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歌评论

蜀水之境

——评凸凹诗集《水房子》

2022-07-24 21:46:48 作者:辛夷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水房子》是凸凹力创的专门写给李冰与都江堰的诗集。是对李冰与都江堰诗意呈现,并进行了诸多的哲学思考,表现出了高度的人文精神追求。
      《水房子》是凸凹力创的专门写给李冰与都江堰的诗集。诗集包含七十二首相对独立又互相嵌合的四千行长诗。诗作是对李冰与都江堰诗意呈现,并进行了诸多的哲学思考,表现出了高度的人文精神追求。诗作意象恢弘,情感深沉,节奏跳跃,思想与诗艺并存,极富感染力,以大空间的恢宏气度诗意呈现了李冰的千秋功绩,同时形成了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风格,呈现出儒释道同构的精神情怀。
 
以史入诗,厚重的史诗感
 
  翻开《水房子》,叙诗以《史记》开篇:“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其余的七十一首诗同样皆以史籍对李冰或都江堰的记载为题记,以史为题,引史入诗。致敬蜀守,诗人可谓用心良苦,除了《史记》记载外,题记还摘录了包括《水经注》《华阳国志》《蜀都赋》《蜀王本纪》《政论》《四川通史》以及唐诗宋词在内的古今中外名人名著中有关李冰或都江堰的金句,基本是对都江堰历史典籍记录的全方位覆盖,这些典籍记载给诗歌加持上了一种严肃而厚重的历史感。
  诗歌的正文则呈现出诗人卓越的想象力与扎实的创作力。诗人以个人化历史想象力穿梭于古时与现代,架构了大跨度的意象空间,营造出厚重史诗感。“蜀郡府如何向饥渴的人民,/水淹的人民,/传递一清二白的多彩丰年,曲水流觞?”,“水在里面过滤戾气,清洗情绪,/蓄养干净的语言,通顺的句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长诗难写,难就难在非常考验诗人的想象力,具体反应出来就是考验创作力,因为七十二首都以一个人物,一段历史相关,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现扁平化、空心化、同质化,甚而坠于庸长无物、索然无味的危险境地中,很高兴看到的是凸凹的这七十二首诗,每一首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背景具备明显的个性与辨别度,就像川剧的变脸,每一张都是不同的,你会期待着一首接一首的读下去,这就是诗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不同的区别。厚重的历史感外,凸凹用自己的想象力赋予诗歌灵气与活力,也就是让人愉悦的轻盈质地,所以厚重的历史感读起来并不沉重,其关键点就在于诗人的品格与文字功力,以及有趣的灵魂,文如其人,笔下的文字也就有了思想,有了个性,有了色彩与趣味。
 
蜀郡府如何向饥渴的人民,
水淹的人民,
传递一清二白的多彩丰年,曲水流觞?
——《水房子》
 
水在里面过滤戾气,清洗情绪,
蓄养干净的语言,通顺的句子,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水房子》
 
 
悲悯众生,诗人的使命感
 
  四川是文化大省,也是出诗人的地方,古代就有李白、苏轼、司马相如、扬雄、杨慎、陈子昂、卓文君,到了现代,成都也是诗人云集之地,这里有享誉全国的诗刊《星星》《草堂》,是全国著名的几大现代诗歌重镇之一。在中国近代史上,川军穿着草鞋,单衣就敢出川参加抗战,而且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受历来蜀文化的影响,四川诗人有着自己的鲜明个性特点,家国情怀,为百姓与苍生发言。说得具体一点,这个特点大致就是:以保有骨气与血性为荣,以拥抱良知与正义为底线,凸凹正是这类拥有良知与正义的四川诗人中的一个典型。据我对他诗歌的长期观察,他的诗歌除了抒情诗,地理诗,哲理诗以外,很大一部分是关注社会底层、关注百姓生存,为民发声,为民请命等这类明显带有良知与正义的诗歌,可能以凸凹为代表的这类四川诗人骨子里都有一个传统士大夫的情结。
  侠义与良知感在这本《水房子》中也得到了大量的体现。比如突出品格与骨气的重要性,诗人写到了“反伏山脚,/山倒立:/水在两扇门里蘸着时间写字/水写的字只有水认得/水写的字比大山的骨头硬/只是我们至今也未能勘破皮肉的掩护”,比如表达人民的权利,诗人写出了“现在好了/人民可以躲在水的后面抵御水/或者发起水的冲锋。”,“百来丈长的思想/长着多少颗不进水的脑袋?”掷地有声,充满力量,充满底气,而这样的底气,恰恰是源于李冰修建的都江堰带给天府四川“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只有远离饥饿的人民才能够思考自己的尊严问题,所以,蜀地的人自有蜀地的声音与回声,他们感念李冰,感念他造福了苍生与黎民。
 
