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歌评论

传统节日里的普及意义与民族精神的重塑

一一许峰诗歌研究

2023-09-05 19:25:41 作者:邹中海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邹中海,诗人、文评人。代表作《鞋垫的记忆》《诗词里的中秋月》《母亲》等。诗歌代表作《致敬钟南山》被关工委推荐、央视播发。

  中华文化的重要核心之一是礼乐文化,品节谓礼是中华传统伦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秦典籍及历朝历代的民风民俗和文人墨客的诗文中皆有大量的记载。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也是把礼乐节气当作一个庄严的信仰来对待的,并把礼、节上升到“品与德”“节与气”的高度的国家。在民风民俗中,节要高于礼,民间俗语云:“失礼事小,失节事大”,说明了节的重要性。由节衍生出来的文化,是德的内核。尚秉和说:“节,信也。”潘振云:“节,操也”。其内在价值,跨越传统与人文。所以中华民族也是全世界最讲礼仪廉耻的民族和唯一没有断流的文明。周易有言:“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孔子倡导“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墨子说“夫妇节而天地和,风雨节而五谷熟,衣服节而肌肤和!”等等,正是由于讲求以天地春夏秋冬六官为框架,旨在效仿宇宙六合、三百六十度这种朴素自然的宇宙观、价值观,因而也构筑出中华民族的主体德性,产生出天人合一的伦理观念。当然也促使人们自然而然地敬畏自然、崇拜祖先、孝敬父母、友爱兄朋、和谐赋能、增加互动、礼尚往来的举措。历史上的仁人志士,更是主动参与和传播或接受正能量礼仪知识的熏陶,并把情感载入到中华民族的一切活动中。

  本期主要讲述许峰老师这组《传统节日题咏》的人文精神,由此及彼,从基本的礼节礼貌到人格的升华产生的某些联系,旨在构建历久弥新且具有普遍意义的内涵、和道德建设的现代追寻,将中华优秀的诗歌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给予我们的启示,在倡导个人修养和社会公德的美育中,许峰老师的这组诗都有特别的指导意义。

  严格说来,许峰老师是一位中华传统文化的播道者。他很多诗歌,都载着中华文化的“道”,中华民族的情,波涛滚滚,奔腾向前。他的这组诗也是如此,在现代诗坛中,这组诗也是最具有民族感情和民族特色的诗歌。诗人借景抒情,抒发出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这组诗也与历朝历代的写景诗和抒情诗甚至和诗人原来的一些诗歌作品不同,带有很浓的主观色彩,反映出诗人的血性和爱国意识。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民族与国家者,皆人类文化之产物也!”

  《圣诞节随感》是诗人最为主观的作品,是对洋节在我国盛行的批评之声。有学者认为诗的核心观点有些片面,在全球一体化的新时代,中华文化应该兼融各种外来文化,包括科学技术等,以便融入世界,谓之“大同”。笔者仔细对比了许峰老师其它的诗作,发现诗人并不是反对外来文化,而是反对那些崇洋媚外的人。这些下文略有叙述,暂且不表。单以这首诗的民族感情来看,也是可取的,体现的是诗人的节操和爱国意识,其本质就像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等一样,都是充满了民族感情、气贯长虹的正气之作。传统的“节”德在现代诗歌中产生与重塑,意义非凡。

  这首诗引起热议,我认为有一点非常关键,那就是民族感情非常强烈。如果说《圣诞节随感》是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那么《中秋节夜思》则是诗人客观内心世界的映照。中国人喜欢群居,向往的是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但由于经济文化的制约,所以尽管一直在追寻和向往,在现实生活中也很难实现。因此诗人们的作品,大都是以抒发个人的情感为主一一团圆后或离愁别绪。许峰老师的这首诗,却升华了主题,请看后两句:“企望人间多善义,万家欢语伴箫声!”在《织女叹七夕》的诗中,一个“叹”字,不仅写尽了人世间痴情男女的沧桑,并有影射,笔者援引方寸老师的点评,因为他的点评准确而到位:

  “商家借机炒作捞金,顾客趁机肆意放纵,消遣别人“无奈伤心世”,“悦己捞金太无良!”

  传统节气题咏

  一、元宵节偶悟

  人生兴衰皆缘定,莫怨世间惹红尘。

  善修禅心度日月,淡看缘尽自安宁。

  一一庚子年元宵节于惠州

  二、今又清明

  白幡青烟又清明,泪雨哀歌祭亡灵。

  春风吹绿江河岸,涤静浊浪慰忠魂。

  三、咏惊蛰

  惊雷震荡天颜开,蛰伏生灵踏春来。

  敢命苍茫重抖擞,青山绿水敞襟怀。

  一一庚子年惊蛰日于惠州

  四、桃李闹阳春

  桃李挽臂闹阳春,红粉翻飞玉绢馨。

  同艳人间献芳菲,不负暖阳沐浴恩。

  一一庚子年阳春三月于惠州

  五、织女叹七夕

  一年苦盼等牛郎,凡间男女喜若狂。

  鹊桥无奈伤心事,捞金悦己太无良。

  一一庚子年七月七日于惠州

  六、立冬行吟

  风吹树静枝不静,倦叶纷沓

  似雨淋。

  寒霜拂皱老夫面,飞雪引我向春行。

  一一庚子年立冬应景之作

  七、祭屈翁

  辛丑端午节广东恵州一早天落蒙蒙细雨,有此一吟:

  深穹哀丝落苍茫,似是天公祭汨江。

  只待红日破云出,屈翁欣慰看朝阳。

  一一辛丑端午节于惠州

  八、母亲节随咏

  寒窑豪宅生千叶,一脉织就子孙结。

  儿女一声高堂应,胜过鸿篇颂娘帖!

