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寻访旧乡,在诗的山河中:王晓波《山河壮阔》中的生命意识

2022-06-01 作者:张清清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王晓波的诗集《山河壮阔》就如同一场寻访旧乡之旅。这是一部生命的诗集,爱的诗集,搏动着强烈的生命意识。
  在科学兴盛的时代,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惊奇程度已愈来愈弱,世界的儿童期已离我们远去,想象力的世界正因为科学知识的驱魅而失去了原有的活力,科技和城市化的发展正在切断我们与自然、宇宙生命之间的脐带,这也就带来了理性时代诗性回归的问题。从原型批评的角度看,生活中的一切意象都能倾听到遥远的原始人类社会的古老回响。“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当这些意象在诗歌的王国里升起浮现,人类的共情便穿越了时间的长河,当我们望着那一轮象征着永恒的月,我们望见的一切心绪都能与古人寻到共鸣,而这共鸣也是我们与生命之源的共振,是我们对人类旧乡的回望。诗性的回归之路是对整个人类童年时期的追忆。
  王晓波的诗集《山河壮阔》就如同一场寻访旧乡之旅。这是一部生命的诗集,爱的诗集,搏动着强烈的生命意识。生命意识是人对自我价值和生命终极意义的思考和反思,是体察万物,关照万物的胸襟。王晓波的诗歌有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而中国古典诗词就隐藏着深刻的生命事实。花开花落,门掩黄昏,雨打芭蕉......只有诗人般敏感的心灵方能洞察到生命的细节,时空四季之流变。“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若没有一颗具有生命意识的心灵,哪怕物色千变万化,看山便还是山。在王晓波的诗的山河里,生命体验、生命思考、生命策略融为一种“大生命意识”而使其诗歌散发出旧乡炉火般的温暖。
  
  一、生命体验——万物皆有深意
  
  诗歌集名为《山河壮阔》,然而王晓波大多数的诗歌却并非豪放奔涌的壮阔,而是充满了生活的细枝末节,婉约内敛,这正是一种向内省察的姿态。这种姿态是中国哲学、美学、诗学的传统,不同于西方主客二分的哲学思想,中国更强调“天人合一”,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说,中国人“是回到自己的生命上”。
  “体验,和观察相反,它是向内的心理活动,是通过向内而最终在更高层次上感悟外在世界,力图把握宇宙和人生、把握最高本体的思维活动方式和心理活动方式。”[1]王晓波的诗歌切入口常常是小的,是再熟悉不过的日常生活,语言质朴清新。在现代诗的写作中,若诗人没有注入自己的情感,没有情境相融,强行将未加工的日常语言披上诗歌的形式,便会沦为无味的诗行堆砌。在王晓波的诗歌世界中,日常生活具有一种禅意,充盈着自然之美,静默之美。比如在《涟漪》这首诗里:
  
  一夜不停的雨
  说了些什么
  晨曦阒静无声
  湖边的柳枝
  低首无言
  风来了
  啁啁啾啾
  洒我满面
  一对翠鸟比翼掠过
  惊愕柳浪
  无语闻莺
  湖面泛起阵阵涟漪
  
  这首诗的画面是生活中常见的,寂静的湖边杨柳低垂。然而诗人赋予了这首诗静谧的生命的沉思感。“阒静无声”“低首无言”“无语闻莺”,看似无声的空间却处处是自然的低语,一夜的雨声,风掠过的声音,翠鸟的啾鸣更是有“月出惊山鸟”的韵味。这些声音没有打破全诗静谧的氛围,反而增添了生命的流动,如湖水的涟漪一般荡漾在诗人的身体里。
  人类,尤其是工业化之后的人类喜欢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暂时的解脱,不只是因为可以撤离城市的噪音和喧扰,更因为山水草木静默无言的陪伴,人在草木之中并非寂寞的个体。王小波的这首《冬春书简》中写:
  
  山坡金黄翻滚似涛
  十万朵葵花背光而坐
  山风低声呼唤,浩瀚
  有一种回响,令人
  无法抗拒
  
  这里的意象有一种壮美在其中,不同于《涟漪》一类诗的优美静谧。不论是视觉上金黄的葵花海洋亦或是听觉上山风低沉的呼啸,都可以抽象出一种“大”美于其间,个体在这浩瀚的自然之美面前显得单薄渺小,一种原始自然崇拜的情感便被唤醒,这种力量感是一倾而下的,令人“无法抗拒”。但这种“无法抗拒”不单纯由于强弱的对立,更是一种生命的相互吸引,是来自宇宙生命的古老呼唤。
  在与山河草木、万物生灵对话的过程中,诗人是孤独而圆满的。王晓波的诗中是杜鹃、荷花、茉莉与玫瑰的繁花锦簇,是蚂蚁、蝴蝶、蜻蜓的微小向上的生命,是大海、蓝天、四季的广阔。王晓波以诗人的心灵看到“万物裸露在外的善良”,他是寂静的记录者。这种体验最终升华为对生命的赞歌,也使他的诗歌拥有了一颗澄净的内核,就像在《万物皆有深意》中诗人许下的心愿:
  