反伏山脚,
山倒立:
水在两扇门里蘸着时间写字。
 
水写的字只有水认得。
水写的字比大山的骨头硬。
只是我们至今也未能勘破皮肉的掩护。
——《阳平山寻你不遇》
 
现在好了。
人民可以躲在水的后面抵御水
或者发起水的冲锋。
《有一种水》

百来丈长的思想
长着多少颗不进水的脑袋?
《百丈堤与万丈波涛》
 
 
高度赞扬李冰,川人的荣誉感
 
  凸凹为何要如此着重地诗写李冰?源于四川是因为有了都江堰才成为天府之国的,李冰的功绩家喻户晓,毋庸置疑。也因为是天府之国,川人和其他省份区别甚大,比如:四川人更热爱烹饪并享用美食,更懂得享受生活,更加幽默风趣,性格更为平和,他们会把日子过得更加活色生香,也就是大家说的“不知饥馑”。作为土生土长的四川人,我曾经这样描绘记录过成都东郊的乡村实景:“从都江堰奔流而来的河水涨满了河道,池里的水满满当当,池面上铺满了荷叶。多雨的季节,井边的土地因为饮饱了水馒头似地发泡了,红苕藤子、莴笋、莲花白、豇豆、四季豆都疯长着,豇豆长长地快要拖在地上了,丝瓜与冬瓜更是呈现出了无比柔美的线条,井里的水也开始疯长。”这就是被都江堰灌溉润泽出的川西平原典型丰饶之姿,所以,于川人而言,对李冰的赞誉,无论如何都不过分,因为这里的百姓因为他修建的水利工程而能乐于享受安居乐业,享受生活的美好。在四川都江堰的二王庙里,有邓小平同志题写的“造福万代”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就是最能体现李冰与都江堰于天府之国之丰功伟绩的。
  就是这样一个为人民做了大实事,大好事的李冰,却没有一本专门为他书写的诗歌,在诗歌大省,这是不应该的,由此,诗歌的这本《水房子》就为李冰而诞生了。这本书用了最多最长的篇幅盛赞李冰,这种赞美不是空洞乏味的泛泛之赞,而是一个诗人代表他生活的属地人民发自内心的感恩、感激,代表蜀地的知识分子们发出的高山仰止的赞美与认同。高山的高度,大海的深度,所有的好词,最高的礼赞都写给这个叫李冰的人。“有一种水/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八字上过水,/流了两千多年,还在流。/八字这么好!全世界没有这样的水,/流了两千多年/还在流——即便时空叛乱,依然波澜不惊。”只有源自内心的敬仰才能发出大家都认可了的声音:“有一种水是海拔统筹指挥的水。/闭着眼,水走出水,沿着海拔的曲线与路标/往大海里走。/这个海拔,大地和能量的海拔,正是你自己。/正是你自己/永不停息的心跳的高差。”这样的礼赞,寻常人承受不起,这样的礼赞,蜀守李冰受得起。
 
