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人方阵

高度并不具有启示性,包括风暴和雷电(节选10首)

2022-05-25 20:38:01 作者:张笑春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当代诗人、随笔作家、新疆伊犁州作协副主席张笑春科技诗节选。
  张笑春(1964.9.2—),男,湖南桃源人,生于新疆。当代诗人、随笔作家。新疆伊犁州作协副主席。二十几岁教书间隙开始习练诗歌,迄今创作诗文3000余件。诗风朴素,崇尚哲思,兼具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相结合的特征。常以杂文写家的思维方式,将语言的宽度、硬度、纯度、张力与多指向、神秘感融于一体,提倡“在场”,彰显“中国味”。诗歌代表作有《泉水》《在路上》《艾买提兄弟馕店》,另有长诗《中国通史》《科技之光》等。著有诗集6部、随笔散文集1部。文字收入多种选集、年鉴、赏析、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课本及中学生作文课外读物。曾获《中国诗人》(2018-2019)微刊年度诗人奖提名奖、2020年“中国•汨罗江首届国际诗歌艺术文学奖”求索奖等。
  写作观:因时而动,缘情而发,关注时代、生活,关照美善、和谐、公平、正义,力求以镜片背面的哲思与时间抗衡。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习近平 
 
38.大兴国际机场 
 
这无疑是词的丛林,高技术的叶片
飘逸、闪烁,缀满英雄和智者现代头颅的上方。
在一条条光明的跑道上,它只指认归宿本身的意义。
当它打开众神的黎明,鹰翅的反光
还原了最初的灵感和渴望。
 
绿茵之上的跑道,是响彻的风和它的传说。
塔台和灯盏的距离刚刚好,空管之音成为万物生存定律的注脚。
只有打开的词,才是惟一完成人和事物合理承载的真理。
它在原地护佑并坚守,眺望一架架航空器从立体画卷的长河中
频频驶过,并未生出高处不胜寒的联想。
 
这里是创造者的剧场,鹰翅的深渊并不代表高潮来临。
这里没有至高无上的王,主宰它的光自有生生不息的能量。
每一次成功的起降,都是一次新的诞生和重逢。
高度并不具有启示性,包括倾斜的风暴和雷电。
通常,光赐予众神的福祉远胜于生命的黄金和宝石。
 
这不是一般的鹰翅,它承载茂盛的日月,
并消弭各种意外的阻隔,这里充满花香和甘露的提示音。
为它命名的人获得了永生,众神的颂词虔诚有加。
它追寻蓝天白云,其实就是我们维护的一切秩序和道德高标。
因为恩赐的问询,一代代人的传奇由此飞黄腾达。
 
这是光升起的地方,航站楼雄踞大地中央。
等待加冕的,除了众神还有抽象的池塘、草木和风。
孕育,成熟,一飞冲天,冥想不过是从此岸到彼岸的陡峭经历。
这里,母亲的祝词荡漾,美只是美人的披肩而已。
倏忽间,它的创举足以让我铭记一部现代航空科技史的内核。
 
2022.05.22/23:50
 
注: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是支撑雄安新区建设的京津冀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为4F级国际机场、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
 
 
39.盾构机 
 
一个创造者的生命力是什么呢?
地龙为我们提供形象真实性资讯时毫不含糊。
因为,“它的生命力是它的创造者的增长和提升”。
在来自它领地的那些物质中,只有挖掘、排土、衬砌
是使它从深邃的泥石中刨出尖锐思想的好方法。
 
这就是责任、爱,和牵引远处风雷的交响。
目前,创造者使用盾构法令隧道掘进于想象力的尽头,
并未产生塌陷和世界末日感。它的原理,
是一个圆柱体的钢组件沿隧洞轴线边向前快速推进,
且对土石方进行疯狂吞噬的无可亵渎者。
 
对它而言,几乎没有什么能使它动摇,
支撑它的,除了恶劣地质的压力,还有高水压。
其实这都难不倒它,如果探索的刀具是一种力的召唤,
那么,它的集光、机、电、液、传感、信息于一身的交叉融合术,
便是它自成一体的地穴神兽暗渡陈仓启示录。
 
而现实的确是超限运动的一个成功范例,
匠心独具游弋于水土粒子间既不逃遁也不否决。
盾构区别于敞开式施工法的要旨犹如迷踪拳暗合的冲击力。
它会自我纠偏,我们基本用不着为它的耗损赋能,
它切入历史虚无主义的道口时总是表现得不动声色。
 
2022.05.19/23:00
 
注:近年来,中国铁建重工聚焦攻克了一大批“卡脖子”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以掘进机为代表的隧道施工装备实现从依赖进口、替代进口到出口海外的大逆转,走出了一条突出创新引领的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40.天问一号 
 
