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人方阵

七月灼灼(组诗)

2025-07-04 16:08:34 作者:赵颉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赵颉,男,1963年生,江苏丰县人,高级经济师。作品散见《中国诗人》《作家》《中国诗歌》《十月》《中国诗歌报》等几十种报刊和微刊。曾获《十月》“首届爱在丽江.中国七夕情诗会”、《中诗微刊》年度奖等嘉奖。著有散文诗集《漂流瓶》、诗集《谁的生活如此诉说》和《辛夷如雪》。中国化工作协理事。
 
1、七月爱情
 
我想说的是槐树、榆树
诸如此类
树叶儿多像眼睛,无数双眼眸
看着行走的人群,世间烟火
看着爱情
七月灼灼,北京如蒸笼
热到尽头,眼睛流出泪水,仿佛
想说……爱的水分少了,瘦了
真正的骨骼会暴露出来
如果阳光直射,另一个灵魂
向荫凉之处逃窜
 
这些眼睛,在守望之余,抓住风
风灸热如针,我抱紧一个身影
在伫立之余,渴望奔跑,携思念
盛夏这个猛兽,过不了大兴安岭
在蝉鸣之余,默然不语
七月灼灼,爱情喧闹,或不辞而别
月光里都可以视而不见

 
2、七月十三街
 
这几天日头晒化了马路
不是全部。十三街的一隅暴露出来
可见这条街的下边有另外一条街
那是顺着一个斜坡往下走
有几个弯曲之处。幽暗但勉强可窥
路牌写了五月,有刚刚萌动的半个花朵
写了三月,积存半尺冰雪
墙上悬挂一丝微笑。题二字:纯洁
转眼过了一个隘口,说是那年七月
那年乃一个副词,但街道喧嚣
两侧排档罗列,红男绿女,不停地
挥舞冰啤和奇怪的肉串
女人抽纤细的纸烟,而所有的男人
都用外地口音骂骂咧咧。并且
以痛哭去取悦身旁的半席裙裾
与地面一样热。但没有新冠和炎症
没有奉承和拙劣。爱情被手捧着
如滚圆的月亮让所有头颅凝视和拜膜
有人酒后低语,下面还有一条街
要等到更热,要等到八月

 
3、七月蝉鸣
 
初中时,那年月没有空调
我们会在树荫下上课
听讲的时候风是有口音的
低吟
像在擦拭老师嘴唇的汗珠
下课了,我们欢呼雀跃,一些迷惑
知道了。七月,越热树木越唱歌
 
之后每个七月,我们因暑热而成长
心里的事,越想越多
一些人恬噪。一些人开始沉默
这些人现在活的欢实啊。尤其夜晚
不停地卖弄渊博

 
4、七月槐花
 
酷热之风吹散语言的碎片
这些音符淡雅、简朴、平静、沉默
此刻我沿着荷花市场蹒跚前行
走到什刹海北侧,老槐树浓荫如墨
这寡言之言,就让半个胡同的往事
讲到了尽头。那个女人
 
写过一本山村日记。写到
某种花朵,是可以裹腹的粮食
救命的家伙。有那么一段岁月
每一个七月都充满动荡和饥饿
女人又写到,那时候的爱情可以爬到
树上。可以摘下来急切地吞食
再写到,此刻所有日子漫长而
 
瘦削。满树繁花却无人问津
无人翘首以待并呻吟热辣的情歌
如同被粉饰的历史的回光返照
花朵如我,我不如花。孤寂之时自语
……不必隐喻,愿随细雨飘落

 
5、七月流觞
 
七月。黄土高坡的刨食者。
今年麦田。第一茬阳光
刚刚被收割。第二茬说是猛烈
刨食者对土地的感恩每时每刻
如百合的根系,摆上餐桌的头颅
竟然晶莹剔透。如油田的磕头机
对土地的赐予反复叩伏
七月。土地酿造的酒浆非常浓烈
这边浇灌秦腔,那边点燃吴语喉舌
第二茬,明确为黄豆和稻谷
从七月开始,直到满山红叶
从恋爱开始,也许直到毫无结果
黄土地被城市掩埋太深遮蔽太久了
这样的七月,只有酷暑。没有
灿烂的光泽,麦子和稻谷的颜色
七月。畅饮一壶夜色无需再度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