说不完的相思/当种植的作物开始生长/就让一只竹凳/坐出蝉的歌吟/一把鹅毛扇/扇出泥土味的清凉/只有失去你才明白过去的爱/究竟有多少分量”。这是一首失恋的歌,悲伤是主基调,但不单纯是写失恋,而是借失恋表达对现实的失望和回归自然的心迹。“当年的诸葛孔明/是否也曾为情所伤?”。这一联想,也暗示诗人不甘沉沦,像诸葛孔明那样淡泊名利、修身养性,在诗歌方面建功立业。这首诗写出了悲情,也有对爱的反思,蕴含着积极的正能量;从三首写佛山的诗,可以看出诗人对佛山情有独钟、情深似海。在《佛山的佛》中写到:“佛山的佛/总和其他地方的佛有所区别/每一个行者匆忙的脚步声/就是直击灵魂的晨课与晚钟/那阳光下的笑脸/让踩错的脚印/找到正确的方向/到了佛山/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菩萨/用佛山的宽容和善良/在内心深处/书写自己的经文/所有的心事/都在行走中开始淡化”。佛山是经济发达的城市,但佛山人的慈悲、宽容、善良没有被金钱异化,体现出人类的精神文明,这是佛山最大的亮点,字里行间充满发自内心的赞美。在《佛山的瓷》中写到:“我们生活的每一片空间/都有佛山瓷的影子/那被我们用旧的过去/依然每天在我们面前闪烁着……在佛山/会有一朵玫瑰爱上一个影子/世有五行,总有一段因果相伴/在苦海的泅渡中/望不到开花的那一刻/丢弃一朵玫瑰/远没有爱上一片瓷/更让自己内心趋于洁净”。佛山的瓷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还能净化人类的精神,这种合理化的想象是一种思想的升华。《在佛山品茶》写到:“几个朋友的下午如此宁静/一芽一叶的淡绿,和着佛山的水/谱一曲温馨与亲切……这个下午的佛山知道/每一个品茶的魂灵/都有数之不尽的诗情在流动”。从下午茶中感受佛山浪漫的文化,诗人与佛山越来越近,越来越亲密。人们常常用无病呻吟指责当下的诗歌,虽不完全是这样,但这方面的问题确实比较突出。相比之下,周占林诗歌的情感是真诚的、充沛的、饱满的、明朗的、积极的,能有效地对抗“人心的粗俗”(布罗茨基语)和世态的炎凉。而且“使他上升到他自己之上”(霍普金斯语),即从从小我抵达大我,从个性抵达共性。
    另一个薄弱之处是缺乏意象的支撑。没有意象,剩下的恐怕就是千人一腔的概念和口号,这样的诗再精致,也没有生命力。意象模糊,不知所云。写到山也不知山是什么样的,人与山是怎么样的关系。意象对诗歌的重要性,美国诗人庞德一针见血地指出:“只要能塑造完美的意象,就能造成一种骤然解放的感觉”。周占林诗中的意象达到形神皆备,既有鲜活的生活情趣,又有丰富的思想意蕴。《南阳独玉的疼》,一般人只知道玉的美,诗人才能想到它的疼。很多诗就物写物,物象转化不成意象,升华不到一定的思想高度。周占林具有化石成金的艺术能力,把独玉塑造成有情感意味的诗歌意象:“一块独玉/无法确定未来的形状/但却可以保留自己的信仰/让那种无法打磨的光亮/照耀这个挤满雾霾的田野/像灯光一样铺设一条路/让行走的脚有一个前进的方向”。独玉对未来无法把控,但用信仰之光为人们指明方向。现实与未来相互辉映,诗意与哲理融为一体。它的情操和品格铸就成一个独一无二的意象;《雾灵山的雾》:“与雾灵山的雾对视/看透云,看透雨/甚至看透我们心中的向往/那风儿一吹/便和我们的心情一起荡漾/一注目,那朵云就开始摇摇晃晃/丝丝缕缕的影子/开始拉长所有的羡慕/脚旁野花上的水珠/晶莹透亮/每一滴水珠/都倒映着无数欢快/我在山顶/看身边诗人远眺的样子/就像是我身边的雾/白色的忧郁/让我听到远处云的涛声/做一缕雾吧/向所有的云的高度看齐”。雾灵山的雾与其它诗歌中的雾不同,有禅意,忧郁而又荡漾,看透云又向云看齐,在矛盾中透出理想之光;马是这本诗集出现最多的意象,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马群。有的只是点到为止,如,《沿着黄河我们打马下昆仑》只在题目中晃动了一下,《陪心爱的人看一次黄河入海》也只有一句“在东营,我们终于可以下马”,《在那扎胧查河,找到了我的卓玛》写到“骑着枣红马的姑娘”,《敬畏祁连》写到“我在这里/牵着心爱的枣红马”,在《爱上昆仑爱上云》写到“从此,和我的枣红马儿奔向远方”,《贝壳梁,我找到了亿年前的失落》写到“终将陪伴我在可可西里牧马”,马只是一个道具,一个背景,但也不是可有可无的。