我能料想到的,
仅此而已,它却在深空炫舞出完美,
如此宁静,自由舒展飞天梦。
我久久凝视着它,
像凝视屈原先生的傲骨。
中国风翩然而至。
 
它醒着,如此宁静。
并且拷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角宿未旦,曜灵安藏?
受寿永多,夫何久长?
我缄默无语,苍茫间,只见
对火星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
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科学探测数据
悬空而来,绿了春天的草木。
我在塬上推开栅栏的门,
成群的山雀捕捉着诗的灵感。
 
我在揣测:一部轨道飞行器的耐性,
          抑或“祝融号”火星车的眼力、脚力与智力。
          太阳风暴能量粒子事件对火星大气逃逸的影响与相互作用的规律,
          以及火星生命活动信息,与今后大量移民
          建立人类第二个栖息地的前景……
这些火星日志,它在距地球2.77亿千米的地方,
独自完成着地空守望与精准输送。
着陆点: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区。
先期遥感探测重点:陨石坑,火山,峡谷,干涸河床等。
着巡合影名称:星火燎原。
 
它饱含动感,气韵流畅。
它破天荒的中国印迹被世人铭记,又被太阳风
引入大气环流冷峻的深谷之中。
我缄默无语,向往着未来:
全面装饰火星幽暗的窗子里的一切内部结构,
并将玫瑰的死亡触摸当亲吻啜饮,
会是什么感受?
 
2022.05.04/13:20
 
注1:“天问一号”,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研制的探测器。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独立掌握火星着陆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英国《自然》杂志评价称,中国“天问一号”能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
注2:截至2022年3月24日,“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306个火星日,累计行驶1784米,“天问一号”环绕器在轨运行609天,距离地球2.77亿千米,两器运行正常。 
 
 
41.人造太阳 
 
后羿射落九个日头久矣,
现在只剩一个孤悬于浩渺的天宇何其寂寥,
不如再造一颗恒星陪它度过无限光明而高蹈的前程。
 
目前的情况似乎已经很圆满了,
我们有足够的海水可以汲取,地壳
稳稳托举着它们,我们还有天赐的恩遇。
希望核聚变产生的电能点亮世界第一盏灯。
希望“磁笼”(环流器)惊现奇观,不断突破1.5亿摄氏度。
希望氘或氚元素的超强约束力,成就我们
梦寐以求的超导托卡马克升腾的旭日。
 
可是,这个中空面包圈中的巨无霸
并没那么好对付,单是纵场磁体就够费神的。
还有真空室,内冷屏,运作中的等离子体的密度和温度,
以及聚变反应的可控性……一方面,要考虑如何加热气体,使其达到理想值,
另一方面,要寻求某种途径,防止它们逃逸或飞散,
同时,要密切关照磁笼。那么,什么是可自持燃烧的试验堆呢?
它的约束、加热和能量损失等配套机制的科学完备性,
就是使其产生示范效应的中心螺管、极向场线圈
和大杜瓦一体联动相映生辉的可信度。
而我之袖手旁观,却引来更多的好奇者。
 
总之,本体循环正常再好不过了,
再往后,便是希望我们能从该实验室中
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核能。
而这个点火装置,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激光器,
正向我们急速驶来,犹如猝不及防的爱,向更“热”
更“持久”发出星际穿越般的冲击波。
我们现在担心的,并不在太阳本身,
而是它的另一面焕发出的超强魅惑力。
 
它来自无可捉摸的神性的力量。
我们必须使用技巧,点燃激情,使其通体透红。
我们必须掌握行为的节律,使其恒定,犹如丰盈的思想和意义,
并不至于懊悔,以防从另一方向升起血泊。
 
2022.05.02/18:00
 
注:2020年12月4日14时02分,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标志着中国自主掌握了大型先进托卡马克装置的设计、建造、运行技术,为中国核聚变堆的自主设计与建造打下坚实基础。
 
 
42.“奋斗者”号 
 
现在,三位潜航员开始下潜,
夜色越来越浓,这是在马里亚纳海沟无比凶险的深渊,
西太平洋的闪电和最密集的雷声在此交汇。
 
他们从不畏惧风雨。奇迹出现了:
这个载人深潜器“血统优良”,各个系统都超出了想象,
而且更加耐压,相当于2000头非洲象踩在一个人背上的极限舞美。
 
这是一份备忘录:新型钛合金成长史。
它在极端境况下拥有一双高度灵敏且无所不能的手,
他们惟一的出路是将这手运用到极致。
 
他们在那里探究平原、热液、冷泉、海山和海斗深渊的秘密。
他们每次突破时都感到思想内部的压力,风暴随之隐去。
惊艳的花朵在每个手指甲盖上绽放出欲望的音节。
 
此刻,海试显示器指示:试验30潜次,累计
海底作业时间141小时。其中,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8次逾万米,
最长水中时间达13小时,最大下潜深度10909米。
 
