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歌评论

郭守先:“仰望天空”与“拥抱武汉”的启示

2020-03-05 18:57:43 作者:郭守先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新作快递
  

郭守先,1969年生,青海乐都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青海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历任《青海税报》编辑部主任、青海省作家协会委员、《高大陆》文化经济季刊主编、海东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等。著有诗集《天堂之外》、文集《税旅人文》、评论集《士人脉象》、随笔集《鲁院日记》、文论专著《剑胆诗魂》等。作品曾获第四届青海青年文学奖、第三届全国专家博客笔会优秀奖、第二届青海文艺评论奖等。

        武汉“封城”之后,宅在家里的文艺家及文青在文联系统的引领下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艺抗疫浪潮,翻检其作品,其良莠不齐的程度亦让人“叹为观止”。其中云南昭通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彝良县文联主席陈衍强写的《仰望天空》与青海省文化厅艺术研究所研究馆员辛秉文写的歌词《武汉,拥抱你》颇值得玩味,它们不仅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与涵养,也昭示了温暖人性在劫难面前的不可或缺性。
         陈衍强写的口语诗《仰望天空》,从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思路出发,用伤口上撒盐的调侃腔调和不当明喻,表现了疫情初期基层面对熊熊来袭的新冠病毒各自为战的惶恐情态,其丧失人文情怀、不曾换位思考的“排阻”和“短视”,引起了鄂人公愤、国人吐槽,虽然作者后来自辩说是“反讽”,但国难时期纵有百口、依然难辨,以至于使陈衍强不得不向湖北人民公开道歉、向市县作协文联提出辞职。而辛秉文写的歌词《武汉,拥抱你》,人同其心、心同此理,其扎根人道主义立场的前现代抒情,用“风来了”“雨下了”“你痛了”“你哭了”暗喻了武汉人民的灾难;用“天晴了”“雾散了”“你好了”“你笑了”转喻了武汉疫情防控和好转;用“白云知道”“小河也知道”“我的神山知道”“我的马头琴知道”“我的草原也知道”“雄鹰知道”“雪山也知道”“我的黑骏马也知道”,8个排比句表达了高原儿女的感同身受,讴歌了高地的逆行和大爱。歌词哀伤、悠扬、温婉,真切表达了我们与武汉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悲欢心情。不仅如此,歌词最后还用形象的、拟人化的语言表达了我们的衷心期盼:武汉,武汉/待到春暖花开/我们一起自由飞翔/武汉,武汉/待到生命绽放花蕾/我们数着星星看月亮/武汉,武汉/不论天荒还是地老/不论天涯还是海角/我们一起拥抱明天的太阳。歌词合时、合情、合境,充满了满满正能量。正如青海诗人梅拉尚所点评的那样:歌词没有疫情的只言片语,但着实让人感动、让人潸然泪下。
        笔者虽然一贯尊崇直言讽谏、官治民察的锐语宏文,譬如李文亮医生逝世后席卷全国的批判与反思,但笔者从来不曾否定过蕴藉秀美的诗情灵悟。因为笔者清楚地知道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公民,写作的功利之维,无法从根本上取代性灵之维,文章“显、锐、婉、隐”四象如四时,缺了谁都是遗憾。温婉隐秀的歌曲《武汉,拥抱你》最近经青海著名蒙古族歌手阿来(来国庆)的深情演绎不胫而走,大有与“自然诗人”李少君在汶川大地震后写的诗歌《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患上了抑郁症》、“海洋大使”乐冰在南海危机时写的诗歌《南海,我的祖宗海》一比之势,就是一个明证。陈衍强“仰望天空”的失败与辛秉文“拥抱武汉”的成功,再一次告诫我们:写作不是一件任性妄为的事情,他不仅需要我们敬畏,还需要我们认清道德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