  阳光,正在青绿上吹拂撒野
  相看两不厌,满眼叠翠山峦
  我愿和你是那一湾清澈透明的溪水
  
  二、生命思考——唯有死亡无法错过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写道:“人,无论是人类或个人,一旦降临于斯世,便被抛出如本能一样恒常既定的状态,堕入动荡不定、开放无拘的境遇之中,其间仅有一点是确定不移的:过去以及未来的尽头——死亡。”生命在出生与死亡的区间中展开,当艺术家面对这样一个已知却又未知的生命结局,便引发了对生命价值的终极思考。死亡在文学的世界生发出许多的主题:岁月的流逝、虚无的体验、苍茫的历史感……在死亡迫近的忧惧中,诗人也在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王晓波的诗具有澄净自然之美,却并非浅俗地停留在美的表象里,他的澄净奠定在对生命真相的审视基础上。诗人热爱生命并非因为他看见了生命明媚的一面,而是选择在生命的黑暗里走向黎明的光。“人生本是白纸一张/不透光的纸/正面光亮灿烂/背面阴暗隐晦”这是《真相》开头的一节,哲理性的诗句凝练地道出诗人对人生的看法。全诗最后一节有多个“其实”并置,透出低沉悲观的真相——人生到处是错误、悔叹,人情淡泊,世态炎凉,人们说着“自己敢于亮出来的/漂亮话”,因为人们都有所欲求,在人际网中常常言不由衷。但最后诗人对这些蝇营狗苟给予了宣判,指出了真相:唯有死亡无法错过。
  疾病是死亡的爪牙,常常夺取生命的尊严,露出生命狼狈不堪的一面。《遇见》是诗人写给留医的老父亲的诗,命运猝不及防地向诗人露出獠牙,疾病面前,人是无力的,不论是自己的疾病或是亲人的疾病,如诗人所描述的“一脚踩空”“从山巅急坠悬崖”。《那一张痛苦扭曲的脸》里,诗人更是极力渲染了生命的脆弱,生死别离的绝望痛苦。这种对生命晦暗一面的表现来自于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在诗人写给姐妹楼的挽歌里,想到在911事件中死去的人,心胸抽搐疼痛。强烈的共情让诗人更敏感地体味到死亡的可怖。
  由死亡经常会联系到匆匆而逝的岁月。“岁月锋利无比/明晃晃”诗人感到这把刀正“一节节切我”“岁月静好,却易催人老”“岁月无语,朝阳起又落”……这种对岁月沧桑易逝的感慨是所有人的共同经验,生命美好却终会凋零,这种生命意识既让人体会到虚无感,又令人珍惜现下的每一寸光阴。
  “唯有死亡无法错过”是王晓波对生命的思考,对生命真相的揭示。人生短促的怆痛袭来,不仅有恐惧和悔恨的心理,更有个体生命价值的自我关照。
  
  三、生命策略——爱意万
  
  铁凝说:“文学最终是一件与人为善的事情”,伟大的文学作品总是蕴藏着作者对人性的希望,对生活的期盼也正是这种文学观的印证。即使在思考后看到生命晦暗的一面,王小波给出的生命策略仍然是“爱意万千”。这种爱是亲情、爱情、友情,是对生命质朴的热爱。
  王晓波诗中的爱意是内敛而有韵味的,饱满的情感融于其中。如《余生》的最后一节:
  一盏灯,一扇门
  有了开启
  突然之间有了余生
     诗中的意象是极简的,“一盏灯”“一扇门”虽然简单却象征了一个温馨而稳定的归宿,一种包容的力量,余生也只有在这扇门的开启后才突然出现,因为爱的包容为生命提供了延续和生长的空间,“突然”写出了豁然开朗的明媚,这扇门也是心上的窗口,开启便会有光。
     爱意在王晓波的诗里是“用一屋子的宁静去聆听/你的音韵笑容”,是柴米油盐,是只要“与你静处尘世一隅”。这不仅让人想到顾城的《门前》,那种美好是超功利性的纯真。将对生命的爱意藏于当下的人生里,不去想未来和过去,只是立于生命的此刻。王晓波的诗也具有这般恬静的气息,不论是对自然生灵的描写,还是对生活细节的诗意刻画。
     山河壮阔,万千爱意蕴藏其中。对生命的体验、思考,以及充满爱意的生命面向使王晓波的诗歌具有一种感人的力量。他的诗歌保留着质朴的深情,盈蓄着生命之源。在王晓波诗的山河里,是逐渐异化的人们所遗忘的旧乡。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中文系)
  
  1. 王先霈.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书  名:山河壮阔
  作  者:王晓波
  出版发行:暨南大学出版社
  书  号:ISBN978-7-5668-2904-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83614号
  (注:京东、淘宝、当当网、亚马逊、中国图书网网上书店,新华书店公开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