这真是一个奇观。探海者向下的寻觅
与向左向右或向上的思索同等重要,他们步调一致,
一次次交替完成生死考验,并顺利通过一项项综合绩效评价。
 
这些最美奋斗者,他们的设想总是先于球舱抵达。
在三亚南山港码头靠泊下锚既是结束也是开始也是必要的集聚或审视。
一批批海底岩石、水体、生物样本不断刷新着人们的认知。
 
这便意味着,这些海底沉积物已正式投入科考应用。
一组组珍贵影像经过“地球第四极”时没有发出任何异响,
它安静而睿智,凸显了中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实力。
 
尽管,那里水压高、温度低、无阳光、地震频发……
这是海斗深渊生物学等多学科体系必须跨越的冲刺式历险,
并以此为牵引,将学科交叉融合等技术嵌入海洋博物馆的一个隐喻或暗示中。
 
2022.05.08/23:00
 
注:“奋斗者”号,是中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2020年10月27日,“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突破1万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
 
 
43.天鲲号 
 
显然,我们看它作业时的样子
就觉得很带劲,据说它是亚洲最大的
新一代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配置了通用、
粘土、挖岩、重型挖岩等类型的绞刀,
适用于挖掘淤泥、密实砂质土、砾石、强风化岩,
以及单侧抗压强度45MPa的中弱风化岩。
它的多种施工组合模式不可小觑,
单是全电力驱动就惊艳四座,清理
港口航道、超远距离输送、实施“一带一路”
沿线重点工程则更不在话下。
从此,我们可以在这个疏浚造岛利器
的甲板上,美美地自豪一番了。
它的诞生,不仅填补了久违的空白,揭示了
挖掘的真谛,实现该装备向关键技术领跑的大跨越。
更重要的,是点燃了隐秘之光,
那潜在的爆发力被一一激发出来。
如赛马飞奔的雄鹰,踏浪而行的人
自有一种超然的神性与悟性。
它是升级版的天鲸号,却并不自诩。
它拥有这般“秘密武器”,国之润自它而始。
它让我们觉出:铁的耐心在天上,
更在浩淼之水的情怀里,它由此而沉迷忘返。
看它源源不断绞挖、输送、喷射的劲头,
真为它6600千瓦绞刀的功率啧啧赞叹。
面对远天的风雷和巨浪,它望了望周边的
“定海神针”和智能集成控制系统,神态安然。
而我历年苦心经营的秘密手艺,能否成为
从泥沙俱下的大水中获取真金的宝典?
 
2022.05.12/23:00
 
注:2019年3月12日,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完成通关手续,从江苏连云港开启首航之旅,标志着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疏浚重器正式投产首航 ,实现了我国疏浚装备由跟跑、并跑向关键技术领域领跑的重大跨越。
 
 
44.华龙一号 
 
这应该是一个敏感词:核。为了寻求光明的前途,
它必须承受冷、黑暗和枯叶的嘲讽。
 
它必须从经验的枝条上取回经验,
它必须具备兼容性,从陡峭幽深的罅隙中获得新生。
 
这是“路条”,但“团圆”仍需时日,
从一个堆芯到另一个堆芯非沉潜之法无可抵达。
 
因为,它让我们见到福岛、三哩岛和切尔诺贝利的阴影时,
它已经是光明的福清鸟的和鸣,林中的露水映出晨辉。
 
其中的秘籍,夜的积淀了然于胸,
届时它会告诉你一个个传奇背后真实的风语。
 
因而,这张名片被它含泪的微笑所印证,
巴基斯坦和阿根廷的月亮似乎更懂得相思树的另一番意韵。
 
它在倾斜的时间和尘埃里结出一串串硕果,            
而它持有的冷峻风格,将纯然的光华洒向昏暗不明的人间。
 
最终,它将灵魂收拢于一个密实的核中,
以防止那些经典的美不被热阱和熔毁事故所袭扰。
 
包括回忆本身。积善成德是支撑它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
万家灯火的冥想里有它纯粹的呓语和祈福。
 
2022.05.15/23:50
 
注:“华龙一号”,是由中国两大核电企业在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基础上研发的先进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是中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
 
 
45.雪龙2号 
 
正如我们所预想的,
它正接受极地寥廓镜像中生命之旅的拷问:
经过白的瞭望,冰的探索,雪的启示,
最终获得的,应该是当初所追寻的。
在三只好奇帝企鹅的视界内,
普里兹湾海域一处特异的超大浮冰,
多像咆哮西风带边缘的暖巢。
 
