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名家荐读|顾偕荐读杨匡汉纪念艾青文章:《礁石永远站立》

2022-05-05 作者:顾偕 杨匡汉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杨先生可谓毕生治研诗学,开阔的视野一直不乏哲学思考,既为知识大家,更为丰富严谨的学者,文章多年行而不辍,不俗的造诣于相对层面,总能穿透深层直抵本质照见诗学之大道,当然不少专业识见已然也就形成了独有的至境与化境。
名家荐读

匡汉老师堪为顾偕诗坛领路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诗人在《文学报》上读到其直陈学界浅陋、匡正诗风的《批评的向度》大文时,不揣冒昧去信京城向大家求教,不料意外竟与这位理论界前辈就此结下了忘年之交的文字缘。旋即其时“‘93国际诗学研讨会”恰好在京召开,他便速请外省藉藉无名诗人以“特邀代表”北上,且在与会期间携“小顾”一路拜会“京城四老”艾青、卞之琳、牛汉和屠岸,让诗坛后进顿获天花板级大师“开光摸顶”般的教诲。再后来,在他倡仪下,复刊后的《诗探索》杂志96年于首都举办了第一位青年诗人“顾偕长诗研讨会”,一时群贤毕至,媒体竞相报道了“顾偕的诗是有灵魂感有气度的”(北大教授谢冕)。匡汉老师先后自是也为诗人的两部长诗拙著,欣然写就了文采斐然的序文。杨先生可谓毕生治研诗学,开阔的视野一直不乏哲学思考,既为知识大家,更为丰富严谨的学者,文章多年行而不辍,不俗的造诣于相对层面,总能穿透深层直抵本质照见诗学之大道,当然不少专业识见已然也就形成了独有的至境与化境。就像这篇纪念艾青的大文,文字不算太多却有着颇为亲切而厚重的梳理,无疑仍是一种诗坛鲜见有质感和份量的上好批评。艾青永远是我们共同需要敬仰的诗人,他不光是一个时代的“火把”,是某个黑暗时期“黎明”的“启明星”,他一样也是新诗传承较高坐标的象征。虽然那时的深度不似今日的深度,但人生变易不外乎是生命的回声。举凡当年大诗人脍灸人口诗句相互背诵的情景,震撼之大甚是惊人,想来伟大诗篇历来都是心灵从无枷锁和束缚的一种重要的写照。诗人早年拜见这位诗坛泰斗时,但见他艰辛探索一生,却早已是悲悯有余,放下一切仿佛从容自乐了。“圣人皆孩之”的返璞归真状态映现大师颜面上,象是既让我看到了传统的永恒,也更目睹到了一切现代光华,依然是有许多无穷追求的梦境。

  ——广州市作协副主席  顾偕

 
 