有的轻描淡写,如《我的马儿穿过科尔沁草原》写到:“在科尔沁草原的傍晚/满天的云霞像走动的马群/那匹红色的马儿/是我走失的玩伴”,是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在《牵一次手,我们就站成卓尔山》写到:“那匹红色的马儿/从梦中醒来,追赶着昆仑山祁连山的脚步”,展现奔跑的英姿。在《黑河以北》中写到:“成吉思汗后裔的战马/总有一天会再次踏上原本属于/我们的土地/让爱不再受伤/让天空更加一碧如洗”。诗人咀嚼民族屈辱的历史,放飞失而复得的想象。有两首诗以马为主旨,一首是《鸳鸯树下,我却是孤家寡人》:“艾斯力金草原的红柳和白刺抱团/一对对幸福的人儿笑得比红柳的花儿还要灿烂/此刻,我一手红柳一手白刺/鸳鸯树下,我却是孤家寡人/突然,旁边的马嘶敲击我的灵魂/那匹走失的马儿啊/在我近乎绝望时/带来佛祖的神谕/我不苛求我们一起驰骋草原/只愿,在蓝蓝的天空下/看到你奔跑的矫健/哪怕你重归可可西里/那里的雪山/依然是你自由的家园”。走失的马获得自由,重归自然,在诗人孤独和绝望时,唤醒他的生命意志和自由精神,马接近于生命的图腾。另一首是《我在太行山想念一匹马》:“太行巍峨却高不过我的忧伤/总有可可西里的风/不经意间穿过我的身体/藏羚羊双目圆睁/因为/它再也不相信一朵雪莲的诉说/我从没有像今天一样/想念那匹枣红色的马儿/无视狂风暴雪/无视春暖花开/它只相信奋蹄疾行/才是自己的路/在太行,刀劈般的悬崖/如倒挂的思念/更如一剂毒药,罂粟花般盛开/吞下去,海阔天空/一切皆成定缘/哪怕有一刻钟的凝望/也会看到,那匹回眸轻嘶的马儿/纳木错般清澈的双眼/此时,就连太行山的松树/也会摇响漫山的感叹”。诗人写得是太行山那匹枣红色的马儿。太行山可不是一般的山,是曾经燃烧着革命烽火的山,是血染的山,是见证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山。它的马也不寻常,是“无视狂风暴雪”的马,是能征善战的马,“它只相信奋蹄疾行/才是自己的路”,荡漾着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这匹马,既充满生命活力,又具社会意义,是从历史中走来的马,是在现实中奔跑的马,是中华民族一往无前的精神象征。周占林的马大部分是枣红色的,矫健的,有理想的,奔跑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马对周占林就像酒对尼采一样,让他的生命充实、兴奋,带着诗人奔向长城内外。周占林诗歌的意象不诡异,但蕴藏着鲜明的情感倾向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散发出崇高的精神气息,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情感与意象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一个诗人全部要素的综合体现,情感通过语言传导,意象通过语言营造。网络诗歌铺天盖地,我发现大多语言平铺直叙,稀松拖沓,好像谁也能写得出。伟大的诗人必然拥有别具一格的语言,冲击灵魂的语言。即使隐去他的名字,从语言也能识别他的精神气息,比如,北岛的《回答》、芒克的《阳光下的向日葵》,别人再怎么努力也写不出这类气度非凡的诗。有些诗人一辈子没有写出一首好诗,但有一句让后人铭记,也是了不起的诗人。《天安门诗抄》可以说是中国诗歌的一次伟大革命,遗憾的是好多诗至今都不知作者是谁,但其中的诗句却让人刻骨铭心,比如“用我仅剩的一点天真/作此忘形的一吻”,几十年来我一直被这句诗感动着,这是真正有生命力的诗句,凝聚着人民情怀的诗句,具有历史意识的诗句,经得起读者检验的诗句,确实具有《诗经》的语言调性。美籍诗人布罗茨基认为:“在一首诗中,精神张力的证据乃是语调;或更精确地说,一首诗中的语调——而且不只是在一首诗中——代表着灵魂的运动”。周占林诗歌的语言底色是朴实无华的,但散发出心灵的光热。有些是大众化的,但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熠熠生辉,这也是一种巧用。