  一一辛丑年母亲节于惠州

  九、中秋夜思

  玉盘光耀团圆情,难为普天堰河清。

  企望人间多善义,万家欢语伴箫声。

  一一辛丑年中秋夜于惠州

  十、圣诞节随感

  丁酉年旁观部分无知、无智、无节的中国商家为赚钱数典忘祖策划过圣诞节有感。

  卖祖求荣挟洋狂,胸无点墨媚外邦。

  华夏汉奸古来盛,何时钟魁斩无常!

  十一、“六一”儿童节感怀

  蹒跚走过彩云间,浩渺憧憬入眼帘。

  似水流年终不负,回首笑慰今生缘。

  一一辛丑年“六一”儿童节于惠州

  诗作一共十一首,时间的跨度较长,从庚子年的元宵节到辛丑年的“六一”节。如果单从写作内容来看,这组诗是按时间(节气)的先后顺序抒写的。除《今又清明》和《圣诞节随感》外,其它九首都落了日期。每一首诗都有小标题。另在每一首诗的下面,有评论家邓三君、方寸老师的评论。其中《圣诞节随感》和《祭屈翁》对比强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屈原是民族精魂,深得人们的敬仰,诗人在诗里不吝笔墨,以“天公祭”作为注脚,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体现了诗人对有民族气节的屈原,有“天花板级”的敬仰;《圣诞节随感》是对现在愈演愈烈的“洋节”的反对宣言。这两首诗都可以看出诗人的民族感和爱国情操,这两首诗诗人加了引言。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中华文明史上发挥重要作用。大到民族气节,小到指导人们的生活,都有伦理的影子。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亲情友情却淡化了。在农耕文明时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年过节走亲访友是日常生活中必有的礼节。除清明节是祭祖外,其它如春节、端午和中秋。亲友们都会相互走动。端午节和中秋节,俗称送端午节和过中秋节。春节更是有民谚民谣为证:“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三拜姑娘!”仔细品来,都有完整的秩序和体系。早先在几大传统节日之中,春节和清明节最有代表性,一个代表天地新生,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一个是慎终追远,是前辈生命的终结,祭祖怀亲。大概从唐宋起,中秋节取代了清明节为第二大节日,而清明节落在了中秋之后。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特别意义的文化内涵。在诗人许峰老师的这组诗中,既有传统的节日,比如元宵节、清明节等,又有比较新潮的节日,比如六一儿童节、母亲节等,还有特定人名的节日比如端午节等。这些节日,是传统到现代的交织。如今,都成了中华礼仪文化的核心意蕴。

  笔者作为许峰老师诗歌研究的爱好者,当然要有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准确把握诗人创作的脉络,并尽可能以较为真实的面貌来面向读者,是我的追求。这样,才会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人文价值。根据笔者全方位的学习、理解和思考,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结合诗人的爱国情怀,我有理由认为,诗人在这组诗里所指的母亲节不是古希腊和现在出现在美国而流行的母亲节,而是指2006年12月,由中国民协节徽文化委员会等组织将农历的四月初二,孟母生孟子这一天定为的中华母亲节。母爱无国界,但母亲有各自的家庭。所以,我们应该认同的是中华母亲节。美国的母亲花是康乃馨;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这也是有区别的。在这里注明一下,以免张冠李戴闹成笑话。孟子是儒家代表,与孔子并驾齐驱,并被韩愈推崇到“道统”的高度。孟母三迁的故事,脍炙人口。孟母这一形象深入人心,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母亲的象征。我敢说,孟母也是唯一能让全世界仰望的母亲。所以我们的“母亲节”,其文化内涵,要远远大如国外的母亲节。没有必要崇洋媚外,去国外认个母亲。下面这首诗的内容,就谈到了诗人对待“洋节”的态度,之所以把“六一”儿童节也收录到传统节日中,我分析许峰老师是典型的诗人人格,就如李白,高兴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低谷时“拔剑四顾心茫然。”这首《“六一”儿童节感怀》,方寸老师把此诗看成是“诗人回望自己从童年一路走来”心路历程的抒写,我认为只是其中的一种视角。这首诗首先可以归纳成亲情诗范畴,应该是写给孙子的诗,诗句首句就是“蹒跚走过彩云间,浩渺憧憬入眼帘”,但后两句则诚如方寸老师所言,是诗人的自我抒发:“似水流年终不负,回首笑慰今生缘”。许峰老师的诗,格局非常宏大,他的这首诗的后两句是诫勉,是对全世界儿童的引导和教诲。这首写给儿童的诗,单以节日来源而论,其实也是属于“舶来品”。那么重点来了,为什么同样是“泊来品”,诗人在这首诗里,发出的是真诚的告白,而《圣诞节随感》却是批判。这就可以看出,诗人并不反感充满正能量的外来文化。他反对的是那些“认贼作父”“卖国求荣”“奴颜婢膝”崇洋媚外”的人!