有一种水
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八字上过水,
流了两千多年,还在流。
 
八字这么好!全世界没有这样的水,
流了两千多年
还在流——即便时空叛乱,依然波澜不惊。
《有一种水》
 
一块思想锋利、情感温暖,
一滴一滴释放时间和生命的
冰;
一块支撑着天,
镇纸一样,蜀魂一般,呵护着蜀地的
冰。
《流在岷江中的弓杠岭》
 
 
道法自然,诗歌的通俗性
 
  华兹华斯说:“诗人绝不是单单为诗人而写诗,他是为人们而写诗”。《水房子》保持了诗歌的通俗性,在再现历史和拥抱未来之间做到很好的平衡并保持趣味。这本诗集洋洋洒洒,四千行长诗,却可以让读者一口气往下读,这种耐读性与诗人保持的诗歌通俗性相关。前面我们已经知道,这本诗歌非常大气,具备厚重感与悲悯感,诗人先用独特的想象力营造出诗歌的氛围,然后跟着内心的感觉奔突,游走在历史的苍茫时空之中,这些大气厚重以外,诗人还用了大量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意象,让读者读起来很容易跟上诗歌的舞步与节奏。
  当我们读到“两江入城。/把城里的市民当农夫浇灌。/把城里的房子当庄稼侍养”意象简单明了,且亲切自然,江水与城市的关系像一幅成都版《清明上河图》在读者的眼里徐徐展开,天府之国的繁华,富庶,江水对土地的膏泽之恩,就像蟹黄一般让人上口。再来读“游弋的曲线很美:/身子凹进去,一条外江出现;/身子凸出来,一条内江现出。/时间在两江的夹道中不能自拔,不能/首尾相顾。”意象幽默而风趣,蜀地的地域优势给了诗人诗歌语言的优势,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忍不住要赞叹起来,诗歌的通俗性语言就是这样的撩人。
  李冰修建都江堰用到了道法自然的理念,几千年来,人们牢记他的六字诀“深淘滩,低作堰”,河床保持着自己该有的高度,不高也不低,没有淤积的河沙无处堆放,没有拥塞的河床泛滥成灾,靠着水自身的流体力学就把沙石自然排走了,时至今日仍然是巧夺天工的妙作。道法自然的理念也被凸凹用在了诗歌里。四川作为天府之国的富庶也造就了四川人不一样的思想与感情,他们拥抱生活,秉持正义,待人平和,包容性强,他们“吃着麻辣烫,打着小麻将”,吃苦耐劳,他们会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但有一样,他们的脑袋拒绝进水,大是大非面前绝不含糊,日子过得一点也不水,就像凸凹写道的“有一种水拒绝另一种水——/让我们的脑袋从不进水,/生活安逸、滋润,大小日子过得一点不水”,话很直白,理很端正,通俗易懂,诗人的内心和大伙的内心距离其实很近。
 
两江入城。
把城里的市民当农夫浇灌。
把城里的房子当庄稼侍养。
《两江之珥》 
 
 
游弋的曲线很美:
身子凹进去,一条外江出现;
身子凸出来,一条内江现出。
时间在两江的夹道中不能自拔,不能
首尾相顾。
《逆水游弋的金刚堤》 
 
有一种水拒绝另一种水——
让我们的脑袋从不进水,
生活安逸、滋润,大小日子过得一点不水。
《有一种水》
 
  其实凸凹的诗歌,好就好在充斥其间的那股子正气,那股子义气,形成了他诗歌中独特的气场,这种气场就像凸凹本人一样,说话温温和和,下笔铿锵有力,遇事绝不含糊,就像他笔下的水一样,拥有几千年一脉相传的善与正,几千年只坚持一件事,上善若水,无往不利,润泽良田,孜孜不倦,这才是真正的大手笔,大气势!其实我们该来听凸凹自己说:“圣旨散了,秦散了,梦散了,/有一脉气,不能散。/就像祠主的水/并了时间的河道——/一个千年/又一个千年,/天高皇帝远”。 
 
