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行天下 > 诗歌报刊网络联盟

《诗家园》2023年第1、2期目录

2023-06-03 作者:诗家园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诗家园》2023年第1期(总第53期)“朋友圈:新冠疫情诗选”专号、2023年第2期(总第54期)“中国六零前当代诗人作品集(第二卷)”专号目录。
《诗家园》2023年第1期(总第53期)“朋友圈:新冠疫情诗选”专号目录
 
封面刊名篆刻●华荷生(江苏,已故)
扉页刊名题字●洛夫(加拿大,已故)
【卷首语】当静下来的时候●章治萍(青海)·2·
 
我是被上帝吻过的人(外二首)◆峭岩·7·
体内的春天(组诗)◆老铁·10·
辛酸诗(组诗)◆白鹤林·16·
颂诗悲怆,每首都非写不可(组诗)◆温青·20·
口罩及其它(外一首)◆余文飞·27·
闪亮的孤独(外二章)◆张少恩·29·
由抗击疫情想起(外一首)◆杨维松·31·
立春记(外二首)◆缪立士·34·
摄氏36.3度◆张琳·37·
三年后,重回人山人海◆重庆子衣·39·
为了忘却的记忆◆伊豆·44·
庚子年:抗疫记◆牧风·45·
屠苏酒(外二首)◆林小会·48·
李二嫂(外一首)◆田浩国·54·
致敬那个群体(外一首)◆梁德荣·55·
被捅破的春天(组诗)◆张耀辉·57·
世人钟爱此山◆李慕白·60·
面对疫情,我得发声(外一首)◆赵汉成·61·
疫情记(组诗)◆刘季·65·
疫情(外三首)◆王文成·68·
堆雪人◆陈克锋·71·
新年之词◆阿里·72·
这场突如其来的春雪◆郭志娟·74·
抗疫中的中囯元素(二首)◆刘如春·76·
一切都该顺其自然◆钟兴吉·79·
黑夜里,我顺手写下这几句(组诗)◆周统宽·80·
这些天◆刘清泉·84·
祛病记(组诗)◆余金鑫·85·
排版春天◆杨柳依·89·
纷纷扬扬(组诗)◆第广龙·91·
封城之印(外四首)◆林成君·95·
阳了的世界如此安静◆杨冬民·100·
疫情时代(组诗)◆张后·103·
在老爷山下核酸采样◆严雅楠·107·
这个春天,中国的答卷(外三首)◆田园·108·
黄昏落在回南天(外一首)◆栩之·114·
疫袭之时(组诗)◆祁俊清·117·
还给(外一首)◆王登学·122·
莲花一生(外一首)◆徐舒·124·
多么希望繁花都长成春天的模样(组诗)◆吕建军·126·
宅家札记(散文诗)◆秦华·131·
白衣天使的战歌(外一首)◆浦站先·133·
疫情备忘录(组诗)◆漆宇勤·134·
海啸◆山杉·144·
抗疫之歌(组诗)◆刘桂兰·145·
快递小哥◆孙子夜·152·
逆行者(外一首)◆良余之·153·
抗疫童诗三首◆胡剑英·154·
2019的冬天◆陈林·156·
你,要出发了◆韦汉华·159·
疫区之殇:空旷的街头(组诗)◆杨启刚·160·
古训:大疫不过三年(外二首)◆木子渝·165·
数字◆刘金梅·167·
与魔共舞(外二章)◆徐澄泉·169·
她们(组诗)◆胡庆军·173·
楼下的喇叭(外二首)◆绿人·177·
疫情管控放开有感(外一首)◆何宗林·181·
希望满怀,曙光在前◆李菁·185·
此刻,这个世界太静了(外二首)◆钟守芳·188·
静默,北园巷(外一首)◆任伟民·191·
封控(组诗)◆何均·193·
温暖的雪◆张世明·197·
庚子年的毒花冠(组诗)◆陈洪金·199·
下半场◆李祚福·203·
日记诗(组诗节选)◆祥子·204·
逆风奔跑(外四首)◆赵成·206·
社区蹲点防疫诗歌(组诗)◆陋岩·211·
久违的狂欢◆姜长荣·214·
抗疫英雄谱(组诗)◆高旭洲·215·
后疫情时代的春天◆杨孟军·221·
问候一朵花的微笑(组章)◆张雷·223·
疫情下的年(组诗)◆鸽子·227·
疫情期间的辩证法(组诗)◆凌之鹤·231·
我愿是一柄剑◆唐宝洪·237·
疫末等雪◆郑道序·239·
此时想起“布洛芬之父”(散文诗)◆蔡旭·241·
救赎,或者病症(组诗)◆胡坪·242·
疫情纪事(六首)◆东方浩·248·
“有退烧药吗”(外六首)◆安琪·252·
“疫”情之间(组诗)◆章治萍·260·
 