  《礁石永远站立》
——纪念艾青

杨匡汉

  26年前,中国杰出的诗人艾青在霏霏春雨中骑鲸西去,走向伟大的休息。当时,来自天南地北的文明诗友,面对“含着微笑,望着海洋”的艾青遗像,默念着和艾青结成的富有诗意的友情,心中都在说:他是一座礁石,永远在这里站立。
  活了整整86岁的艾青,是我国20世纪少有的终身写新诗的大家。大自然给了他一个家庭,诗又为他缔造了第二个家庭。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新诗事业,成千上万的人因艾青的诗而获得了他灵魂里的最爱。诗像一条看不见又挣不断的纽带,把艾青和历尽苦难而追求光明的人们联系在一起。
  艾青在晚年多次跟我说过:“我始终是大堰河的儿子”,“我始终是旷野的儿子”。这两个“始终”,表明了他对这片故国土地爱之真切、爱之深沉,以至于眼里常常含着泪水——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种沉郁、厚重又不失期望黎明的“故土情结”,是艾青的诗歌旋律,也是他的人生信条。艾青是个爱国主义者,他曾向我提及两件往事。一是在法国时,他看到报纸上登了一张照片,上面是中国妇女和孩子,女人的胳膊少了一只,因为闹水灾,人吃肉吃掉了。报纸上竟然宣传:法国人是上帝的儿子,应当去拯救中国。艾青气炸了;这是帝国主义的宣传!“拯救”就是侵略!二是1932年初的一天,艾青在巴黎郊外写生,一个喝醉了的法国酒徒走到跟前大声嚷嚷:“中国人,国家快灭亡了,你还在这里乱画画!”洋人的醉语深深刺激了艾青。他不愿受凌辱、做奴隶,当即决定回国,并到上海加入了中国左翼文艺团体,不久即以莫须有的罪名而成为囚徒,并在狱中开始了写诗的生涯。
  在灾难的岁月,在民族悲愤和抗争的时代,中国真正的文学,是一种诗人和作家遭到放逐的文学,是遭受多方面预谋的迫害但仍然有各种才华在充满暴风雨的领地里生长百花的文学,是不在豪筵上为屠伯唱赞歌却能得到无数用血肉去思考、用理智去判断的人们保护的文学,是无暇顾及奥林匹斯山但和平型关、台儿庄连在一起的文学。艾青认定:“最伟大的诗人,永远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最踏实的代言人。”三四十年代是艾青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他接连为中国文坛贡献了《大堰河》《复活的土地》《北方》《旷野》《吹号者》《火把》《雪里钻》《黎明的通知》等多部诗集,鼓舞着苦难中为战取光明而奋斗的人民,也影响着同辈以及后辈的诗人。
  艾青本人,作为艺术斗士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非常强烈。他的格言录式的《诗论》,几乎涉及了诗歌美学的全部领域。他在理论与创作上的努力是建设性的,并往往作用于新诗发展的前沿。他十分重视诗的内容:“假如是诗,无论用什么形式写出来的都是诗;假如不是诗,无论用什么形式写出来的都不是诗。”他也重视诗的形式,但主张:“宁愿裸体,却决不要让不合身材的衣服来窒息你的呼吸。”他揭起“诗的散文美”的新帜,尽管这一知识命题是否科学尚可在学术层面上进行讨论,但如果把它同倡导“自由诗”、反对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联系在一起去理解,我们仍然可以确认:艾青呼吁解除任何凝固陈旧的程式对于新诗的束缚,力主以接近口语而有自然韵律的白话投入与时代脉搏相呼应的抒唱。这正是促进诗歌现代性健康发展的一种积极姿态。
  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之一是“和而不同”。“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和”即是不同诗风、诗派、诗格相聚集而达至平衡,达至多样性的统一。“不同”即以敏锐而独特的艺术感受,以鲜活的独创的语言表达,以无可重复的审美个性,去挥洒时代悲欢、人世春秋。艾青的诗,有着和人民的哀乐一致的悲欢,却又是极富个性的——他诗中的自我有独立的人格,也有阔大的胸襟。这是“礁石”的形象: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望着海洋……
  对于这首诗,不同的评家有不同的评说,产生过理解上的歧义。“礁石”这一客体物象被诗人心灵化以后,有人认为是指屹立于大风浪中的中华民族;有人联系其写作年代背景——反帝反殖斗争的国际浪潮,断言“礁石”是被压迫民族和人民承受打击而从不屈服的象征;也有人认为是诗人高傲品格的自我写照。我曾请教过艾青,他回答得很豁达:“读者随便怎么理解都可以。要允许别人根据不同的经验去体味和想像。不过,有人总不赞成用‘礁石’这个形象,说是暗礁常常撞翻航船。我要说,航船是人开的,人有眼睛,可以躲开走呀,‘礁石’并没有损害别人嘛。”看来这又是一解:诗人的意图,是传达某种深刻的人生经验和人生哲理。那风暴留下过的创伤,那以自由的呼吸激起无休止的海浪,“礁石”是一种生命的符号啊。