 
◎水房子
 
  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
    ——(西汉)司马迁《史记?河渠书》 
 
全世界只有你和你的热爱
住在水房子里。你的水房子
是你自己修的。
 
梁、柱、檩、枋和椽的原材料,是水。
墙体、屋瓦、门轴和窗棂的原材料,是水。
连深入河床骶骨的地基也是水筑的。
 
墨斗、墨线,是水。
斧子、凿子、刨子、锯子,是水。
所有建房工具都是水。
 
所有的关联都是榫头与卯孔的
暗送秋波,阴阳嵌合。
横过来的水,竖起来的水,
 
斜刺里杀入的水,
或用于轴承,或用于雕刻太阳月亮星星的
漩涡……水连着水,
 
水作用于水,构件于水;
水插入水袖,抽出水袖;
排开水,围合水,舞之蹈之水——
 
严丝合缝,
滴水不漏。
整座房子容不下一颗铁钉铜销的虚构叙事。
 
怕什么雷击,怕什么地震?
水房子总在。
时间的脾气却是一再改朝换代。
 
来吧不管什么样的水——
血色的,固体的,物质的和精神的都来。
既然是水,哪能被水淹没?
 
水资源有限。你伏案水房子里的书房
著述着与性无关又有关的
杯水主义。
 
祖居的阳平山,房子是水做的;
客居的中土,房子是水做的。
你走到哪里
 
水做的房子就跟到哪里。
连蜀郡府也是水做的。
你和你的属僚——
 
监御史、郡尉、郡丞、都水官一干人马,
水里来,水里去,
在水房子里
 
滴水穿石,尺水兴波。筑坝、修堰、开渠——
玻璃的清廉,玻璃的视阈——
让千里蜀郡,水进水出,运筹水屋之中。
 
这是一座多么奇妙多么滋润的房子。
房子里的人,随时可以接受水教育,
向水学习;
 
涝知道,旱知道;
清浊知道,冷暖知道——
就像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血
 
是否滴漏、流失、病变;
第一时间知道
日月星辰,阴阳五行,是否照耀山水运程。
 
如果没有这样一所房子,
你如何向河流发号施令?
河流如何向你汇报水事,请示水向?
 
蜀郡府如何向饥渴的人民,
水淹的人民,
传递一清二白的多彩丰年,曲水流觞?
 
但你的水房子,既是修来住人的
又是修来住水的。
是人的家园,又是水的乡土。
 
水在里面过滤戾气,清洗情绪,
蓄养干净的语言,通顺的句子,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是一幢连苏轼也没见过的房子。
否则,世上就不会有这句名诗诞生了: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野人住的树洞,
蚕丛住的石头屋,孙悟空住的水帘洞,
后世的汽车,都是房子。
 
空气中修的房子叫飞机。
在空气都没有的地方修的房子叫太空舱。
大海中修的房子叫潜艇。
 
所以,没有什么可以覆盖你的水房子。
它在人类的经验之外,想象之外
和时间之外。
 
但水房子再大,大得都能装进大海了,
也只能住在你心里
——全世界只有你的内心才能住下。
 
现在想来,
不光你,有一个国也住在水房子里,
这个国叫天府之国。
 
所谓天府之国
就是水打门前流过,自给自足,
所有的粮食、爱情和诗歌,都是水念的经。
 
这是一幢小得只住得下一个人大得不能比喻的房子。
诸陂池的卤水,纷纷走下龙泉山
做了它的龙骨。
 
通向水房子的路径很多——
都江堰工程,二江七桥,天彭阙,盐井,
甚至骑一头石犀也行。 
 
 
◎阳平山寻你不遇
 
  李冰是蜀族阳平山地区生长的人。他的治水才能,只能是从蜀族柏灌氏和开明氏世代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再加以改进发展而取得的,前面已有论述。
    ——任乃强《四川上古史新探》第124页
 
 
察天象、识水脉的神,
身体里
却河流一样密布着一位凡人的血脉。
 
古蜀基因从远古流来,
开枝散叶,每一位裔子都有依凭与接续。
你,隐姓埋氏,却并不例外。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千名读者心中有一千名你。
谁在时间的前行中踏浪后退?
 