【特稿】中国诗坛2022年度十大新闻■本刊编辑部·271·
【补白】诗讯、稿约、书画摄影作品等
【出版日期】2023年3月
 
【卷首语】
当静下来的时候
■章治萍(青海)
 
  说变就变了。不,“不说着”突然就变了。变的安静。变的异常的安静。仿佛开启了三年疫情生活的“另一极端”。人们,却依然麻木不“人”,而且至少短期内更加地宅在家里,说要避开“第一弹”。本应喧闹的城市重新开启,却仍然静谧,怪怪的,原因,每个人心知肚明。莫须去深究什么了,源头,恐惧,逃避,愤怒,原因,理解,惊惶,无措,等等,能够深究什么呢——在几乎没有“记性”的时代,我要问每个人都是谁!
  即便如此,改变的终究是改变了。譬如一些生活习惯——譬如与超市的关系不再紧密了——譬如平常蔬菜不是按一天二天的量购买,而是按一周二周的量网购了(为此,我加了一个冰柜)——譬如有事没事平常会随意泡泡“板蓝根”之类的喝了——譬如不再热情地帮“陌生人”在景区之类的地方用他们的手机拍照了——等等。等等。
  但是,三年里,当我自觉不自觉地拍摄一些疫情期间的孩子们的时候,我依然强烈地感觉到一种希望、一种力量、一种未来……,要知道,这是许多许多许多的“先人”坚持下来的“当世”,我想,也应该是许多许多许多的“世人”应该坚持下去的“末世”。这是我们的全部吧,既小——如细尘的宇宙,亦大——如宇宙之细尘。于此,我们总应该留下点文字,或忏悔,或反思,或检讨,或审视,或摈弃,或探寻,或纠结,或逃避……
  那就让我们在必然静下来的“当世”写写诗吧、读读诗吧,它们必然微不足道,却也一定必不可少。我们的态度决定了“当世”的气度,这些诗或许就是“气度”中的一叹一息,来自远古,走向末世,流进每一个“后人”的身体里。故而,这种小事,又会惊动谁呢!谁呢!谁呢!
  此时,不知你静静地醒着没有。
 
