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冰虹

不落窠臼的冰虹诗歌《深秋》

2019-12-09 作者:王亚萍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冰虹以深秋的一场梦为起点,用浪漫主义的语言,展开对梦境与现实的描写。
昨夜梦中
我在沂水飘飞,或者
在地面柔软的秋叶上
有太阳、月亮轻微的光芒
第一次照临虹园深处
仿佛花神的手打开一片秋花
又用沂水清洗人间的脏雾霾
用清澈穿过世间肮脏而茫然的眼睛
没有什么,仅仅是梦
雪白的冰轮在空中掠过,但它无形,不遮掩
任何一朵菊花低沉的呻吟
连同那些飞鸟,在秋水中熔化。
再由故土之中准备返青,暗暗歌唱
——冰虹诗歌《深秋》

  诗人冰虹总能以绝妙的文字对四季给予最深情的礼赞,对于秋,也总是别出心裁,写出多首精美绝伦又浓情四溢的诗篇,极力将秋营造得深厚、幽远、肃穆。我在初接触冰虹诗歌《深秋》时也不禁轻吟“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千院风扫叶,万里问斜阳。沉雁悲群鸟,田野寒早霜。枫红松柏志,冬夏色苍苍。”盈盈秋风,声声秋蝉吟,落叶行色匆匆。而著名诗人冰虹在这浓郁的深秋将诸多缠绵的情感蕴积在秋季的片片思绪里,任其发酵,酝酿成启人深思的富有哲理的诗篇。
  冰虹以深秋的一场梦为起点,用浪漫主义的语言,展开对梦境与现实的描写。在沂水的流淌声里,诗人仿佛拥有了一双翅膀,静静看着朦胧着秋色的大地。苏东坡有词:“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对“人生如梦”,着重一个“凉”字。而冰虹诗歌《深秋》中的秋日之梦,却自有一种静态之美,不论是那秋水不兴,还是秋花静美,月光虽无形,观者亦有心。《渔父》中有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沧浪之水”讲的是天下大势,诗中“沂水”则是一种纯粹的清澈,是诗人眼中“纯洁”的代名词,它可以洗尽人世间的灰霾,擦亮肮脏的眼睛。“我”虽然是在梦中,领略了秋日的柔和与美好,沂水的清澈和纯粹,就像那划过天边的冰轮般,虽无迹可寻,但让“我”明白心之所向。
  冰虹诗歌《深秋》的下半部分,先是有菊花这一意象,菊花是秋天之灵,自古至今,象征着隐逸之怀,君子之风,在诗中冰虹赋予它人的情感,“低沉地呻吟”。那菊花为什么要呻吟呢?诗人在下面给了我们答案,“连同那些飞鸟,在秋水中熔化。再由故土之中准备返青,暗暗歌唱。”,原来是为秋天告别,与飞鸟一道,等待返青之后,再为生命暗暗歌唱。这一部分让人很自然地联想起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时的诗人冰虹一如采菊的陶渊明,已是摆脱了“人间的脏雾霾”,心灵的悠然空明,投射在菊花与飞鸟的意象中,诗人的整个身心已融入虹园之中,又似乎化作了飞鸟“在秋水中熔化”,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翱翔,如此心平气和、心无旁骛,心物交汇在和谐意识里。诗中,相与归还的飞鸟和悦欣慰,它们没有了彷徨,没有了迷茫,也没有离群之悲伤,它们投射着诗人摆脱“世间肮脏”后精神获得的巨大归属感和依托感,景与意会,即为生命本真。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秋天就被贴上了肃杀,萧瑟,寂寥的标签,而冰虹诗歌《深秋》却不落窠臼,实境中含梦境,心物交感,情景相生,时空叠合,虚实互补,在淡淡的月光中,轻轻拨动读者的心弦,读者随着诗人冰虹的“飘飞”,借助诗人冰虹天马行空般想象的翅膀,驰骋于虹园,从而获得了低回婉转、缠绵悱恻、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好“深秋”的艺术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