学派、经历、荣誉、生死、爱情、脾性、朋友圈……
甚至故国、族系也退没了
还在后退。
 
后退,只留下一个堰字
为斯民挡水和供水。
连出生地也化作堰字中
 
一块令谁也抠不出的红砂石。
陕西、山西、甘肃、河南、巴东……
你的出处众说纷纭,抽刀断水水更流。
 
著名史家任乃强说:
你乃蜀人后裔,生长在蜀族阳平山。
我决定采信这一指认。
 
我决定去阳平山寻你。
从三星堆下来,沿湔江上山,
风从水底凫出,有
 
杜鹃的长相和叫声。
什邡、天彭阙、丹景山、海窝子、阳平观、九峰山……
一走就走到了瞿上。
 
一年一年找,找了二千多年——找到了
抗战捐粮、扬一益二、孔明论蜀、天府名国、刘邦养兵
——也没找到你。
 
只找到了一山冰冷的水——
一山与你的水
同气息,同胎记,水乳相融的水。
 
一方山水养一方血脉。
无论岷山,还是岷山里的龙门山,龙门山里的阳平山
——家山都是蜀山。
 
反伏山脚,
山倒立:
水在两扇门里蘸着时间写字。
 
水写的字只有水认得。
水写的字比大山的骨头硬。
只是我们至今也未能勘破皮肉的掩护。
 
日月的皮肉。
草木的皮肉。
我们人类自己的皮肉。 
 
 
◎有一种水
 
蜀郡李冰凿离堆,通二江,益部至今赖之。
——(北宋)《太平御览》卷75引(东汉)崔寔《政论》 
 
有一种水
是在成都平原行过凶、施过善,
被收了,又放出的水。
 
有一种水
泥沙由鱼嘴、石犀和一只宝瓶镇住,
不再俱下。
 
有一种水
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八字上过水,
流了两千多年,还在流。
 
八字这么好!全世界没有这样的水,
流了两千多年
还在流——即便时空叛乱,依然波澜不惊。
 
有一种水,不需人和动物使力,不用电,不筑坝,
自动流淌:自动将灌溉送进田地和人民
干裂的嘴中。
 
有一种水是海拔统筹指挥的水。
闭着眼,水走出水,沿着海拔的曲线与路标
往大海里走。
 
这个海拔,大地和能量的海拔,正是你自己。
正是你自己
永不停息的心跳的高差。
 
有一种水,是处低而居的水
也是逆流而上的水——
能够从脚踝往上爬,成为上善和唇齿之依。
 
地球上,没有一条河流可以穿过沙漠,
穿过沙漏,
有一种水可以。
 
有一种水是清浊皆善的沧浪之水;
蜀水中的蜀水;
天底下最重要的水。
 
蜀水浮江而下,
滋补过始皇的大梦——
一觉醒来天下归秦。
 
天地间有数不清的水。
天地间的水,
从涓滴到江河,横竖高低都来自山上。
 
有一种水
出自一座身体的大山,
一座灵魂的大山。
 
鉴于这样的认知,
我把蜀水不叫蜀水,
呼之有一种水,呼之你的水。
 
这有点像大禹出蜀:
导九河、划九州——
大家就把中国称作禹域。
 
时间上千年、上千年证明:你的命,水的命
都在一种水里活着。
水与命,有过命的深刻与亡命的漩涡。
 
现在好了。
人民可以躲在水的后面抵御水
或者发起水的冲锋。
 
流水不腐。有一种水也是后来者的水——
那么多水官、水师和堰工