  中国文学界在五、六十年代有过早期的欢乐,却也逐渐演出过不少悲剧,由于过分迷信战时意识形态,过分迷信非A即B的二值逻辑,谁要是同“主流”有稍稍的偏离或对撞,谁就要吃大大小小的苦头。艾青当时说过一些并不“紧跟”的话,写过《养花人的梦》一类不合时宜的诗文,就被打入“另册”。先是去北大荒,后又转至新疆劳动改造。“文革”中复被当做“死老虎”,赶到一个称做“小西伯利亚”的地方去打扫厕所。从1957年到1978年底“平反”,熬了整整21年的恶梦。每一页都是痛苦的回忆,艾青说:“真像穿过一条漫长的、黑暗而又潮湿的隧道,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活过来。平反时说:‘搞错了’。哎,‘搞错了’三个字,一个字顶七年。我回答说‘俱往也’,我不是右派,但也不是左派,我什么也不是,我就是艾青。”
  艾青就是艾青!诗人写过《他死去在第二次》,诗人自己又活在第二次。沉默中归来的艾青,很豁达地以公正对待不公正。他言行一致——“从生命感受了悲与喜、荣与辱,以至诚的话语报答生命”。他捐弃门户之见,没有亲疏之别。他几乎信任每一个走近身旁的人。他一再表白要敢于讲真话,说老实话。他反复强调人生之不易,诗人不能泄气,要有骨气,不要为五斗米折腰。他告诫后学要直面人生,桃源在世间,不在世外,饱经沧桑的诗人自己也再度辉煌。复出后的十多年,他写了近200首诗,成就了创作生涯的第二个高峰期,《光的赞歌》《虎班贝》《绿》《盆景》《仙人掌》《墙》《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等名篇被人们广泛传诵。那礁石,那鱼化石,好像一接触到火又燃烧起来!他不再用“嘶哑的喉咙”歌吟,而以对于人的价值的确认,为“生命就是燃烧”的信念而鼓与呼:
  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
  这依然是当年高举火把向太阳的艾青,却又是将诗中的自我推及足以拥抱自我和宇宙的艾青。他豁达而清醒的话语反映了深沉的灵魂,他的生命慨叹表述了辩证的哲理。
  记得黑格尔在《美学》第3卷里说:“通常的看法是炽热的青年时期是诗创作的黄金时代,我们却要提出一个相反的意见,老年时期只要还能保持住观照和感受的活力,正是诗创作的最成熟的炉火纯青的时期。以荷马的名字流传下来的那些美妙的诗篇,正是他的晚年失明时期的作品。我们对于歌德也可以说这样的话,只有到了晚年,到了他摆脱一切束缚他的特殊事物以后,歌德才达到他的诗创作的高峰。”这句话也适用于艾青。及至晚年,艾青摆脱了庶务也摆脱了那些束缚他的“特殊事物”,他生活在平民百姓之间,他的心理年龄并没有衰老,他能“冷眼向洋看世界”而保持着观照和感受的活力,使他拥有了历久不衰的创作青春,及至晚年仍保持一颗年轻的赤子之心,真诚歌哭,响遏行云。“不怕守火的鹫鹰/要啄掉他的眼睛/也不怕天帝愤怒/和轰击他的雷霆/把火盗出了天庭”,此等笔力,快利无双,踔厉发越,气焰光彩,哪里有一点迟暮之气?
  艾青去世前我最后一次去他家里,是代表一家青年杂志向他索求墨宝。他写好了三张“诗永远是生活的牧歌”随我们挑选。他把诗视为“牧歌”,是希望真善美自由而圣洁的声音永远飘荡在生活的旷野上。这声音由于信仰而趋向丰富,并非天鹅临死前的告别,而是凤凰在灰烬中再生时的歌唱。正因为如此,聂鲁达生前称艾青是“迷人”的,是“中国诗坛的泰斗”,而茅盾则认为“艾青是中国当代屈原之一”。
  根据东方的传说,一滴眼泪落在海里,就会变成一粒珍珠。人生百年,斯人已逝,但礁石仍然站立在这里,那海水和泪水交融的诗篇,永远似珍珠般闪亮。
 
诗人简介

杨匡汉:1940年生,上海宝山人。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分别工作于内蒙古日报和内蒙古大学。1979年起在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历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台港室主任、《文学评论》副主编、当代室主任、文学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副会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战士与诗人郭小川》(合作)、《艾青传论》(合作)、《诗美的奥秘》、《缪斯的空间》、《创作构思》、《诗美的积淀与选择》、《渔阳三叠》、《中国新诗学》等,并主编《扬子江与阿里山的对话》、《中国现代诗论》、《共和国文学五十年》、《中国文化中的台湾文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中国当代文学》等著述三十余种,获奖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