  有学者对历朝历代的大诗人做过研究,认为诗人有两种比较典型的人格:一种诗人人格,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陆游、龚自珍、闻一多、许峰老师等都属于此列,这种人格的诗人都比较纯粹,他们的爱国情怀也好、浪漫激情也罢,都是出自于内心的本真,很少带有功利性,所以也更接近艺术的本源;另一种是政治家人格,这种人格的诗人理性多于浪漫,比如王安石、高适等。政治家人格和诗人人格本无高下,前提是保持初心。但身在红尘,很少有人能拒绝功名利禄,这样就会使诗歌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因而在艺术上黯然失色。艺术无高下之分,但有雅俗之别。这里讲的俗,是带有功利性的低俗、庸俗与粗俗,是指文与人背离,慢慢蜕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那种俗气。在艺术上能名留青史的诗人,都是清新淡雅的纯粹之人。

  许峰老师率性而为的个性,为他诗歌的千变万化创造了条件。矛与盾的交织,更产生了张力。这首《母亲节随咏》,首句就让人产生一种矛盾交织的感觉,“寒窑豪宅生千叶”,寒窑与豪宅,本身是矛盾词组,但诗人把一对矛盾体进行了意象并置,由此产生的碰撞和张力是显而易见的。诗歌的语言在于呈现,把代表不同意蕴的意象放到一起,是诗歌创作中的一种反衬和对比手法,就像绘画中的粗线条与细线条或明暗度;在诗歌创作中,如果是把相同的词组放到一起,是属于意象叠加,旨在加深诗句的表达效果。在这里一并加以说明。

  要而言之,中华民族传统的“节”,不但作为一种伦理文化,其实也是一种哲学的考量。不可否认,近代以降,很多人崇洋媚外,总觉得“外国的月亮是圆的”,有些人甚至“跪舔”,丧失了最基本的人格尊严。身为华夏子孙,最起码的节气节操还得有的。否则,我们何以立足世界!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已成“地球村”,但传统节日,代表的是各自的文化,是民族的根。如果根都断了,我们瞬间会被其他民族同化,以后我们的子孙,既不知道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要到哪里去。浑浑噩噩,没有信仰,至于认祖归宗、民族大义更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以我个人有限的见识来看,尽管不反对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涌向华夏。但像情人节、母亲节这些,应该以我们自己的节为主。中国的情人节是“七夕”,母亲节则为四月初二。至于外面的圣诞节之流,如果仅仅作为一种商业行为,倒也可理解。但绝不能上升到伦理文化的高度,更没必要全民狂欢。我国的节日那么多,包括少数民族的“泼水节”“刀杆节”“火把节”“月亮节”“花灯节”“古尔邦节”等等,都是几千年的民族文化传承,比起轻飘而来的“圣诞节”等洋节,不知要厚重多少倍。老子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欺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干嘛要舍近求远、舍本逐末,以丑为美!评论家邓三君老师观点我很认同,他既肯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又从“和而不同”的角度解读了外来文化,所以他的观点也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理念。

  《孔子家语》和《礼记》中的《礼运》篇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矜寡孤疾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弃不出于身,不必为人。是以奸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谓之大同。”虽然孔子的言论太理想化,但也可理解。只是求大同,也是有边界的。以节而言,民族性是其根本。许峰老师以个体思维重建了“传统节日”的重要性,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他的诗中有情,有道,有物,有礼,有节,有所言又有所据,有所思又有所附,收放自如,进退有度,言之有物,熔铸了古典与现代雅正淳厚的趣味。

  言之有物,行之更远。许峰老师的诗歌,每首每句,都有特别的针对性和明确的思想性,很有传播力。他诗歌中的内涵和人格魅力,是当代诗人中的顶流。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反观现在的诗人,大都浮躁,急功近利、网红现象常见于各种平台,这是节气和认知都较缺乏的体现。许峰老师一直以沉稳大气著称于诗坛,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产生示范作用。他的诗歌,就是他人格魅力的浓缩,文以载道的思想始终伴随他艰难求索的追求和发展。他以几十年的修为,终于独宗开新格,但只把独特的诗歌,定义为“古风”,彰显的赤子之心,就是对道最好的诠释。

  管子说:“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根,是千秋万代的大事。许峰老师的这组诗,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诗歌文化和传统节气的传播,而且诗人并不满足某种手法上的延展,还是对所有传统文化的普及与超越,可以看到一位诗人的虔诚与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