在补水、岁修、记述,和
 
飞沙走石。我一次次走在离堆的堰功道上,
石头一尊一尊排开、垒筑;
水声绽放,露出眼睛和呼吸。
 
我看见
文翁、诸葛亮、高俭、章仇兼琼、刘熙古、赵不忧;
看见吉当普、卢翊、施千祥、阿尔泰、强望泰、丁宝桢……
 
看见有一种水在时间中涌流——
那么多你,赶着浪头,
一路护航,滴水不羼。
 
有一种水拒绝另一种水——
让我们的脑袋从不进水,
生活安逸、滋润,大小日子过得一点不水。

 
◎百丈堤与万丈波涛
 
  横堤百丈卧霁虹,始谁筑此东平公。今年乐哉适岁丰,吏不相倚勇赴功。西山大竹织万笼,船舸载石来亡穷。横陈屹立相叠重,置力尤在水庙东。
    ——(宋)陆游《十二月十一日视筑堤》 
 
在浩大奇妙的都江堰王国
百丈堤是渠首左岸的配套功能;也是
渠首的渠首。相当于虎狼秦军
冲在最前边的那名百夫长。
 
所有通过渠首的野牦
必先通过百丈堤的窄门,
必先领受
你的驯牦之术。
 
这群行色汹涌、波涛万丈的野牦
按照百丈堤的导流
不再对百丈之躯五牦分尸,
不再对鱼嘴
不分内外。
 
平原上的区区百丈
似乎算不上什么。
但那些滚滚而下的岷山漂木,
漂了两千年也没把它漂完。
百来丈长的思想
长着多少颗不进水的脑袋?
 
百丈堤听你训示过,水的战场
一点不能水。
即便是一寸堤的题外之音
也不能掺杂一丁点水货。
 
所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身价随水涨。
在你的提携下
百丈堤永远是高于岷江水准的百丈脊梁。 
 
 
◎流在岷江中的弓杠岭
 
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北自龙门,至于朔方。曰:甚哉,水之为利害也!
——(西汉)司马迁《史记?河渠书》
 
 
我看见,大海中一粒蓝
思念故土,更喜岷山千里雪,
做了一回返乡梦。
 
从崇明岛东侧别大海,入长江。
过武汉、重庆。在宜宾,泪别金沙江
游进岷江。
 
过乐山,过成都平原,
再都江堰、汶川。
我看见一滴水
 
翻山越岭,流尽盐、苦涩,
洗去蓝,又洗来蓝
——越来越清澈、干净、年轻。
 
蓝得那么甜。最后
在松潘与九寨交界的一座山上,
一片森林中,我看见一块冰:
 
一块思想锋利、情感温暖,
一滴一滴释放时间和生命的
冰;
 
一块支撑着天,
镇纸一样,蜀魂一般,呵护着蜀地的
冰。
 
这块冰当然是你的冰。
但它还是未琢的玉——
还是你大写意的原料与素材。
 
那座山是岷山的一部分;
是岷江滚滚流动的矿脉,叫弓杠岭——
藏语称:都喜欢山。
 
从0出发的蓝
终于上升到3690米的高度,
摸到了各种蓝天的蓝,各种飞翔的蓝。
 
全世界海拔3690米的地方很多。
只有弓杠岭的3690
才凝得起、扛得住这块冰。
 
跟众多游客来弓杠岭一样,
我总不能见到那块冰、那滴水,
但总来。
 
你来了,你说:弓杠岭的冰是蓝色的冰;
弓杠岭有多少冰岷江就有多少蓝;
弓杠岭的冰怎么化岷江的水就怎么流;
 