很多出人意料,新颖别致,想象催化出崭新的语言。比如在《在头顿,我赤足丈量爱》写到:“母亲的坟茔端坐在/微信的那一端”。古人写不出,今人也只有周占林才写得出。山西诗人郭卿写“一个个村庄端坐在丰收的枝头”,让我大吃一惊。周占林写母亲的坟茔端坐在微信,让我大惊失色,领略了他语言的神奇魅力;再比如:《在太湖我心疼一条鱼》写到:“无锡太湖的绿藻挤满湖面/像天空的灰落下的悲哀”。前边拟人,后边通感,密集的修辞攻势渲染出令人担忧的生态环境。唐诗宋词注重语言的锤炼,贾岛的推敲名扬天下。新诗的散文化散在语言的平庸腐朽上。这首诗中的“挤”可谓一字千金,好像绿藻故意与鱼作对,诗人的心疼也就不难理解,在用词方面像古诗人一样出色;在《江南水墨中走来的仕女》中写到:“天下粮仓的丰硕/也不能减少思念的饥饿”。粮仓不能解决饥饿,因为不是物质的饥饿,颠覆了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精神的问题只能用精神来解决;在《尖山的桃花》中写到:“尖山的桃花和别处的桃花不一样/看见花瓣,好似/看到一片美好/那一抹的羞怯,躲在花蕊深处”。语言的精致与诗人的敏锐和细腻分不开;在《每一个苹果都是一尊打坐的佛》写到:“那些拿着篮子的客人/就像托着七彩的莲花/虔诚地恭请/我佛入座”。摘苹果摘出了诗和哲学,比喻的奇异和想象的瑰丽使诗歌的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周占林诗歌的语言介于口语与书面语之间,波动着心灵优美的旋律,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既接地气,又雅致,既形象,又深刻,既纯粹,又有张力,既饱满,又有节制。他用语言的一砖一瓦,巧妙精湛地构筑起诗歌巍峨的大厦。
   说实话,行吟诗容易形成固定的套路,衍变成新诗中大同小异的老干体。让我联想到没根的浮萍,在岁月的河里随波逐流,始终没有方向和灵魂。这是行吟诗致命的弱点,也是我对行吟诗人最大的担忧。读罢《旷世之恋》,才觉得多此一举,恍然悟到艾青揭示的写作真理:“问题不在你写什么,而在你怎么写”。爱尔兰诗人希尼也讲过:“诗歌回答世界的方式,并非仅仅局限于它陈述的内容,而是可能更着重于格律和句法、语调和音乐的精确性”。对一位优秀诗人而言,什么内容都可以入诗,都可以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精品。周占林的“行”不同于一般的走马观花,他用燃烧的爱拥抱祖国的大好河山,并能沉浸其中,含英咀华,体味着每一处景观的人文,并与自己的生命碰撞出情感的火花,最后用高超的艺术化为精美的诗章。他既有李白的浪漫,也有杜甫的现实,将浪漫与现实完美地融为一体,不断地为当代行吟诗的创作开疆拓土,封山育林,种花养草,形成引人注目的诗歌景观。客观地讲,每位优秀诗人都有自己的软肋和短板,周占林也一样,个别诗在广度和深度上还有一定的开拓空间,有待于进一步丰富和升华,以期达到更加完美的境地。 

By ZHOU Zhanlin
Tr.ZHAO Yizhong
周占林 著
赵宜忠 译
出版:DianJI Publishing(美国)
出版日期:2021年5月



诗人简介

周占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诗网主编,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副秘书长,现代诗歌研究院副院长。出版有长篇小说《一夜芙蓉》、诗集《夫妻树》《你坐在我的对面》《周占林诗选》《周占林抒情诗选》《中国诗歌·周占林卷》《盛开》《且歌且行》《世纪之恋》、散文集《弄潮》《重返与超越》等十一部。主编2008年奥组委文化部《2008奥运诗选》。作品入选《新中国70年优秀文学作品文库·诗歌卷》《中国诗歌排行榜》《中国诗歌年选》等多种选本。曾获《芒种》文学年度诗人奖,《中国诗人》年度诗人成就奖,中国长诗奖,郭小川诗歌奖,中国小说学会“当代小说奖”,第二十届黎巴嫩纳吉阿曼国际文学奖,罗马尼亚授予第五届雅西国际诗歌节“诗歌骑士”荣誉。参加诗刊社第十二届“青春回眸”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