这是我无法想见的填充空白的惟一方式:
在辽远的冰冻世界,它是连续破冰航行的决绝与快感,
是在极区可原地360⁰自由转动并突破20米当年冰冰脊勇毅冲刺的荣光。
是坚实的构造力,靠谱的续航力和自持力无可置疑。
这极地科考的两翼,远离赤道,以艏艉
双向掏空的能量完成使命,它们相互助力,
满足了无限航区的一切可能。
 
这便是万物的动与静之生物课演示
的终极映像,那些海鲸、海象、海狗、食蟹海豹和企鹅们
正奢望于长城站、中山站以及正在兴建的罗斯海新站寻求恩赐的庇护。
当我一路北上,那苔原地带的北极熊、红狐和大海雀
噩梦似的春潮,犹如凋败又不断生长的召唤,
在极光摇曳的厉风中传送,光明的水面
使我不被平庸的日子切割而腐朽。
 
这便是我们最终获得的帕劳鸟鸣叫的真义,
海蜘蛛因美于它的命运更加特立独行了。
 
2022.04.15/19:00
 
注: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H2560)是中国自主建造的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它能在1.5米厚冰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填补了中国在极地科考重大装备领域空白。2019年10月24日,雪龙2号首次穿越赤道进入南半球 。
 
 
46.散裂中子源 
 
实际上,所有谜面都会指向简单的谜底,
正如南方白玉兰的晨曦,总是弥散着纯洁清新的气息。
美德不必挂在唇边,感恩的心自会眷顾朴实的泥土。
现在,开始统筹,满足一种战略需求,
奋力突破国家前沿科学问题与棘手的瓶颈,
这是我们的天职。我们的福运来了,
现在开始组装,测试、鉴定、验收是必须的,
最终将一系列加速器、慢化器、中子导管引向靶定方位,
光荣完成脉冲等超一流技术指标。要知道,
这些散裂反应并不是吹出来的,
不论哪个反射体、屏蔽体出现异常,
谱仪系统的表征手段便会失灵,如多空间
尺度中的暗影,抽离了蕴涵。
现在,让我弄不明白的事情愈加多起来,
不光是中子散射,还有束流品质,
单是防止中子辐射的重质混凝土就有N种之多,
它们护卫严密,铸牢了一切可能的侵蚀。
忽记起沈苇先生“诗歌从来不是分行的论文和论述”的警示,
于是立刻打住,遁入“微观之眼”的秘境中。
这表明,搭建这个研究平台有多重要,
由此指向一切高新技术研发的路径变为绿色通衢。
这是陶瓷真空盒的快循环系统,
我不加速结构与频率,我只对先进反应堆心生敬畏,
正如白玉兰只对希望的晨曦吐露芬芳。
寂静的裂变中,那些饮水思源的人都去哪儿了?
谁是在身外之海的夜的镜子里探索不止的人?
 
2022.04.21/18:00
 
注:中国散裂中子源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境内,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十二大科学装置之首,2019年2月2日完成首轮开放运行任务 ,填补了国内脉冲中子源及应用领域空白。
 
 
47.脑科学 
 
一棵树的世界如此简约,
它在布局神经密道前对量子物质做过必要的研究,
这就是构成灵魂的结构、功能和认知水平的中枢系统。
它注重整合,关心细胞与分子的变化过程,
它更重视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及信息回路的忠诚度。当然,
它在布局神经密道前最上心的莫过于发育问题,
包括记忆、情感、睡眠、觉醒等衍生链,
包括癫痫、痴呆、抑郁、帕金森、舞蹈病、重症肌无力等疾病
及其诊断、治疗、预防措施……等等。
因为没有人愿意吃后悔药,没有人
在道德自律中会主动放弃认知科学和起码的尊严。
这就是不断探索、发现与揭示的真谛。
它的可贵之处,在于无缝连接各神经元之间的友谊桥,
以完成形态学和化学上的差异鉴别,
最终传导出细胞、分子的特殊性及其高级功能。
现在,这棵树的消息变得宏观高大起来,
一整片森林的“攀登计划”迅即被提上联盟开发日程。
祈愿我们获得语言能力的思想枝叶茂盛,
神奇生成树的世界的脑机接口技术,
避免陷入诱惑状态下伦理风险的深渊。
 
2022.04.12/20:00
 
注:中国“脑计划”领军人物、中科院院士蒲慕明介绍,筹备中的中国“脑计划”是一个“一体两翼”结构。“一体”是基础研究,理解人类大脑的认知功能是怎么来的。“两翼”,一是指如何诊断和治疗重要的脑疾病,二是指发展人工智能与脑科学结合的脑机智能技术。随着北京、上海两个脑科学中心相继成立,中国“脑计划”即将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