你说,你来了:岷江的流动是连词的流动——
水流动水,弓杠岭流动弓杠岭;
天下的好山水数这一幅最蓝。
 
就像神来了,神说,有天地,便有了天地;
有光,便有了光;
有人,便有了亚当和夏娃。 
 
 
◎逆水游弋的金刚堤
 
  一自金堤凿,三都水则分。犀沉秦太守,蛟避赵将军。万户饶秔稻,千秋荐苾芬。
    ——(清)李调元《离堆》 
 
逾千万亩的灌区农田。
无数的江、河、溪、沟、渠……
无数的湖、库、堰、潭……
更有数不清的
鱼——
 
而金刚堤是最上游最上游
最大最大的那一条。
身长八百米,
体宽七十五至一百二十米。
 
一动不动
逆水游弋。
岷江有多快它有多快;
岷江有多高它有多高。
岷江有多长它有多长。
 
游弋的曲线很美:
身子凹进去,一条外江出现;
身子凸出来,一条内江现出。
时间在两江的夹道中不能自拔,不能
首尾相顾。
 
它的鱼嘴,
它的用尾巴照拂的飞沙堰
——这前前后后的物什
都比它著名。
 
它的沉默、低调。
它的思想、命数。
它的跟金刚一样固执的硬。
都是水的柔软和不柔软给的。
 
无数的鱼,用一生的搏击
在江中刻下自己
却被江水一一抹去。
只有它的位置
岩画一样,钉在这里,钉在这里的水里。
 
 
◎两江之珥
 
  尔乃其都门二九,四百余闾。两江珥其市,九桥带其流。
    ——(西汉)扬雄《蜀都赋》
 
 
此处所说的两江不是岷江、沱江。
此处所说的两江
乃穿成都之中的两江;
 
乃抱其城、珥其市的两江;
可认为是郫江、检江;可权且为府河、南河。
笼统起来谓锦江。
 
两江入城。
把城里的市民当农夫浇灌。
把城里的房子当庄稼侍养。
 
两江的出水法则
决定着一座城池的生长、兴衰,
光荣与苦难。
 
你的两江诞生之前
原始的两江一半为福水、一半为祸水。
一只眼淌喜河,一只眼淌悲河。
 
一分为二讲,一切由天定——
生民的命运主要是水说了算。
至于成都
 
能否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也完全取决于水。
现在,你来了,一切你说了算。
 
你是蜀郡太守
更是司马迁发现的中国最早的两江总督。
门泊东吴万里船
 
是大唐对两江的滔滔赞美。
成都的土,服两江的水。
成都的生民服你的水土。
 
杜甫吟,石犀行:
“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
最美的蜀锦出自两江的浣濯。
 
最美的两江是成都的锦绣文章:
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峨
是其中最曼妙的几笔。 
 
 
◎李冰祠溯源
 
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造兴田万顷以上。始皇得其利,以并天下,立其祠也。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 
 
蜀的版图
纳入秦的一体之制——
九十六年后
秦统一中华。
七雄战国,大争之世。
天下归一。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大浪淘沙,势不可挡。
这其中的其中
离不开蜀的趋同与份额
离不开
你的汤汤之波,盈盈一水。
没有靠山和大后方,
没有腹背的忠诚与安泰
拿什么去出征和凯旋?
始皇在世时
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更清楚地明白
蜀守冰居功至伟。
遂下令为不在世的你
建一处在世的房子——
从荒山野水采集七彩星光
聚拢你的气
移居房内。
请你的苦难与光荣复盘、显形。
即便改朝换代,
圣旨散了,秦散了,梦散了,
有一脉气,不能散。
就像祠主的水
并了时间的河道——
一个千年
又一个千年,
天高皇帝远。 
 
  凸凹,本名魏平。生于都江堰。诗人、小说家、编剧。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9年参加诗刊社第15届青春诗会。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长篇小说《大三线》《甑子场》《汤汤水命》、中短篇小说集《花儿与手枪》、诗集《大师出没的地方》《蚯蚓之舞》《水房子》、散文集《纹道》、批评札记《字篓里的词屑》诸书20余部,其中获奖图书7部。2018年被评为中国“名人堂·年度十大诗人”,2019年被评为中国“名人堂·年度十大作家”
 
  辛夷,本名李春苹,诗人,诗评人。四川省诗歌学会会员,成都市作协会员,广元市作协会员,《秦风诗简》主编。作品散见于《四川文学》《青年作家》等,获第八届《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