2023年2月6日惊蛰于飘尘坊
 【编后语】
 
  个人“日志”从微博转至微信朋友圈有几年了。即时交流是微信朋友圈的主要特色,其主要原因自然是人手一机——这在十年前是不行的。
  我的微信朋友圈有三种圈友,一种是棋友——围棋方面的老朋新友,一种是摄友——摄影方面的法师新手,一种是诗友——来自更广更多的一群人。三年全球大疫情,圈内诗友时不时有相关疫情的诗作在其朋友圈发布,我不得不读到。读这些诗,我几乎都不点赞、不作评论,但不能说我没有读后的“姿态”——有的莫须表态,更多的不能表态,你知我知,从表面与现实面上来讲,我们并不能决定“现世”的态度——任何情况之下,我们仿佛只是工具,只能是工具,仅是另一些人决定“现世”态度的砝码。所以,更多的情况下,我保持着缄默,以及保存缄默之中的种种的声音。于是,诗,是我能够保持尊严的形式之一,是我慎重选择的某种“出气口”之一。这看似简单、平常,其实也是非常困难的,带有一定风险的……
  当下,春风正在逼近,四面八向地涌来,袭来,荡来。当这种真切的亲切的贴切的生活场景包围你的时候,你会感动于生活中朴素而隽永的情愫吗!我会的,并且会试图挽留它们!那么,方法同样应该是诗。
  在此,我要感谢这么多微信朋友圈上的诗友在极短的时间里发来诗作,你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信息(素材)”应该是四面八方的,诗人的那种阐述那种感动那种思悟等应该也是四面八方的。我想贴切地抓住这种“四面八方”——要完全抓准不容易,但我竭尽所能了。故而,如有“珍贵的遗漏”属于正常,盼望“遗漏者”能够理解。
  敝刊历来对所刊之作不作改动,除非绝对的错字、错“符”。我想,作为交流资料性质的民刊,这样是正确的,仿佛也是必须的。本集除特别将峭岩先生、老铁排在“双打头”、安琪和我排在“双压阵”之外,基本按来稿次序而编排。那年大地震、大洪水时出版了好多相应的集子,这次全球三年大疫情却几乎看不到,这是我编辑这期专号的初因。如果别人弄了,弄的比较多了,我一定不会弄。我就喜欢钻这种“空”——谁说没办法呢。
  阿门。
 
章治萍 2023年2月9日于飘尘坊
 
 
  
《诗家园》2023年第2期(总第54期)“中国六零前当代诗人作品集(第二卷)”专号目录
 
封面刊名篆刻●华荷生(江苏,已故)
扉页刊名题字●洛夫(加拿大,已故)
【卷首语】当我们败给年纪的时候●章治萍(青海)·2·
 
峭岩(北京)卷·5·
峭岩自撰简介·6·
峭岩自选诗·7·
峭岩说诗·19·
纪宇(山东)卷·23·
纪宇自选诗·24·
陆萍(上海)卷·31·
陆萍创作活动纪略·32·
陆萍出版著作名录·33·
陆萍自选诗·34·
大家评论陆萍◆毛时安(上海)·46·
蔡克霖(江苏)卷·53·
蔡克霖自选诗·54·
李钢(重庆)卷·59·
李钢创作简表·60·
李钢自选诗·63·
老铁(江苏)卷·81·
老铁自选诗·82·
青城(江苏)卷·95·
青城自选诗·96·
青城散文·101·
大家评论青城◆郑奇(江苏)·105·
于耀江(吉林)卷·109·
于耀江创作简表·110·
于耀江自选诗·113·
冯光辉(江苏)卷·135·
冯光辉自选诗·136·
冯光辉说诗·147·
祁俊清(青海)卷·153·
祁俊清创作简表·154·
祁俊清自选诗·156·
耿翔(陕西)卷·171·
耿翔创作年表·172·
耿翔自选诗·177·
耿翔说诗·183·
唐德亮(广东)卷·185·
唐德亮诗歌创作简略·186·
唐德亮自选诗·187·
柳沄(辽宁)卷·195·
柳沄诗观·196·
柳沄自选诗·198·
大家评论柳沄◆王波(陕西)·209·
其然(四川)卷·217·
其然自选诗·218·
其然说诗·228·
谭明(重庆)卷·231·
谭明创作年表·232·
谭明自选诗·235·
谭明说诗·243·
十品(江苏)卷·251·
十品创作年表·252·
十品自选诗·261·
十品说诗·269·
 
【编后记】·274·
【补白】诗讯、稿约、书画摄影作品等
【出版日期】2023年6月
 
【卷首语】
当我们败给年纪的时候
■章治萍(青海)
 
  一个人的一生,能够战胜的事物很多,能够被战败的事物也很多。一个人的一生,既短促,又漫长——短促而漫长或者漫长而短促的年纪即是一个人能够被战败的事物之一。与一个人最紧密的事物莫不过自己的年纪吧,一年年,一天天,一秒秒,都紧密在一起,始终不能排弃——这种“紧密”之中,写满了彼此间的种种情怀,有简单易懂的平常生活,也有深浅不一的磨难,等等。对于年纪稍长一些的人而言,这种“情怀”之中的种种感悟就更多了。
  年纪是实的,但也可以说是虚的。人是实的,且似乎怎么也不能说是虚的。但两者紧密结合于一体,从生开始,至死结束——这是典型的不离不弃吧。这是典型的生离死别吧。当然,从某种民俗观念上讲,冥龄是一直存在的——它是对一个人于“人”与“年纪”之间更久远的紧密关系,虽然这没有多少的价值与意义。
  但是,对智者之类的人而言,显然败给自己的年纪并不可怕——年纪越长者越会有这种认识。你跟年长者谈论年纪,你会发现年长者坦荡的胸怀里几乎尽是无畏无惧,即使他一直久居僻静之地,或者,他久位于细尘之层。感悟的站位点与途径千差万别,但结论几乎是一致的。这就是我理解中的每个人的“共命”吧。
  在“共命”中,始终会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撑着我们,那便是一种形而至上的爱,来自最早的你你你,传输给了当下的我我我,并将传承给末世的他他他。这种过程是自然的,当然,也是绝然的,没有其它的选择——每个人都会老去——当你败给自己的年纪的时候,你完全地彻底地已经几乎奉献了你所有的能量,这便是自己要为自己鼓掌的时候。
 
2023年4月5日清明于飘尘坊
 
【编后语】
 
  本刊编辑过一期“中国六零前当代诗人作品集”专号,反响不错,就促使了再编辑一期此类专号的计划并实施。我认识的“六零前”诗人不多,上次专号弄完后,余者无几,只好联系一些“长者”引荐于我。好在我的人缘尚可,不久“专号聊天群”里就房客盈门了。现选编了尊敬的峭岩老先生等十余位“六零前”诗人诗作等集于此册,确实努力了,自知能够达到之前制定的“标的”,但旁人“把玩”后以为如何,我就尚且不得而知了。因吞吐量实在有限,余下了几位诗人这次没有编入,只好待以后视情再“望”吧。
  “创作年表”之类是本刊特色内容,凡入刊者特意认真整理出来的“年表”本刊皆完全照登,我知道,这些资料的整理需要不少的时间与精力,来之不易。遗憾的是不少入刊者并没有整理出“创作年表”之类的东西,有的以“简表”“略述”代之,有的就只有简介了。本刊作为资料交流性民刊,这种特色我以为容量占大些不是坏事。至于诗作,我的要求是代表作与新作并举,但究竟如何,要看每一位入刊者的意愿——不能强求的是不!
  本专号的入刊者中,我见过面的有老铁、青城、冯光辉、唐德亮和十品五位。与老铁兄相识于2002年夏天本刊主办的“无锡笔会”上,而青城兄也是这个笔会的招待人之一。我叫冯光辉为光兄,首次见面于2003年常州市武进学院办的一个诗会上(这会上还与十品先生认识),后在湖州办的南太湖诗会上碰过面。与唐德亮先生相会于2020年清远生态诗会上,但好像没有说话。坦率地说,我从小就读峭岩、纪宇、陆萍、李钢等“老师辈”们的书,但凡在书店能够碰见的一定会带回家一本。耿翔、柳沄、于耀江、谭明、其然等“兄辈”的诗也不陌生,或读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书刊,或品之于当下网络。我与祁俊清虽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与九十年代初期,时不时在青海报刊上相会,但在记忆中没有真正见过面。他是我近年里力推的一位青海诗人,因为我知道,在青海写诗太难太难太难,特别是如我如他般的底层庶民诗人,但前提是:始终不将诗放弃,不论诗的好坏。
  此类专号我想会继续在某一时段编辑,甚至如果遇到有缘人,或许还能汇集成书公开出版。我好做梦,这不是坏事,梦能鼓舞我的士气。
 
章治萍 2023年4月20日谷雨于飘尘坊